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封电机自动装配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04412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塑封电机的自动装配生产线,主要包括波圈放料机构和电机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盘和驱动转盘间歇旋转的分割器,所述转盘架设于分割器上,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放置定子的工位,环绕所述转盘依次设置有将下盖与定子压装的下盖压装机构,将转子与轴承压装的轴承压装机构,将压装后的转子和轴承转移到转盘并插入定子的转子移载机构,上盖压装机构,橡胶圈压装机构,所述波圈放料机构位于下盖压装机构与轴承压装机构之间,所述电机移载机构位于橡胶圈压装机构的下一工序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设备的体积,节省了占地面积,而分割器和各压装机构的紧密配合,使生产周期缩短到7秒,减少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塑封电机的自动装配生产线,主要包括波圈放料机构和电机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盘和驱动转盘间歇旋转的分割器,所述转盘架设于分割器上,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放置定子的工位,环绕所述转盘依次设置有将下盖与定子压装的下盖压装机构,将转子与轴承压装的轴承压装机构,将压装后的转子和轴承转移到转盘并插入定子的转子移载机构,上盖压装机构,橡胶圈压装机构,所述波圈放料机构位于下盖压装机构与轴承压装机构之间,所述电机移载机构位于橡胶圈压装机构的下一工序位。本技术减少了设备的体积,节省了占地面积,而分割器和各压装机构的紧密配合,使生产周期缩短到7秒,减少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专利说明】塑封电机自动装配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电机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塑封电机的自动装配生产线。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机装配生产线的形式通常是通过生产流水线的传送带传送电机配件,工人们在生产流水线边上手工组装成电机成品。这样的装配生产线占地面积大,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且生产效率低。为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电机的自动装配线,这种自动装配线虽然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但通用性较差,不能适应某些种类的电机装配生产流程,且占地面积和生产效率仍然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技术所述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生产效率高、且适用于塑封电机的电机自动装配生产线。 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塑封电机自动装配生产线,包括将波圈放置到定子上的波圈放料机构和电机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盘和驱动转盘间歇旋转的分割器,所述转盘架设于分割器上,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放置定子的工位,环绕所述转盘依次设置有将下盖与定子压装的下盖压装机构,将转子与轴承压装的轴承压装机构,将压装后的转子和轴承转移到转盘并插入定子的转子移载机构,上盖压装机构,橡胶圈压装机构,所述波圈放料机构围绕转盘设置并位于下盖压装机构与轴承压装机构之间,所述电机移载机构围绕转盘设置并位于橡胶圈压装机构的下一工序位。 上述方案中,在塑封电机自动装配生产线运转前,先人工上料定子和转子,分割器驱动转盘作间歇性旋转,每个工位停留时间为7秒。转盘开始转动,定子旋转到下盖压装机构的位置,下盖压装机构把下盖与转盘上的定子压装,转盘继续转动,转到波圈放料机构的位置,波圈振动上料,与此同时,压轴承机构压装转子和轴承,当转盘转到压轴承机构时,压装好的转子和轴承移载并插入到转盘上的半成品。此时人工把线路板和上盖放到转盘的半成品上,转盘继续转动到上盖压装机构,压装上盖,转盘继续转动到橡胶圈压装机构,上料橡胶圈并压装,转盘继续转动到电机移载机构,把电机成品移出生产线,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电机的生产周期。 进一步的,还包括检测定子是否放置到位的安全检测设备,所述安全检测设备围绕转盘设置并位于下盖压装机构的上一工序位。如果检测到定子尚未到位,转盘不运转,如果检测到定子已经放置到工位上,转盘运载着定子开始向下一工序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下盖压装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该工序工位上方的压装顶板,设于所述该工序工位下方的下盖夹具,下盖上料的下盖输送线,抓取下盖放置到下盖夹具的抓取机构I,驱动抓取机构I运动的驱动机构I,以及设于所述下盖夹具下方的配合所述压装顶板压紧下盖的压装气缸I。下盖输送线上料,驱动机构I驱动抓取机构抓取下盖输送线上的下盖,对准下盖夹具放料,压装顶板压着定子不让其活动,压装气缸I向上压紧下盖。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压装机构包括放置转子和轴承的轴承夹具,向所述轴承夹具输送轴承的轴承震动盘,转子输送线,从所述转子输送线抓取转子的抓取机构II,驱动抓取机构运动II的驱动机构II,压装转子和轴承的伺服气动缸,所述伺服气动缸与轴承夹具设于同一直线。轴承震动盘震动,轴承滑入轴承夹具,驱动机构II驱动抓取机构II抓取转子输送线的转子放入轴承夹具,伺服气动缸向前推进压入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转子移载机构包括抓取压装好的转子和轴承的抓取机构III,以及驱动抓取机构III运动的驱动机构III。用于把压装好的转子和轴承放入转盘上的半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压装机构包括设于该工序工位下方的底压气缸,所述底压气缸上安装有与底压气缸配合的顶杆夹具,所述工位上方设有与顶杆夹具配合压紧的压紧气缸II。底压气缸升起顶杆夹具顶住定子,不让转盘受力压弯变形,压紧气缸II压紧上盖。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圈压装机构包括橡胶圈输送线,抓取橡胶圈的抓取机构IV,驱动抓取机构IV运动的驱动机构IV,相互配合压紧橡胶圈的上压装气缸和下压装气缸。驱动机构IV驱动抓取机构IV上下同时抓取橡胶圈,上压装气缸和下压装气缸压紧橡胶圈。 本专利技术取代人工作业,具体精简人员说明: 1.装配下盖I人:此工作员工职位功能变换,主要给自动装配生产线安放转子和定子; 2.装配橡胶圈O人:此工作人员精简后,采用震动盘上料,机械手夹持,上下压装设备同时压紧橡胶圈; 3.转子轴装配O人:此工作人员精简后,采用伺服移载机构自动上料,自动装配; 4.两端装轴承O人:此工作人员精简后,采用压装设备自动压装。 本技术尤其适用于塑封电机的自动装配,通过各个压装机构紧凑地设置在转盘周围,利用转盘的旋转进行流水作业,减少了设备的体积,节省了占地面积,而分割器和各压装机构的紧密配合,使生产周期缩短到7秒,减少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塑封电机自动装配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塑封电机自动装配生产线的分割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塑封电机自动装配生产线的下盖压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塑封电机自动装配生产线的轴承压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塑封电机自动装配生产线的轴承压装机构的主视图; 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塑封电机自动装配生产线的转子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所述的塑封电机自动装配生产线的上盖压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所述的塑封电机自动装配生产线的橡胶圈压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盘、2-分割器、3-工位、4-下盖压装、41-压装顶板、42-下盖夹具、43-下盖输送线、44-抓取机构1、45_驱动机构1、46_压装气缸1、5_波圈放料机构、6-轴承压装机构、61-轴承夹具、62-轴承震动盘、63-转子输送线、64-抓取机构II >65-驱动机构II >66-伺服电动缸、67-压紧模块、7-转子移载机构、71-抓取机构111、72_驱动机构II1、73-支撑架、8-上盖压装机构、81-底压气缸、82-顶杆夹具、83-压紧气缸I1、84_安装架 1、9-橡胶圈压装机构、91-橡胶圈输送线、92-抓取机构IV、93-驱动机构IV、94-上压装气缸、95-下压装气缸、96-安装架I1、10-电子移载机构、11-安全检测设备、12-动力输送线、13-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f 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塑封电机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塑封电机自动装配生产线,包括将波圈放置到定子上的波圈放料机构和电机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盘和驱动转盘间歇旋转的分割器,所述转盘架设于分割器上,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放置定子的工位,环绕所述转盘依次设置有将下盖与定子压装的下盖压装机构,将转子与轴承压装的轴承压装机构,将压装后的转子和轴承转移到转盘并插入定子的转子移载机构,上盖压装机构,橡胶圈压装机构,所述波圈放料机构围绕转盘设置并位于下盖压装机构与轴承压装机构之间,所述电机移载机构围绕转盘设置并位于橡胶圈压装机构的下一工序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昌程朱红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宏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