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升降进出料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02768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自动升降进出料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系统,底座支撑系统与对接机构连接,对接机构与进出料系统连接,进出料系统上设有转运框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于操作,进出料效率高的升降进出料小车。通过运用半自动升降进出料小车,可以有效的避免转运西林瓶过程中人员与西林瓶的接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药品生产的无菌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小车框架有一面的支撑较低,对接机构和进出料系统直接连接在一起,可以极大地降低小车载料台的进出料高度,可以为冻干机的超低板层进料,满足向有超低板层的冻干机内的所有板层进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半自动升降进出料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系统,底座支撑系统与对接机构连接,对接机构与进出料系统连接,进出料系统上设有转运框子。本技术提供一种易于操作,进出料效率高的升降进出料小车。通过运用半自动升降进出料小车,可以有效的避免转运西林瓶过程中人员与西林瓶的接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药品生产的无菌性。本技术中的小车框架有一面的支撑较低,对接机构和进出料系统直接连接在一起,可以极大地降低小车载料台的进出料高度,可以为冻干机的超低板层进料,满足向有超低板层的冻干机内的所有板层进料。【专利说明】一种半自动升降进出料小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自动升降进出料小车,用于将灌装好的西林瓶从灌装机转运到冻干机的过程中,将西林瓶从理瓶台转运到冻干机内,冻干完成后将西林瓶从冻干机内转移到轧盖机,属于自动化机械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老式冻干机进料和出料时需要打开冻干机大门,冻干机的板层不能上升到固定的一个高度,所以常采用半自动方式进行灌装好的西林瓶的转移,并且老式冻干机装载西林瓶需要用框子来辅助转运西林瓶,以方便进、出料等工艺。 现有的西林瓶转运和冻干机进料方式主要有以下缺陷: 1.使用层流车转运西林瓶,在将西林瓶从理瓶台转运到冻干机内的过程中,操作员工的手与理瓶瓶框子接触,这可能会给药品带来污染的风险,不能满足GMP的要求; 2.对于板层之间距离地面高度差别很大的冻干机,不能满足向所有冻干机板层上进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易于操作、进出料效率高的半自动升降进出料小车,解决了西林瓶转移过程中,操作人员与西林瓶的接触,可能会给药品带来污染的风险,且对于板层之间距离地面高度差别很大的冻干机,不能满足向所有冻干机板层上进料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半自动升降进出料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系统,底座支撑系统与对接机构连接,对接机构与进出料系统连接,进出料系统上设有转运框子。 所述的底座支撑系统包括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固定在小车框架上,小车框架下设有4个支撑轮,小车框架的侧面固定着小车电器柜。 所述的对接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连接对接丝杠,对接丝杠的两端固定在对接前支撑板和对接后支撑板上,对接丝杠上设有可以沿对接丝杠前后运动的拖动块,对接前支撑板和对接后支撑板固定在第一纵向支撑板和第二纵向支撑板上,第一纵向支撑板和第二纵向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对接导向导轨和第二对接导向导轨,第一纵向支撑板和第二纵向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板上。 所述的进出料系统包括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连接减速机,减速机固定在支撑座上,支撑座固定在小车载料台的下表面,减速机的一端连接第二主动轮,第二主动轮通过第二同步带与从动轮连接,从动轮与进出料转动轴连接,进出料转动轴两端固定在两个设于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内的第一从动同步带轮和第二从动同步带轮上,第一从动同步带轮和第二从动同步带轮通过第一开放式同步带和第二开放式同步带连接到第三从动同步带轮和第四从动同步带轮上,第三从动同步带轮和第四从动同步带轮固定在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上,第一开放式同步带通过第一压紧片连接到第一进出料导向轨上,第二开放式同步带通过第二压紧片连接到第二进出料导向轨上,第一压紧片上连接第一推进杆安装座,第二压紧片上连接第二推进杆安装座,第一推进杆安装座和第二推进杆安装座上固定推杆。 优选地,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在电机支撑座上,第一伺服电机与第一主动轮连接,第一主动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与第一升降导向机构、第二升降导向机构连接,第一同步带的侧面设有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升降导向机构和第二升降导向机构均包括同步带轮,同步带轮连接导向丝杠,导向丝杠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固定在升降支撑板上,导向丝杠上设有可以绕导向丝杠上下运动的梯形螺母,梯形螺母连接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升降导轨和第二升降导轨上,第一升降导轨和第二升降导轨均固定在升降支撑板上。 优选地,所述的推杆上设有一排钩子。 优选地,所述的小车载料台下设有保持架,保持架连接第一支撑横板和第二支撑横板,小车载料台上表面的两侧设有第一压边导轨和第二压边导轨。 本技术提供一种易于操作,进出料效率高的升降进出料小车。通过运用半自动升降进出料小车,可以有效的避免转运西林瓶过程中人员与西林瓶的接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药品生产的无菌性。本技术中的小车框架有一面的支撑较低,对接机构和进出料系统直接连接在一起,可以极大地降低小车载料台的进出料高度,可以为冻干机的超低板层进料,满足向有超低板层的冻干机内的所有板层进料。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半自动升降进出料小车外形图; 图2为一种半自动升降进出料小车底座支撑系统外形图; 图3为一种半自动升降进出料小车底座支撑系统局部放大图; 图4为一种半自动升降进出料小车升降导向机构外形图; 图5为一种半自动升降进出料小车对接机构外形图; 图6为一种半自动升降进出料小车进出料系统外形图; 图7为一种半自动升降进出料小车推杆示意图。 其中:1为底座支撑系统,2为对接机构,3为进出料系统,4为转运框子,5为升降驱动机构,6为小车框架,7为支撑轮,8为小车电器柜,9为第一伺服电机,10为电机支撑座,11为第一主动轮,12为第一同步带,13-1为第一升降导向机构,13-2为第二升降导向机构,14-1为第一张紧轮,14-2为第二张紧轮,15为同步带轮,16为导向丝杠,17-1为第一支撑座,17-2为第二支撑座,18为升降支撑板,19为梯形螺母,20为支撑杆,21-1为第一升降导轨,21-2为第二升降导轨,22为第二伺服电机,23为对接丝杠,24为对接前支撑板,25为对接后支撑板,26为拖动块,27-1为第一纵向支撑板,27-2为第二纵向支撑板,28-1为第一对接导向导轨,28-2为第二对接导向导轨,29为支撑板,30为第三伺服电机,31为减速机,32为支撑座,33为第二主动轮,34为第二同步带,35为从动轮,36为进出料转动轴,37为第一从动同步带轮,38为第一轴承座,39为第二从动同步带轮,40为第二轴承座,41为第三从动同步带轮,42为第三轴承座,43为第四从动同步带轮,44为第四轴承座,45为第一开放式同步带,46为第二开放式同步带,47为第一压紧片,48-1为第一推进杆安装座,48-2为第二推进杆安装座,49为第二压紧片,50为小车载料台,51为保持架,52-1为第一支撑横板,52_2为第二支撑横板,53为第一进出料导向轨,54为第二进出料导向轨,55为推杆,56-1为第一压边导轨,56-2为第二压边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技术为一种半自动升降进出料小车,如图1所示,其包括底座支撑系统1,底座支撑系统I上连接对接机构2,对接机构2连接进出料系统3,进出料系统3上放置转运框子4。小车对接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自动升降进出料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系统(1),底座支撑系统(1)与对接机构(2)连接,对接机构(2)与进出料系统(3)连接,进出料系统(3)上设有转运框子(4)。所述的底座支撑系统(1)包括升降驱动机构(5),升降驱动机构(5)固定在小车框架(6)上,小车框架(6)下设有4个支撑轮(7),小车框架(6)的侧面固定着小车电器柜(8)。所述的对接机构(2)包括第二伺服电机(22),第二伺服电机(22)连接对接丝杠(23),对接丝杠(23)的两端固定在对接前支撑板(24)和对接后支撑板(25)上,对接丝杠(23)上设有可以沿对接丝杠(23)前后运动的拖动块(26),对接前支撑板(24)和对接后支撑板(25)固定在第一纵向支撑板(27‑1)和第二纵向支撑板(27‑2)上,第一纵向支撑板(27‑1)和第二纵向支撑板(27‑2)上设有第一对接导向导轨(28‑1)和第二对接导向导轨(28‑2),第一纵向支撑板(27‑1)和第二纵向支撑板(27‑2)固定在支撑板(29)上。所述的进出料系统(3)包括第三伺服电机(30),第三伺服电机(30)连接减速机(31),减速机(31)固定在支撑座(32)上,支撑座(32)固定在小车载料台(50)的下表面,减速机(31)的一端连接第二主动轮(33),第二主动轮(33)通过第二同步带(34)与从动轮(35)连接,从动轮(35)与进出料转动轴(36)连接,进出料转动轴(36)两端固定在两个设于第一轴承座(38)和第二轴承座(40)内的第一从动同步带轮(37)和第二从动同步带轮(39)上,第一从动同步带轮(37)和第二从动同步带轮(39)通过第一开放式同步带(45)和第二开放式同步带(46)连接到第三从动同步带轮(41)和第四从动同步带轮(43)上,第三从动同步带轮(41)和第四从动同步带轮(43)固定在第三轴承座(42)和第四轴承座(44)上,第一开放式同步带(45)通过第一压紧片(47)连接到第一进出料导向轨(53)上,第二开放式同步带(46)通过第二压紧片(49)连接到第二进出料导向轨(54)上,第一压紧片(47)上连接第一推进杆安装座(48‑1),第二压紧片(49)上连接第二推进杆安装座(48‑2),第一推进杆安装座(48‑1)和第二推进杆安装座(48‑2)上固定推杆(5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效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