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正反烧结合秸秆炉和供热系统将传统的正烧和反烧的原理集成到一个秸秆炉中,在炉腔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排烟口,可通过切换开关切换正烧和反烧的过程,提高燃烧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秸秆炉的使用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供热系统将所述的正反烧结合秸秆炉与余热回收器结合使用,可将上排烟口或下排烟口排出的热量加以利用,达到进一步提高热能效率的目的。(*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正反烧结合秸秆炉和供热系统将传统的正烧和反烧的原理集成到一个秸秆炉中,在炉腔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排烟口,可通过切换开关切换正烧和反烧的过程,提高燃烧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秸秆炉的使用功能。本技术提供的供热系统将所述的正反烧结合秸秆炉与余热回收器结合使用,可将上排烟口或下排烟口排出的热量加以利用,达到进一步提高热能效率的目的。【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村镇采暖与炊事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反烧结合的秸杆炉, 供采暖和炊事用能系统。 正反烧结合秸秆炉和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广大农村地区有大量的秸杆生物质资源,大都采用传统就地焚烧的做法或直 接燃烧用于炊事,既污染环境、又不能充分利用生物质资源。另外一种秸杆生物质资源的应 用形式为将秸杆压缩,采用传统的秸杆炉,直接将秸杆燃料投放到炉体腔室底部的炉排上 进行燃烧,燃烧时会导致燃烧不充分,大量的燃料颗粒由于不能完全燃烧而随烟气排出,造 成大气污染的同时,也浪费了资源。 针对上述问题,出现了一种反烧式的锅炉,其原理是排气口开设在锅炉的下方,使 燃烧不充分的燃料颗粒上升受阻后向下经过炉排达到再次燃烧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燃烧效 率。然而,普通的反烧锅炉由于其结构复杂,造价高,热效率低,操作不方便而一直未得到广 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正反烧结合秸杆炉,包括炉腔、加料口和设置于所述炉腔上 方的热盘,所述炉腔的底部具有炉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排烟口、下排烟口以及排烟口 切换开关,所述上排烟口设置于所述炉腔的上部,所述下排烟口设置于所述炉排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正反烧结合秸杆炉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炉排下方的储渣室。 可选的,所述炉腔的侧壁由水套包裹。 可选的,在所述水套上具有入水口和出水口。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所述的正反烧结合秸杆炉以 及烟气余热回收器,所述烟气余热回收器连接所述上排烟口或下排烟口。 本技术提供的正反烧结合秸杆炉将传统的正烧和反烧的原理集成到一个秸 杆炉中,在炉腔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排烟口,可通过切换开关切换正烧和反烧的过程,提高 燃烧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秸杆炉的使用功能。本技术提供的供热系统将所述的正反 烧结合秸杆炉与余热回收器结合使用,可将上排烟口或下排烟口排出的热量加以利用,达 到进一步提1?热能效率的目的。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正反烧结合秸杆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 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 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正反烧结合秸杆炉包括炉腔1、加料口 10和设置于 所述炉腔上方的热盘5,所述炉腔的底部具有炉排7,还包括上排烟口 8、下排烟口 9以及排 烟口切换开关11。所述上排烟口 8设置于所述炉腔1的上部,所述下排烟口 9设置于所述 炉排7的下方。 所述炉排7为可活动炉排,可根据需要抽出。加料口 10通常开设于所述炉腔1的 侧壁,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 在炉排7的下方具有储渣室6,用于回收炉排7上燃烧过后的燃料,储渣室6被装 满时可抽出清理。 所述炉腔1的侧壁周围由水套2包裹,可用于保持炉腔1内的温度。另外也可利 用侧壁的温度加热水套2内的水,此时在水套2的下方具有入水口 3,在水套2的上方具有 出水口 4。使用时将冷水从入水口 3通入,在出水口 4处即可得到经炉腔1加热后的热水。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供热系统,包含上述的正反烧结合秸杆炉以及烟气余热回收 器(图中未标出),所述烟气余热回收器连接所述上排烟口 8或下排烟口 9。具体的,所述的 烟气余热回收器比如可以是专利201110049133. 4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器。此时,可将上排 烟口 8或下排烟口 9排出的热量加以利用,达到进一步提高热能效率的目的。 下面具体说明本技术所述正反烧结合秸杆炉使用方法。 如图1所示,排烟口切换开关11上提,即打开下排烟口 9以进入反烧方式,此时烟 气按图中的空心箭头方向流动。上部燃料开始燃烧过程产生的未完全燃烧的燃料与烟气一 起向下流动,穿过炉排7上的燃烧物时与其碰撞而被烧掉达到充分燃烧的目的。 当排烟口切换开关11下压后,即切换至正烧方式时,烟气按图中实心箭头方向流 动,此时可实现传统上的正烧。 通常,在前述的正烧方式之前,先采用反烧方式运行一段时间,等前期未充分燃烧 的燃料燃烧完毕后再改为正烧,可达到比传统的正烧更好的效果。在进行炊事时多采取上 述的正烧方式,能使锅在热盘5上更好地受热。而在采暖时多使用上述的反烧过程,能达到 较好的效果。 本技术提供的供热系统将所述的正反烧结合秸杆炉与余热回收器结合使用, 可将上排烟口 8或下排烟口 9排出的热量加以利用,达到进一步提高热能效率的目的。 农业上的焚烧秸杆曾经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影响交通安全。最近将秸杆压缩成生 物质成型燃料并燃烧的技术能明显改善燃烧性能,而本技术用于上述生物质成型燃料 的燃烧效果尤为突出。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 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 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权利要求】1. 一种正反烧结合秸杆炉,包括炉腔、加料口和设置于所述炉腔上方的热盘,所述炉腔 的底部具有炉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排烟口、下排烟口以及排烟口切换开关,所述上排 烟口设置于所述炉腔的上部,所述下排烟口设置于所述炉排的下方。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烧结合秸杆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炉排下方 的储渣室。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烧结合秸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腔的侧壁由水套包裹。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反烧结合秸杆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套上具有入水口和 出水口。5. -种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正反烧结合秸杆 炉以及烟气余热回收器,所述烟气余热回收器连接所述上排烟口。6. -种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正反烧结合秸杆 炉以及烟气余热回收器,所述烟气余热回收器连接所述下排烟口。【文档编号】F24B1/183GK203907678SQ201420188823【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7日 【专利技术者】瞿燕, 杨联萍, 田炜, 金星华 申请人: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反烧结合秸秆炉,包括炉腔、加料口和设置于所述炉腔上方的热盘,所述炉腔的底部具有炉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排烟口、下排烟口以及排烟口切换开关,所述上排烟口设置于所述炉腔的上部,所述下排烟口设置于所述炉排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燕,杨联萍,田炜,金星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