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跟随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00614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自动跟随轮椅,属于轮椅技术领域,该轮椅的陪行人员不需要携带任何电子设备,人体位姿数据完全由激光雷达捕捉,结构简单,适应性更强;激光雷达的高度可以自由调节,不使用跟随功能时可以隐藏,方便使用和运输;从轮椅结构上,升降杆升降动力由步进电机提供,控制步距较为准确,且成本较低;齿轮齿条动力传输结构,承载力大,传动精度较高,可达0.1mm;可无限长度对接延续,符合升降杆升降要求;传动速度可以很高,响应快;滑轨与齿条固定结构能更好地保证升降杆刚度,滑轨滑块结构限制了升降杆的左右前后窜动,提高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自动跟随轮椅,属于轮椅
,该轮椅的陪行人员不需要携带任何电子设备,人体位姿数据完全由激光雷达捕捉,结构简单,适应性更强;激光雷达的高度可以自由调节,不使用跟随功能时可以隐藏,方便使用和运输;从轮椅结构上,升降杆升降动力由步进电机提供,控制步距较为准确,且成本较低;齿轮齿条动力传输结构,承载力大,传动精度较高,可达0.1mm;可无限长度对接延续,符合升降杆升降要求;传动速度可以很高,响应快;滑轨与齿条固定结构能更好地保证升降杆刚度,滑轨滑块结构限制了升降杆的左右前后窜动,提高整体稳定性。【专利说明】一种自动跟随轮椅
本技术属于轮椅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跟随轮椅。
技术介绍
现有轮椅有手动和电动两种。手动轮椅依靠乘坐者自己驱动或由他人推行的轮椅。自走型手动轮椅后轮带手推圈,乘坐者自行驱动。护理型手动轮椅后轮不带手推圈,需要由护理人员推行。电动轮椅能够通过摇杆等传感设备控制方向和速度。但是当有陪护人员伴行时,仍需要人工控制。 轮椅的发展趋势是智能性、功能性、舒适性、操作便利性。本技术的自动跟随轮椅,即能够实现对陪行人员的自动跟随,而省去了人为控制;当锁定跟随陪行人员目标后,能够不受周围其他行人的干扰,保证连续不断的跟踪陪行人员;另一方面,在医疗卫生领域,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医疗护理人员短缺。 目前,在轮椅结构方面,尚未有能够实现轮椅跟随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跟随轮椅,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精确性和稳定性的目的。 —种自动跟随轮椅,包括轮椅、激光雷达传感器、步进电机、齿轮、齿条、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支撑架、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支架、第一直流电机、第一减速器、第二直流电机和第二减速器;其中, 所述的支撑架设置于轮椅背面的一侧,步进电机固定设置于支撑架的外侧,且其输出轴穿过支撑架的侧壁与支撑架内侧的齿轮连接,所述的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齿条背面与滑轨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滑轨嵌入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凹槽内,第一滑块固定设置于支撑架的上端,第二滑块固定设置于支撑架的下端,激光雷达传感器固定设置于滑轨上端; 所述的齿轮转动带动齿条和滑轨上下移动; 所述的第一直流电机固定设置于轮椅一个轮子内侧支架上,第一直流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减速器的一端,第一减速器的另一端连接上述轮子的中心轴;第二直流电机固定设置于轮椅另一个轮子内侧支架上,第二直流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减速器的一端,第二减速器的另一端连接上述轮子的中心轴; 所述的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单元支架固定于轮椅座椅下端,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激光雷达传感器的输出端,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步进电机的输入端,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直流电机的输入端,控制单元的第三输出端连接第二直流电机的输入端。 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H桥电路和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其中,单片机的第一输出端连接H桥电路的输入端,H桥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直流电机的输入端,H桥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直流电机的输入端,单片机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步进电机的输入端。 所述的激光雷达传感器的高度与被跟随人员肩膀高度相同。 本技术优点: 本技术一种自动跟随轮椅,该轮椅的陪行人员不需要携带任何电子设备,人体位姿数据完全由激光雷达捕捉,结构简单,适应性更强;激光雷达的高度可以自由调节,不使用跟随功能时可以隐藏,方便使用和运输;从轮椅结构上,升降杆升降动力由步进电机提供,控制步距较为准确,且成本较低;齿轮齿条动力传输结构,承载力大,传动精度较高,可达0.1mm;可无限长度对接延续,符合升降杆升降要求;传动速度可以很高,响应快;滑轨与齿条固定结构能更好地保证升降杆刚度,滑轨滑块结构限制了升降杆的左右前后窜动,提高整体稳定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自动跟随轮椅右视图; 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自动跟随轮椅右视图中A向向视图放大图; 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自动跟随轮椅主视图; 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自动跟随轮椅右视图中B区域放大图; 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控制单元单片机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H桥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自动跟随轮椅包括轮椅(包括轮椅本体I和车轮2)、激光雷达传感器4、步进电机10、齿轮9、齿条8、滑轨5、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图中被遮挡,未进行标注)、支撑架7、控制单元11、控制单元支架12、第一直流电机3、第一减速器13、第二直流电机14和第二减速器15。 本实施例中,驱动轮椅轮子的第一直流电机3和第二直流电机14型号均为Z55D250-24,第一减速器13和第二减速器15的型号均为5⑶50K(B);驱动升降杆(齿条8和滑轨5)的步进电机10型号为42BYGH47-401A,激光雷达型号为URG-04LX-UG01。 如图2所示,支撑架7设置于轮椅本体I背面的一侧,步进电机10固定设置于支撑架7的外侧,且其输出轴穿过支撑架7的侧壁与支撑架7内侧的齿轮9连接,所述的齿轮9与齿条8啮合连接,齿条8背面与滑轨5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滑轨5嵌入第一滑块6和第二滑块的凹槽内,如图4所示,第一滑块6固定设置于支撑架7的上端a,第二滑块固定设置于支撑架7的下端b,激光雷达传感器4固定设置于滑轨5上端。 本实施例中,机械结构是在普通轮椅基础上构建,支撑架7与轮椅后背的金属板焊接固定。步进电机10通过螺钉与支撑架7固定。第一滑块6和第二滑块通过螺钉与支撑架固定。步进电机10通过平键带动齿轮9,齿轮9与齿条8啮合。齿条8与滑轨5焊接在一起,构成升降杆。激光雷达传感器4通过螺栓与升降杆顶端固定。滑块的凹槽固定滑轨的上下运动,实现激光雷达传感器4水平高度上的升降功能。 如图3所示,第一直流电机3固定设置于轮椅轮子2内侧支架(轮椅本体I)上,第一直流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第一减速器13的一端,第一减速器13的另一端连接上述轮子2的中心轴;第二直流电机14固定设置于轮椅轮子16内侧支架(轮椅本体I)上,第二直流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减速器15的一端,第二减速器15的另一端连接轮子16的中心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1通过控制单元支架12固定于轮椅本体I座椅下端,控制单元11的输入端P3.0连接激光雷达传感器4的输出端,控制单元1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步进电机10的输入端,控制单元1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直流电机3的输入端,控制单元11的第三输出端连接第二直流电机14的输入端。 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1包括单片机、H桥电路和步进电机驱动电路,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单片机芯片型号为89C51,给电机供电的24V直流电源;如图6所示,采用大功率H桥电路PWM调速;如图7所示,步进电机驱动电路采用芯片为L298型号;其中,如图5所示,单片机的输出端PWMl?PWM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跟随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椅、激光雷达传感器、步进电机、齿轮、齿条、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支撑架、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支架、第一直流电机、第一减速器、第二直流电机和第二减速器;其中,所述的支撑架设置于轮椅背面的一侧,步进电机固定设置于支撑架的外侧,且其输出轴穿过支撑架的侧壁与支撑架内侧的齿轮连接,所述的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齿条背面与滑轨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滑轨嵌入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凹槽内,第一滑块固定设置于支撑架的上端,第二滑块固定设置于支撑架的下端,激光雷达传感器固定设置于滑轨上端;所述的齿轮转动带动齿条和滑轨上下移动;所述的第一直流电机固定设置于轮椅一个轮子内侧,第一直流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减速器的一端,第一减速器的另一端连接上述轮子的中心轴;第二直流电机固定设置于轮椅另一个轮子内侧,第二直流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减速器的一端,第二减速器的另一端连接上述轮子的中心轴;所述的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单元支架固定于轮椅座椅下端,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激光雷达传感器的输出端,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步进电机的输入端,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直流电机的输入端,控制单元的第三输出端连接第二直流电机的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爱波王宏郑兴文李木岩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