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探针及高度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79612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探针及高度规,探针包括依次连接的装夹部、衔接部和接触部,其中,装夹部竖直设置,衔接部连接接触部的一端与装夹部的长度方向呈15°‑75°夹角,接触部与待测量零件接触的测头表面为平面,测头表面与装夹部垂直。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解决探针竖直设置而无法准确接触到待测量零件的狭小表面的问题,可提高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Probe and height gauge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obe and probe height gauge, comprising a clamping part, connecting part and a contact part, wherein, the clamping part is vertically arranged, one end of the connection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act part and the clamping part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was 15 degrees 75 degree angle, the contact part and the head surface the measurement of parts for measuring contact plane, measuring head surface and the clamping part is vertical. By the above method,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probe is vertically set and can not touch the narrow surface of the part to be measured accurately, and the measuring accuracy and the measuring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探针及高度规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机加工检验领域的高度测量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探针及高度规。
技术介绍
生产加工中,常常涉及到对物体进行测量校准的工作。高度规是常用测量工具,尤其是对物体进行高度的测量常用工具。高度规测量待测量元件时,测量杆一般与待测量零件垂直接触以进行测量,传统的探针,其探头一般为圆柱形或者球形,测量微型零部件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测量动铁受话器上盖中膜片支撑点的与上盖底面的垂直距离。动铁受话器广泛使用于耳机,助听器等科技领域的,目前动铁受话器的上盖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本体和支撑点,如图1所示。由于受话器产品性能要求,需要保证支撑点上表面与上盖底面的垂直距离,而支撑点凸出侧壁的距离仅0.07mm,宽度仅为0.05mm,普通的高度规探针均为1mm以上,无法准确接触到支撑点表面,其技术方案是:以上盖底面为基准,使用直径1mm的圆柱形探针的边缘接触支撑点,读出数值。采用该方式,边缘接触面积太小,使得测量误差大,而且对位难度高,也导致测量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探针及高度规,能够解决探针竖直设置而无法准确接触到待测量零件的狭小表面的问题,可提高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一种探针,包括依次连接的装夹部、衔接部和接触部,装夹部竖直设置,衔接部连接接触部的一端与装夹部的长度方向呈15°-75°夹角,接触部与待测量零件接触的测头表面为平面,测头表面与装夹部垂直。其中,接触部为矩形,测头表面的长为1mm,宽为0.05mm。其中,衔接部包括一体结构的连接部和延伸部,连接部与装夹部连接,延伸部与接触部连接;连接部为圆柱状,延伸部为上大下小的圆锥状。可选地,装夹部还包括固定套;衔接部的连接部可转动的连接于固定套中。本实施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高度规,包括底座、支撑柱、连接杆以及量测部,支撑柱固定于底座,连接杆连接于支撑柱和量测部,量测部包括仪表盘和与仪表盘连接的探针,探针包括依次连接的装夹部、衔接部和接触部,装夹部竖直设置,衔接部连接接触部的一端与装夹部的长度方向呈15°-75°夹角,接触部与待测量零件接触的测头表面为平面,测头表面与装夹部垂直。其中,接触部为矩形,测头表面的长为1mm,宽为0.05mm。其中,衔接部包括一体结构的连接部和延伸部,连接部与装夹部连接,延伸部与接触部连接;连接部为圆柱状,延伸部为上大下小的圆锥状。可选地,装夹部还包括固定套;衔接部的连接部可转动的连接于固定套中。可选地,仪表盘设有复位、调零和设定按键。可选地,仪表盘的下端和探针的装夹部螺纹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实施例的探针的装夹部竖直设置,衔接部连接接触部的一端与装夹部的长度方向呈15°-75°夹角,接触部与待测量零件接触的测头表面为平面,测头表面与装夹部垂直,在进行测量时,接触部以上的部位无法接触到待测量零件所在的侧壁,方便探针上下移动,准确接触到待测量零件的狭小表面,能够解决探针竖直设置而无法准确接触到待测量零件的狭小表面的问题,可提高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动铁受话器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探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高度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探针的结构示意图,该探针包括依次连接的装夹部110、衔接部120和接触部130,其中,装夹部110竖直设置,衔接部120连接接触部130的一端与装夹部110的长度方向呈15°-75°夹角,接触部130与待测量零件接触的测头表面131为平面,测头表面131与装夹部110垂直。在进行测量时,因衔接部120与接触部130连接的一端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夹角,接触部130以上的部位无法接触到待测量零件所在的侧壁,方便探针上下移动,直到接触部130接触到待测量零件。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接触部130为矩形结构,测头表面的长为1mm,宽为0.05mm,使得接触部130的侧面抵接住支撑点所在的平面,接触部130的宽度正好与动铁受话器的上盖的支撑点凸出部分契合,便于快速对位,提高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可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待测量零件所在的平面特性设置接触部的结构,根据待测量零件的尺寸设置测头表面的长和宽。衔接部120包括一体结构的连接部121和延伸部122,连接部121与装夹部110连接,延伸部122与接触部130连接,其中,连接部121为圆柱状,延伸部122为上大下小的圆锥状。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21竖直设置,延伸部122与装夹部的长度方向呈15°-75°夹角。装夹部110还包括固定套111,衔接部的连接部121可转动的连接于固定套111中,在进行测量时,可通过转动衔接部120测量位于不同方位的待测量零件。可选地,固定套具有空腔以及固定于固定套中的内环,空腔和内环之间设置弹性装置,衔接部的连接部可转动的连接于固定套中的内环。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在固定套内设置转动连接件,衔接部的连接部直接与转动连接件连接。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的探针的装夹部竖直设置,衔接部连接接触部的一端与装夹部的长度方向呈15°-75°夹角,接触部与待测量零件接触的测头表面为平面,测头表面与装夹部垂直,在进行测量时,接触部以上的部位无法接触到待测量零件所在的侧壁,方便探针上下移动,准确接触到待测量零件的狭小表面,能够解决探针竖直设置而无法准确接触到待测量零件的狭小表面的问题,可提高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高度规,包括底座100、支撑柱200、连接杆300以及量测部400,支撑柱200固定于底座100,连接杆300连接于支撑柱200和量测部400,量测部400包括仪表盘410和与仪表盘连接的探针420。其中,探针420包括依次连接的装夹部、衔接部和接触部,装夹部竖直设置,衔接部连接接触部的一端与装夹部的长度方向呈15°-75°夹角,接触部与待测量零件接触的测头表面为平面,测头表面与装夹部垂直。在进行测量时,因衔接部与接触部连接的一端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夹角,接触部以上的部位无法接触到待测量零件所在的侧壁,方便探针上下移动,直到接触部接触到待测量零件。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接触部为矩形结构,测头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探针及高度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探针,包括依次连接的装夹部、衔接部和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部竖直设置;所述衔接部连接所述接触部的一端与所述装夹部的长度方向呈15°‑75°夹角;所述接触部与待测量零件接触的测头表面为平面,所述测头表面与所述装夹部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针,包括依次连接的装夹部、衔接部和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部竖直设置;所述衔接部连接所述接触部的一端与所述装夹部的长度方向呈15°-75°夹角;所述接触部与待测量零件接触的测头表面为平面,所述测头表面与所述装夹部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为矩形;所述测头表面的长为1mm,宽为0.0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部包括一体结构的连接部和延伸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装夹部连接,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接触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为圆柱状,所述延伸部为上大下小的圆锥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部还包括固定套;所述衔接部的连接部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固定套中。5.一种高度规,包括底座、支撑柱、连接杆以及量测部,所述支撑柱固定于底座,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支撑柱和所述量测部,所述量测部包括仪表盘和与所述仪表盘连接的探针,所述探针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旦丰陆亚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