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折线吊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17588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室内折线吊桥结构,包括连接室内楼层过道之间的桥体,所述的桥体包括若干个悬挂梯道,每个悬挂梯道设置有进口和出口,相邻两个悬挂梯道之间相互连接,所述悬挂梯道的进口位置或出口位置与楼层过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固定;所述的悬挂梯道包括若干个桥板,相邻两个桥板之间相互连接,每个桥板与水平面之间有夹角,每个桥板外侧设置有若干个与外部固定的第二连接组件。本室内折线吊桥结构的桥体悬吊在中庭的上侧,悬挂梯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楼层过道之间连通,方便参观者进入桥体;悬挂梯道包括若干个桥板,设定不同桥板的位置,使参观者可以获得更多的观察角度。有益技术效果为:结构合理、安全可靠、合理利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给出了一种室内折线吊桥结构,包括连接室内楼层过道之间的桥体,所述的桥体包括若干个悬挂梯道,每个悬挂梯道设置有进口和出口,相邻两个悬挂梯道之间相互连接,所述悬挂梯道的进口位置或出口位置与楼层过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固定;所述的悬挂梯道包括若干个桥板,相邻两个桥板之间相互连接,每个桥板与水平面之间有夹角,每个桥板外侧设置有若干个与外部固定的第二连接组件。本室内折线吊桥结构的桥体悬吊在中庭的上侧,悬挂梯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楼层过道之间连通,方便参观者进入桥体;悬挂梯道包括若干个桥板,设定不同桥板的位置,使参观者可以获得更多的观察角度。有益技术效果为:结构合理、安全可靠、合理利用空间。【专利说明】室内折线吊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内折线吊桥结构。
技术介绍
大型展览管的室内中庭布置有景观设计,中庭顶壁一般采用钢制的桁架支撑结构,展览管围绕中庭的有方便观察的楼层过道,但是参观者处于楼层过道内无法俯看景观设计,而且中庭的空间较大,没有合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室内折线吊桥结构,该室内折线吊桥结构可以给参观者提供最佳的俯视视角,而且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中庭空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折线吊桥结构,包括连接室内楼层过道之间的桥体,所述的桥体包括若干个悬挂梯道,每个悬挂梯道设置有进口和出口,相邻两个悬挂梯道之间相互连接,所述悬挂梯道的进口位置或出口位置与楼层过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固定; 所述的悬挂梯道包括若干个桥板,相邻两个桥板之间相互连接,每个桥板与水平面之间有夹角,每个桥板外侧设置有若干个与外部固定的第二连接组件。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室内折线吊桥结构的桥体悬吊在中庭的上侧,悬挂梯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楼层过道之间连通,方便参观者进入桥体;悬挂梯道包括若干个桥板,使得桥体长度加长、设定不同桥板的位置,使参观者可以获得更多的观察角度。 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结构合理、安全可靠、合理利用空间。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将本室内折线吊桥结构简称为本结构。 本结构的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若干个连接块、若干个固定在楼层过道上的固定板和若干连接螺栓,所述连接块与悬挂梯道处于进口位置或出口位置的桥板固定连接,每个连接块上开有至少一个腰形通孔,所述固定板对应连接块的腰形通孔位置开有至少一个固定孔,所述的连接螺栓分别与腰形通孔和固定孔配合。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更合理,连接螺栓分别与腰形通孔和固定孔配合,在悬挂梯道有小幅晃动时,连接块配合连接螺栓在腰形通孔长度方向小幅移动,进而带动连接块的小幅移动,第一连接组件可以根据自身结构改变自身的相对位置,达到缓震和减压的目的,大大增加本结构的安全性。 本结构的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限位杆,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桥板上,限位杆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座铰接,限位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铰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方便每个桥板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与建筑物的侧壁、楼层过道、顶部桁架或地面之间固定,而且限位杆分别与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之间铰接,在本结构小幅晃动时,第二连接组件可以根据自身结构改变自身的相对位置,达到缓震和减压的目的。 本结构的限位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连接套,连接套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第一杆体的一端设置有与连接套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第一杆体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座铰接,第二杆体一端设置有与连接套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第二杆体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铰接,与连接套配合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有间隙;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当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受外界环境影响发生热胀冷缩时,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自身发生形变,改变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的间隙大小,减小限位杆对本结构整体的稳定性的影响。 本结构的桥板上设置有台阶;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方便参观者行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结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B部放大图。 图5是本结构实施例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结构实施例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结构实施例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结构实施例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结构实施例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9所示 本结构整体安装在室内中庭上部,围绕中庭的有方便观察的楼层过道,本结构的桥体包括两个悬挂梯道,两个悬挂梯道分别为第一悬挂梯道I和第二悬挂梯道2,第一悬挂梯道I和第二悬挂梯道2之间相互连接。 第一悬挂梯道I包括第一桥板11和第二桥板12,第一桥板11的一端为第一悬挂梯道I的第一进口 13,第一桥板11的另一端与第二桥板12的一端相连,第一桥板11和第二桥板12在水平面投影所成的角度为锐角,第二桥板12的另一端为第一悬挂梯道I的第一出口 14,第一桥板11的第一进口 13位置通过第一连接组件3与第二层楼层过道连通固定,第二桥板12的第一出口 14位置通过第一连接组件3与第三层楼层过道连通固定。 第一桥板11通过七组第二连接组件4与建筑物顶部桁架连接固定,第一桥板11通过两组第二连接组件4与建筑物的楼层过道连接固定,第一桥板11通过一组第二连接组件4与建筑物的底面连接固定; 第二桥板12通过九组第二连接组件4与建筑物顶部桁架连接固定,第二桥板12通过两组第二连接组件4与建筑物的楼层过道连接固定,第一桥板11通过一组第二连接组件4与建筑物的底面连接固定,第一桥板11与第二桥板12之间通过一组第二连接组件4相对连接固定。 第二悬挂梯道2包括第三桥板21、第四桥板22和第五桥板23,第三桥板21的一端为第二悬挂梯道2的第二进口 24,第二进口 24与第一悬挂梯道I的第一进口 13之间相连通,并且第二悬挂梯道2的第二进口 24通过第一连接组件3与第三层楼层过道连通固定,第三桥板21的另一端与第四桥板22 —端相连,第四桥板22另一端与第五桥板23 —端相连,第五桥板23的另一端为第二悬挂梯道2的第二出口 25,第五桥板23的第二出口 25位置通过第一连接组件3与第五层楼层过道连通固定,第三桥板21和第四桥板22在水平面投影所成的角度为锐角,第五桥板23和第四桥板22在水平面投影所成的角度为锐角。 第三桥板21通过六组第二连接组件4与建筑物顶部桁架连接固定,第三桥板21通过两组第二连接组件4与建筑物的楼层过道连接固定; 第四桥板22通过七组第二连接组件4与建筑物顶部桁架连接固定,第四桥板22通过八组第二连接组件4与建筑物的楼层过道连接固定; 第五桥板23通过七组第二连接组件4与建筑物顶部桁架连接固定,第五桥板23通过四组第二连接组件4与建筑物的楼层过道连接固定,第四桥板22与第三桥板21之间通过一组第二连接组件4相对连接固定,第四桥板22与第五桥板23之间通过一组第二连接组件4相对连接固定。 第一连接组件3包括四个连接块31、八个固定在楼层过道上的固定板32和八个连接螺栓33,四个连接块31竖直焊接在对应桥板侧壁上,每个连接块31上开有两个腰形通孔31a,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折线吊桥结构,包括连接室内楼层过道之间的桥体,其特征为:所述的桥体包括若干个悬挂梯道,每个悬挂梯道设置有进口和出口,相邻两个悬挂梯道之间相互连接,所述悬挂梯道的进口位置或出口位置与楼层过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固定;所述的悬挂梯道包括若干个桥板,相邻两个桥板之间相互连接,每个桥板与水平面之间有夹角,每个桥板外侧设置有若干个与外部固定的第二连接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万军陈洪根施旭光苟水平邬勇军白建勇张道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蚌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