【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该材料的主要特征在于其成分为:X1SiO2–X2Al2O3–X3Na2O–X4Nd2O3(X1=20-30%,X2=5-10%,X3=2-5%,X4=1-10%),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沸石和硝酸钕混合均匀后,加热到500-600℃,保温2-5h,得到掺钕沸石前驱体;(2)将掺钕沸石前驱体热压成型,压强范围10MPa-3GPa,加热温度范围700℃-1200℃,高温保温1小时以上;(3)在炉内自然冷却。通过此方法得到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稀土荧光材料,其特征是用582nm的黄色光激发该玻璃,在1064nm处产生特征荧光,传输范围在300-400μs,可广泛应用于物质分析、红外探测、光通信等领域。【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稀土近红外荧光材料合成领域。
技术介绍
近红外是指波长范围在780-2520nm范围内的电磁波。掺杂Er3+、Nd3+、Tm3+等稀土离子的近红外发光材料,由于特征发射峰波长稳定、峰型尖锐、光稳定性好等特殊性能,近年来在军事侦察、物质分析、医疗设备、无损探伤等多个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日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掺钕近红外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其成分为(重量百分比):X1 SiO2 – X2 Al2O3 – X3 Na2O – X4 Nd2O3 (X1 = 20‑30%,X2 =5‑10%,X3 =2‑5%,X4 =1‑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忠福,宋甫,乔治·奈威尔·格瑞夫斯,王清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领先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