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折叠机的中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9884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30 12:24
一种被子折叠机的中转装置,属于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叠被中转机构和叠被输送机构,叠被中转机构包括中转机架、中转从动辊、中转主动辊、中转输送带和中转主动辊动力传动装置;叠被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架、输送主动辊、输送从动辊、输送带和输送主动辊动力传动装置。在使用时配置于被子折叠机的纵向折被机构与横向叠被机构之间,能将由纵向折被机构折叠后的被子朝着横向叠被机构的方向输送,既可避免纵向折被机构在工作状态下与同样处于工作状态下的横向叠被机构产生干涉而使两者各自的动作不受影响,又能保障纵向折被机构与横向叠被机构之间的动作连贯效果,使被子折叠机的整体的自动化优势得以全面体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被子折叠机的中转装置,属于包装机械
。包括叠被中转机构和叠被输送机构,叠被中转机构包括中转机架、中转从动辊、中转主动辊、中转输送带和中转主动辊动力传动装置;叠被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架、输送主动辊、输送从动辊、输送带和输送主动辊动力传动装置。在使用时配置于被子折叠机的纵向折被机构与横向叠被机构之间,能将由纵向折被机构折叠后的被子朝着横向叠被机构的方向输送,既可避免纵向折被机构在工作状态下与同样处于工作状态下的横向叠被机构产生干涉而使两者各自的动作不受影响,又能保障纵向折被机构与横向叠被机构之间的动作连贯效果,使被子折叠机的整体的自动化优势得以全面体现。【专利说明】被子折叠机的中转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被子折叠机的中转装置。
技术介绍
上面提及的被子折叠机涵盖对毯子的折叠。如业界所知,由于以自动化生产流水 线的方式制作被子或毯子具有效率高、产能大、质量稳定和投入人力少等长处,因而被床上 用品生产厂商广为应用。但是,对于行出生产流水线并且经检验工位检验的被子或毯子在 装入包装盒或包装袋之前的折叠过程仍由手工完成,手工折叠的不言而喻的欠缺在于:一 是投入人力多,不利于节约宝贵的劳动力资源;二是由于一条被子或毯子的折叠动作包括 纵向折叠、横向折叠和横向最终折叠,所谓的纵向折叠是将被子或毯子的长度方向的一侧 以及另一侧彼此相向折叠,所谓的横向折叠是将完成了纵向折叠的被子或毯子的一端以及 另一端彼此相向折叠,所谓的横向最终折叠是将完成了横向折叠后的被子或毯子相向对 叠,因而折叠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三是由于人为折叠,因而折叠效果难以满足稳定 要求。 如果在被子或毯子的生产流水线上并且位于检验工序之后的工位处配备具有自 动化功能的被、毯折叠机,前述技术问题毫无疑问得以消除。然而目前的情形是:一方面被、 毯生产厂商迫切期望在被、毯生产流水线的包装工位配备前述的被、毯折叠机,另一方面在 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关于被、毯自动折叠装置的任何技术启示并且也未闻 有业界成功使用的相关报导。 依据市售渠道之启示,由于被子是以有序的折叠状态置于包装袋或包装盒内向顾 客销售的,因此作为被子折叠机至少需满足前述的纵向折叠、横向折叠和横向最终折叠这 三个折叠工位要求。但是,由于横向折叠工位必然位于纵向折叠工位之后,又由于如果将横 向折叠工位处的折叠机构紧密地伴随于纵向折叠工位处的纵向折叠机构,那么两者在各自 的折叠动作过程中不免会产生干涉。于是需要在纵、横向折叠机构之间设置一缓冲区域,该 缓冲区域即为中转区域,藉由该中转区域处的中转装置将由纵向折被机构完成了纵向折叠 的被子向横向折叠机构(即横向叠被机构,以下同)输送,唯此才能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涉并 且保证两者之间的有效衔接,以避免作为后续工位的横向叠被机构产生待机现象。然而在 迄今为止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同样未见诸有前述中转装置的技术启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有序地将由纵向折被机构完成了纵向折叠的被子 输送给横向叠被机构进行横向折叠而藉以避免纵向折被机构与横向叠被机构之间产生干 涉的的被子折叠机的中转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被子折叠机的中转装置,包括一叠被中转机 构和一叠被输送机构,所述的叠被中转机构包括中转机架、中转从动辊、中转主动辊、中转 输送带和中转主动辊动力传动装置,中转机架支承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中转从动辊转动 地支承在中转机架的左侧的上部,中转主动辊转动地支承在中转机架的右侧的上部,中转 输送带的一端套置在中转从动辊上,另一端套置在中转主动辊上,中转主动辊动力传动装 置设置在中转机架上,并且与所述中转主动辊传动连接;所述的叠被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 架、输送主动辊、输送从动辊、输送带和输送主动辊动力传动装置,输送机架支承在使用场 所的地坪上,并且对应于所述叠被中转机架的右侧,输送主动辊转动地支承在输送机架的 左侧的上部,输送从动辊转动地支承在输送机架的右侧的上部,输送带的一端套置在输送 主动辊上,另一端套置在输送从动辊上,输送主动辊动力传动装置设置在输送机架上,并且 与输送主动棍传动连接。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中转主动辊动力传动装置包括中转电 机、中转主动链轮、链轮传动链条和中转从动链轮,中转电机固定在中转电机座上,中转电 机座固定在中转机架上,中转主动链轮固定在中转电机的中转电机轴上,中转从动链轮固 定在中转主动辊的中转主动辊轴的一端,链轮传动链条的一端套置在中转从动链轮上,另 一端套置在中转主动链轮上。 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输送主动辊动力传动装置包括输送电 机、输送主动链轮、链轮连接链条和输送从动链轮,输送电机固定在输送电机座上,输送电 机座固定在输送机架上,输送主动链轮固定在输送电机的输送电机轴上,输送从动链轮固 定在输送主动辊的输送主动辊轴的一端,链轮连接链条的一端套置在输送从动链轮上,另 一端套置在输送主动链轮上。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配置于被子折叠机的纵向折被机构与横向叠被 机构之间,能将由纵向折被机构折叠后的被子朝着横向叠被机构的方向输送,既可避免纵 向折被机构在工作状态下与同样处于工作状态下的横向叠被机构产生干涉而使两者各自 的动作不受影响,又能保障纵向折被机构与横向叠被机构之间的动作连贯效果,使被子折 叠机的整体的自动化优势得以全面体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暨应用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 图3为图1和图2示意的前、后纵向折被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4为图1的B向示意图。 图5为图1和图4所示的横向叠被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6为图1和图4所示的叠被输出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7为图1和图4示意的装袋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8为图6所示的横向叠被机构的叠被机架的改向装置使叠被输出机构改向的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 申请人:将在下面 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 本专利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 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 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属于被子折叠机的结构体系的一被子平铺引入机构1,该被子 平铺引入机构1在使用状态下设置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例如设置于与被子制作流水线的 检验工位相对应的部位,经被子制作流水线的各工序制作完成的成品被子在检验后进入该 被子平铺引入机构1,这里所讲的平铺是指被子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给出了同样属于被子折 叠机的结构体系的用于将被子平铺机构1引入的被子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相向折叠的一后 纵向折被机构2和一前纵向折被机构3,后纵向折被机构2位于被子平铺引入机构1和前纵 向折被机构3之间,也就是说后纵向折被机构2位于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被子折叠机的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叠被中转机构(4)和一叠被输送机构(5),所述的叠被中转机构(4)包括中转机架(41)、中转从动辊(42)、中转主动辊(43)、中转输送带(44)和中转主动辊动力传动装置(45),中转机架(41)支承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中转从动辊(42)转动地支承在中转机架(41)的左侧的上部,中转主动辊(43)转动地支承在中转机架(41)的右侧的上部,中转输送带(44)的一端套置在中转从动辊(42)上,另一端套置在中转主动辊(43)上,中转主动辊动力传动装置(45)设置在中转机架(41)上,并且与所述中转主动辊(43)传动连接;所述的叠被输送机构(5)包括输送机架(51)、输送主动辊(52)、输送从动辊(53)、输送带(54)和输送主动辊动力传动装置(55),输送机架(51)支承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并且对应于所述叠被中转机架(41)的右侧,输送主动辊(52)转动地支承在输送机架(51)的左侧的上部,输送从动辊(53)转动地支承在输送机架(51)的右侧的上部,输送带(54)的一端套置在输送主动辊(52)上,另一端套置在输送从动辊(53)上,输送主动辊动力传动装置(55)设置在输送机架(51)上,并且与输送主动辊(52)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立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迎阳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