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冷王公司专利>正文

动力包、空调装置、动力包制造方法及风路引导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9864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30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动力包、空调装置、动力包的制造方法及动力包风路的引导方法。动力包包括:壳体,壳体围成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区域中分别容纳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功能元件;第一和第二区域分别位于壳体围成的区域的两侧;壳体在对应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对应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及对应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分别包括风口。空调装置包括动力包以及制冷装置。动力包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壳体;将动力包的壳体围成的区域划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区域;将第一、第二和第三功能元件分别置放于第一、第二和第三区域中,在壳体上形成风口。动力包风路的引导方法包括:引导外部风从动力包两侧进入,并从动力包的中间出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对动力包中功能元件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包、空调装置、动力包制造方法及风路引导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技术,具体而言,涉及动力包、空调装置、动力包的制造方法及动力包风路的引导方法。
技术介绍
利用风冷技术的空调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冷却空间内的温度。利用风冷技术的空调装置可以包括动力结构和制冷装置,动力结构用于向制冷装置提供动力,通常包括变压器、变频器、压缩机和风扇等功能元件。动力结构可以向制冷装置提供电力以及压缩动力,其中,压缩动力由动力结构中的压缩机提供,以向制冷装置输出高温高压的气体。目前的空调装置中,动力结构中的所有功能元件都被集中置放在一起,如变压器和变频器相邻放置。并且,通过空调装置的整体风路对动力结构中的功能元件进行冷却。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动力结构中的所有功能元件集中置放在一起并且使用空调装置的整体风路,因此,对动力结构中的功能元件的冷却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动力包、空调装置、动力包的制造方法及动力包风路的引导方法,能够提高对动力包中功能元件的冷却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围成的第一区域中容纳有第一功能元件;所述壳体围成的第二区域中容纳有第二功能元件;所述壳体围成的第三区域中容纳有第三功能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位于所述壳体围成的区域的两侧,所述第三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所述壳体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和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分别包括风口。其中,所述第一功能元件包括:变压器;所述第二功能元件包括:变频器;所述第三功能元件包括:压缩机和风机。可选地,所述壳体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和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分别包括进风口,在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包括出风口;或者,所述壳体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和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分别包括出风口,在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包括进风口。可选地,当所述壳体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和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分别包括进风口,在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包括出风口时,所述第三功能元件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功能元件和所述第二功能元件,具有更高温度的高温元件或对温度更不敏感的元件;当所述壳体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和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分别包括出风口,在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包括进风口时,所述第三功能元件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功能元件和所述第二功能元件,对温度更不敏感且温度不高的元件。较佳地,当所述壳体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和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分别包括进风口,在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包括出风口时,所述壳体包括:内部壳体和遮盖所述内部壳体的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上包括第一侧面体;所述内部壳体上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面体接合的第二侧面体;所述第一侧面体包括: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的第一进风口,在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的第二进风口,以及在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的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侧面体包括: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的第三进风口,在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的第四进风口,以及在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的第二出风口。较佳地,所述第三进风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位置形成水平位置差;和/或,所述第四进风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位置形成水平位置差;和/或,所述第三进风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位置;和/或,所述第四进风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位置。较佳地,所述第一侧面体和所述第二侧面体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所述第一侧面体和/或所述第二侧面体上包括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将所述间隔空间分隔为互不连通的第一间隔空间、第二间隔空间和第三间隔空间,并使得所述第三进风口和所述第一进风口均与所述第一间隔空间连通,且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与所述第二间隔空间连通,且所述第四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与所述第三间隔空间连通。可选地,所述内部壳体上包括分隔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第一隔板,以及分隔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分别在远离所述第二侧面体处具有一个以上的通风口;和/或,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以及所述第四进风口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上置放有过滤网;和/或,当所述第三功能元件中包括风机时,所述第二侧面体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位置处置放有固定板,所述风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外部壳体的顶部在对应于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中具有凸部;和/或,所述内部壳体上置放有一个以上的可旋转的吊耳;和/或,所述动力包进一步包括:置放于所述内部壳体的底部的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与所述内部壳体的底部之间形成有一个以上的凹部;所述绝缘板上连接有一个以上的螺栓,所述一个以上的螺栓的底部位于所述凹部内并不与所述内部壳体的底部接触。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空调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任意一种动力包,以及制冷装置,所述动力包与所述制冷装置相连,并向所述制冷装置提供动力。较佳地,所述动力包与所述制冷装置通过分体式方式相连。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动力包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壳体;将动力包的壳体围成的区域划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将第一功能元件置放于所述第一区域中;将第二功能元件置放于所述第二区域中;将第三功能元件置放于所述第三区域中;在所述壳体上,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和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分别形成风口;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位于所述壳体围成的区域的两侧,所述第三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可选地,所述形成风口包括:在所述壳体上,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和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分别形成进风口,在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形成出风口;或者,在所述壳体上,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和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分别形成出风口,在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形成进风口。可选地,当在所述壳体上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和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分别形成进风口,在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形成出风口时,则所述将第三功能元件置放于所述第三区域中包括:将所述高温元件或对温度更不敏感的元件置放在所述第三区域中;当在所述壳体上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和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分别形成出风口,在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形成进风口时,则所述将第三功能元件置放于所述第三区域中包括:将相对于所述第一功能元件和所述第二功能元件,对温度更不敏感且温度不高的元件置放在所述第三区域中。较佳地,当在所述壳体上,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和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分别形成进风口,在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形成出风口时;所述形成壳体包括:形成内部壳体和遮盖所述内部壳体的外部壳体;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外部壳体的第一侧面体上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形成第一进风口;在所述外部壳体的第一侧面体上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形成第二进风口;在所述外部壳体的第一侧面体上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形成第一出风口;在所述内部壳体的与所述第一侧面体接合的第二侧面体上,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形成第三进风口;在所述内部壳体的所述第二侧面体上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形成第四进风口;以所述内部壳体的所述第二侧面体上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形成第二出风口。较佳地,形成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动力包、空调装置、动力包制造方法及风路引导方法

【技术保护点】
动力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围成的第一区域中容纳有第一功能元件;所述壳体围成的第二区域中容纳有第二功能元件;所述壳体围成的第三区域中容纳有第三功能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位于所述壳体围成的区域的两侧,所述第三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所述壳体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和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分别包括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动力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围成的第一区域中容纳有第一功能元件;所述壳体围成的第二区域中容纳有第二功能元件;所述壳体围成的第三区域中容纳有第三功能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位于所述壳体围成的区域的两侧,所述第三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所述壳体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和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分别包括风口,所述壳体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和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分别包括进风口,在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包括出风口;或者,所述壳体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和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分别包括出风口,在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包括进风口,当所述壳体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和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分别包括进风口,在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包括出风口时,所述壳体包括:内部壳体和遮盖所述内部壳体的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上包括第一侧面体;所述内部壳体上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面体接合的第二侧面体;所述第一侧面体包括: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的第一进风口,在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的第二进风口,以及在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的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侧面体包括: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的第三进风口,在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的第四进风口,以及在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的第二出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壳体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和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分别包括进风口,在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包括出风口时,所述第三功能元件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功能元件和所述第二功能元件,具有更高温度的高温元件或对温度更不敏感的元件;当所述壳体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和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分别包括出风口,在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包括进风口时,所述第三功能元件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功能元件和所述第二功能元件,对温度更不敏感且温度不高的元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壳体在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上和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上分别包括进风口,在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上包括出风口时,所述第一功能元件包括:变压器;所述第二功能元件包括:变频器;所述第三功能元件包括:压缩机和风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风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位置形成水平位置差;和/或,所述第四进风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位置形成水平位置差;和/或,所述第三进风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位置;和/或,所述第四进风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体和所述第二侧面体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所述第一侧面体和/或所述第二侧面体上包括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将所述间隔空间分隔为互不连通的第一间隔空间、第二间隔空间和第三间隔空间,并使得所述第三进风口和所述第一进风口均与所述第一间隔空间连通,且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与所述第二间隔空间连通,且所述第四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与所述第三间隔空间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壳体上包括分隔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第一隔板,以及分隔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分别在远离所述第二侧面体处具有一个以上的通风口;和/或,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以及所述第四进风口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上置放有过滤网;和/或,当所述第三功能元件中包括风机时,所述第二侧面体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位置处置放有固定板,所述风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7.根据权利要求1、4-6中任一所述的动力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壳体的顶部在对应于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中具有凸部;和/或,所述内部壳体上置放有一个以上的可旋转的吊耳;和/或,所述动力包进一步包括:置放于所述内部壳体的底部的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与所述内部壳体的底部之间形成有一个以上的凹部;所述绝缘板上连接有一个以上的螺栓,所述一个以上的螺栓的底部位于所述凹部内并不与所述内部壳体的底部接触。8.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动力包,以及制冷装置,所述动力包与所述制冷装置相连,并向所述制冷装置提供动力。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伟杨昆张华军陆健
申请(专利权)人:冷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