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聚合膜组件及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58673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分子聚合膜组件及空调系统,其中,高分子聚合膜组件包括空气流路、注水管路以及抽真空管路;空气流路包括一基座,基座为两端开口的腔体结构,基座的内部套接有一个空心的套管,套管的端面与基座的端面之间密封,形成一个环形的密闭腔室;套管的材料为能够隔绝空气且只让水分子通过的高分子聚合膜;注水管路和抽真空管路分别与密闭腔室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包括该高分子聚合膜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分子聚合膜组件及空调系统,通过利用高分子聚合膜的特性,结合抽真空的方法实现除湿,采用湿膜加湿的方式实现加湿,结构简单,节省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分子聚合膜组件及空调系统,其中,高分子聚合膜组件包括空气流路、注水管路以及抽真空管路;空气流路包括一基座,基座为两端开口的腔体结构,基座的内部套接有一个空心的套管,套管的端面与基座的端面之间密封,形成一个环形的密闭腔室;套管的材料为能够隔绝空气且只让水分子通过的高分子聚合膜;注水管路和抽真空管路分别与密闭腔室连通。本技术的空调系统包括该高分子聚合膜组件。本技术的高分子聚合膜组件及空调系统,通过利用高分子聚合膜的特性,结合抽真空的方法实现除湿,采用湿膜加湿的方式实现加湿,结构简单,节省能耗。【专利说明】高分子聚合膜组件及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分子聚合膜组件及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在节能减排的大时代背景下,降低能耗是各个领域所关注的焦点。在家电领域中, 特别是对于空调系统,传统的除湿方式一般都是采用冷凝除湿,加湿方式一般为电加热加 湿。由于水的汽化潜热非常大,导致这种通过冷凝除湿的方式所消耗的能量也很大。同样, 采用电加热加湿的方式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功率来将水蒸发,而且还需要消耗空调额外 的大量冷量来对这些蒸发的高温水蒸气进行降温,因此加湿的能耗太高,导致整个系统的 能效比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加湿和除湿能耗 的高分子聚合膜组件及空调系统。 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提供的高分子聚合膜组件,包括空气流路、注水管路以 及抽真空管路; 所述空气流路包括一基座; 所述基座为两端开口的腔体结构; 所述基座的内部套接有一个空心的套管; 所述套管的端面与所述基座的端面之间密封,形成一个环形的密闭腔室; 所述套管的材料为能够隔绝空气且只让水分子通过的高分子聚合膜; 所述注水管路和抽真空管路分别与所述密闭腔室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管与所述基座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所述 套管的网状挡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注水孔; 所述注水孔中安装有连接所述注水管路的针孔水喷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孔水喷头包括喷头部和连接所述注水管路的连接 部; 所述喷头部,呈空心柱状结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通,另一端的端面上垂直设置 有第一喷水孔; 所述喷头部的四周还设置有第二喷水孔,所述第二喷水孔的开孔方向与所述喷头 部的轴线方向呈30度至60度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水孔有一个,所述第二喷水孔有4个; 4个所述第二喷水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喷头部的四周; 4个所述第二喷水孔的开孔方向分别与所述喷头部的轴线方向呈45度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4个所述注水孔; 4个所述注水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基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状挡板的材质为不锈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连接水源的水泵; 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水泵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抽真空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和真空泵; 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真空泵电连接。 相应地,本技术的空调系统,包括制冷系统,还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 高分子聚合膜组件; 所述高分子聚合膜组件中的空气流路与所述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连通。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高分子聚合膜组件及空调系统,通过 利用高分子聚合膜的特性,结合抽真空的方法实现除湿,整个除湿过程中不会引起温度的 变化。而且,采用湿膜加湿的方式加湿,加湿过程中不仅不消耗冷量,还能在水分蒸发的过 程中提供额外的冷量,起到空气预冷的作用。结构简单,节省能耗。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技术的高分子聚合膜组件及空调系统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 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高分子聚合膜组件及空调系 统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高分子聚合膜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所不的基座的个实施例的王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所示的套管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1中所示的真空水喷头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本技术的空调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 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的高分子聚合膜组件的一个实施例,包括空气流 路100、注水管路200以及抽真空管路300。其中,空气流路100包括一基座110,基座110 为两端开口的腔体结构。基座110的内部套接有一个空心的套管120,套管120的端面与基 座110的端面之间密封,形成一个环形的密闭腔室400。套管120的材料为能够隔绝空气且 只让水分子通过的高分子聚合膜。注水管路200和抽真空管路300分别与密闭腔室400连 通。 基座110可呈圆筒状,也可呈四方形的中空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主要用于 固定高分子聚合膜材质的套管120。套管120的形状与基座110的形状相匹配,如图5和 图6所示,为空心结构。套管120套接在基座110的内部,且端面密封。由于,套管120的 材料为能够隔绝空气且只让水分子通过的高分子聚合膜,所以,套管120的外壁与基座110 的内壁之间就形成一个环形的密闭腔室400。当空气从套管120的内壁形成的空气通道中 流过时,不会进入密闭腔室400中。同理,密闭腔室400中的空气也不会扩散到外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高分子聚合膜是一种现有的高分子材料,其特性 在于是一种无孔均质膜,经过磺化后增加了水分子的融合能力,能够隔绝空气且只让水分 子通过。 本技术根据现有的高分子聚合膜的特性,利用高分子聚合膜两侧的密度差或 者压差作为动力,让高密度或高压侧的水分子溶解进入到高分子聚合膜中,然后通过扩散 由高分子聚合膜进入低密度或低压侧,以此来实现加湿或除湿。具体实现原理如下: 当系统处于除湿工况时,关闭注水管路200,打开抽真空管路300,使得密闭腔室 400处于真空状态,这样,密闭腔室400就处于高分子聚合膜的低压侧,其外部的空气通道 为正常大气压,就相当于高分子聚合膜的高压侧。当空气流路经过空气通道时,空气中的水 分子在压差的作用下就会透过高分子聚合膜的高压侧进入低压侧,即水分子从套管120进 入密闭腔室400,从而达到除湿的目的。 相反,当系统处于加湿工况时,关闭抽真空管路300,打开注水管路200,注水管路 200向密闭腔室400中注水,此时高分子聚合膜的两侧压差较小,但是密闭腔室400 -侧的 水分子密度远大于空气通道一侧。因此,在空气流路经过空气通道时,水分子从高分子聚合 膜的高密度侧进入低密度侧,即水分子从密闭腔室400进入套管120 -侧,被带入空气,从 而达到加湿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只是列举了空气流路100的一个基本结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分子聚合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流路、注水管路以及抽真空管路; 所述空气流路包括一基座; 所述基座为两端开口的腔体结构; 所述基座的内部套接有一个空心的套管; 所述套管的端面与所述基座的端面之间密封,形成一个环形的密闭腔室; 所述套管的材料为能够隔绝空气且只让水分子通过的高分子聚合膜; 所述注水管路和抽真空管路分别与所述密闭腔室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强强林海佳谢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