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和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0839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其中,换热器包括:冷媒流路和至少一个截流装置,冷媒流路包括总流路和多个分支流路,多个分支流路的一端均与总流路的一端相连通,总流路的另一端与液体进出管相连通,多个分支流路的另一端并联后与气体进出管相连通;截流装置的进口与总流路相连通,出口与一分支流路或多个分支流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换热器,分流支路的流程里增加了截流装置,使得在设计制冷流路时可以适当增加过冷管,以增加冷媒过冷度,在制冷时,能够提高换热器的制冷量,从而提高了成品的制冷能效,在制热时能够减小冷媒流通压力损失,加大冷媒流速,从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高了换热器的制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其中,换热器包括:冷媒流路和至少一个截流装置,冷媒流路包括总流路和多个分支流路,多个分支流路的一端均与总流路的一端相连通,总流路的另一端与液体进出管相连通,多个分支流路的另一端并联后与气体进出管相连通;截流装置的进口与总流路相连通,出口与一分支流路或多个分支流路相连通。本技术提供的换热器,分流支路的流程里增加了截流装置,使得在设计制冷流路时可以适当增加过冷管,以增加冷媒过冷度,在制冷时,能够提高换热器的制冷量,从而提高了成品的制冷能效,在制热时能够减小冷媒流通压力损失,加大冷媒流速,从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高了换热器的制热量。【专利说明】换热器和空调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和包含有该换热器的空调。
技术介绍
空调换热器流程设计在空调系统设计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设计是否合理会直接决定换热量及能效比的高低,而流程布置和分液器件在流程设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换热器均存在难以兼顾制冷、制热的换热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闻制冷制热换热效率闻的换热器。 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上述换热器的空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冷媒流路,所述冷媒流路包括总流路和多个分支流路,多个所述分支流路的一端均与所述总流路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总流路的另一端与液体进出管相连通,多个所述分支流路的另一端并联后与气体进出管相连通;和至少一个截流装置,所述截流装置的进口与所述总流路相连通,出口与一所述分支流路或多个所述分支流路相连通 本技术提供的换热器,分流支路的流程里增加了截流装置,使得在设计制冷流路时可以适当增加过冷管,以增加冷媒过冷度,在制冷时,能够提高换热器的制冷量,提高成品的制冷能效,在制热时能够减小冷媒流通压力损失,加大冷媒流速,从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闻了换热器的制热量,进而提闻了制热能效,大大提升了成品的运行效率,降低了成品的全年运行能耗,具体来说,在冷媒流路中设置多条分支流路作为过冷段,截流装置的进口与总流路相连通,出口与多个分流支路中的一条相连通,在制冷时,关闭截流装置,即截流装置不导通,冷媒自气体进出管、经多个分流支路流向总流路,再经总流路流向液体进出管,这样,使得冷媒流经全部过冷段后流出,有效地增加了冷媒的过冷度,从而提高了换热器制冷量,进而提高了成品的制冷能效;在制热时,开启截流装置,即截流装置导通,冷媒自液体进出管流向总流路,总流路内的冷媒一部分流向多个分支流路,经多个分流支路流向气体进出管,另一部分经截流装置流向其中一分支流路或多个分支流路,经分支流路流向气体进出管,这样,有效地减小了冷媒的压力损失,加大了冷媒流速,从而提闻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闻了换热器的制热量,进而提闻了成品的制热能效,大大提升了成品的运行效率,降低了成品的全年运行能耗。 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截流装置为单向阀。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截流装置为电磁阀。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媒流路包括两个分支流路,所述总流路与两个所述分流支路通过三通管相连通。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总流路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换热管,且多个所述第一换热管通过多个第一管路依次连通;每一所述分支流路均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换热管,且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通过多个第二管路依次连通。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多个翅片,多个所述翅片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翅片均套设在多个所述第一换热管和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外。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一换热管和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大小、形状相同。 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有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 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换热器,10总流路,11第一换热管,20分支流路,21第二换热管,30截流装置,40液体进出管,50气体进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100。 其中,在图1和图2中,实线箭头方向为制热时,冷媒的流向,虚线箭头方向为制冷时,冷媒的流向。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100,包括:冷媒流路和至少一个截流装置30。 其中,冷媒流路包括总流路10和多个分支流路20,多个分支流路20的一端均与总流路10的一端相连通,总流路10的另一端与液体进出管40相连通,多个分支流路20的另一端并联后与气体进出管50相连通;截流装置30的进口与总流路10相连通,出口与一分支流路20或多个分支流路20相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100,分流支路的流程里增加了截流装置30,使得在设计制冷流路时可以适当增加过冷管,以增加冷媒过冷度,在制冷时,能够提高换热器100的制冷量,提高成品的制冷能效,在制热时能够减小冷媒流通压力损失,加大冷媒流速,从而提闻了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提闻了换热器100的制热量,进而提闻了制热能效,大大提升了成品的运行效率,降低了成品的全年运行能耗,具体来说,在冷媒流路中设置多条分支流路20作为过冷段,截流装置30的进口与总流路10相连通,出口与多个分流支路中的一条相连通,在制冷时,关闭截流装置30,即截流装置30不导通,冷媒自气体进出管50、经多个分流支路流向总流路10,再经总流路10流向液体进出管40,这样,使得冷媒流经全部过冷段后流出,有效地增加了冷媒的过冷度,从而提高了换热器100制冷量,进而提高了成品的制冷能效;在制热时,开启截流装置30,即截流装置30导通,冷媒自液体进出管40流向总流路10,总流路10内的冷媒一部分流向多个分支流路20,经多个分流支路流向气体进出管50,另一部分经截流装置30流向其中一分支流路20或多个分支流路20,经分支流路20流向气体进出管50,这样,有效地减小了冷媒的压力损失,加大了冷媒流速,从而提高了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提闻了换热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流路,所述冷媒流路包括总流路和多个分支流路,多个所述分支流路的一端均与所述总流路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总流路的另一端与液体进出管相连通,多个所述分支流路的另一端并联后与气体进出管相连通;和至少一个截流装置,所述截流装置的进口与所述总流路相连通,出口与一所述分支流路或多个所述分支流路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亚林高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