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运输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006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架运输工装,涉及汽车领域。其中,该车架运输工装包括:用于竖直支撑第一车架的第一托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车架上,用于支撑第二车架的第二托架。该运输工装通过第一托架支撑起第一车架,保证第一车架与地面的垂直度及车架的稳定性;且通过第二托架支撑起第二车架,实现了车架的叠加,增强了车架运输的稳固性,有效防止车架的晃动,更好的保证了车架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架运输工装。 
技术介绍
车架作为整个汽车的载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运输过程中,如何防止车架磕碰,防止运输过程中纵梁变形,对于保证车架的精度及稳定性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两车架之间增加木块实现车架的简易叠加,容易造成两车架之间的挤压,磕碰且容易晃动;另一种是工装为整体式车架工装,该方式使车架质量大、成本高,且车架不易装入,给安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架运输工装,增强了车架运输的稳定性,防止车架之间的磕碰,更好的保证了车架的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车架运输工装,包括: 用于竖直支撑第一车架的第一托架;以及 设置于所述第一车架上,用于支撑第二车架的第二托架。 其中,所述第一托架包括支撑定位第一车架前段的第一前端托架,以及支撑所述第一车架后段的第一后端托架。 其中,所述第一前端托架包括: 与地面垂直设置的两个支撑脚;以及 连接所述两个支撑脚的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两个支撑脚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横杆两侧设置两个限位突起,所述两个限位突起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车架的车架纵梁前段宽度。 其中,所述第一后端托架包括: 与地面水平设置的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表面均为平面,所述第一车架的后螺旋簧支座放置于所述第二横杆上。 其中,所述第二托架包括定位所述第一车架和所述第二车架的下控制臂前横梁和下控制臂后横梁的第二前端托架和定位所述第一车架和所述第二车架的车架后段第二后端托架。 其中,所述第二前端托架包括: 第二前端托架本体,所述第二前端托架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三角形结构的连接架; 所述三角形结构的连接架端部分别具有第一定位槽钢,所述第一定位槽钢与所述下控制臂前横梁和所述下控制臂后横梁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定位槽钢内侧面设置第一垫块。 其中,所述三角形结构的连接架包括: 所述第二前端托架本体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一车架的方向上设置两个竖直的连接架,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车架的方向上设置一个竖直的连接架;所述第二前端托架本体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一车架的方向上设置一个竖直的连接架,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二车架的方向上设置两个竖直的连接架。 其中,所述第二后端托架包括: 工字型的第二后端托架本体; 所述第二后端托架本体的两端端部分别具有第二定位槽钢,所述第二定位槽钢与所述第一车架及第二车架的后螺旋簧支座后侧纵梁后段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后端托架本体的同一方向上的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槽钢呈V字形结构设置; 所述第二定位槽钢内侧面设置第二垫块。 其中,所述第一垫块和所述第二垫块为聚乙烯垫块。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实施例的车架运输工装中,通过第一托架支撑起第一车架,保证第一车架与地面的垂直度及车架的稳定性;且通过第二托架支撑起第二车架,实现了车架的叠加,增强了车架运输的稳固性,有效防止车架的晃动,更好的保证了车架的质量。 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架运输工装的装配示意图; 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架运输工装的第一前端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架运输工装的第一后端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架运输工装的第二前端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架运输工装的第二后端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车架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车架之间的挤压,磕碰且容易晃动且整体式车架工装成本高,车架不易装入的问题,提供一种车架运输工装,通过第一托架支撑起第一车架,保证第一车架与地面的垂直度及车架的稳定性;且通过第二托架支撑起第二车架,实现了车架的叠加,增强了车架运输的稳固性,有效防止车架的晃动,更好的保证了车架的质量。 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架运输工装,包括: 用于竖直支撑第一车架5的第一托架;以及 设置于所述第一车架5上,用于支撑第二车架6的第二托架。 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托架是第一车架与地面之间的托架,但也不仅限于地面,也可以为运输工具,如大型载货车的后车厢底面等等。第一托架用于竖直支撑第一车架5,为了保证第一车架与地面的垂直度及第一车架的稳定性,第一托架与地面及第一车架5的接触面均为平面。 第二托架为第一车架5与第二车架6之间的托架,实现了在运输过程中托架之间的叠加,增强了车架运输的稳固性,且由于第二托架的存在,两车架之间不会存在挤压,保证了运输过程中车架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提供的车架运输工装包括一个第一托架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托架;即运输两个车架时,采用一个第一托架和一个第二托架,运输三个车架时,则采用一个第一托架和两个第二托架以此类推,在此不一一赘 述。 较佳的,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均采用坚固性较强的材料制成,例如金属材料、不锈钢材料或者其他一些金属合金材料等等,不限于一固定材料,可根据每次需运输的车架的数量、托架的使用寿命、车架的质量等等因素,综合决定;进一步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架运输工装中的托架最多实现五个车架的叠加,但该数字不用于限制该技术的保护范围,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 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托架包括支撑定位第一车架5前段的第一前端托架1,以及支撑所述第一车架5后段的第一后端托架2。 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由于车架的体积较大,为了保证车架运输过程中的稳固性,第一前端托架1和第一后端托架2,分别用于支撑第一车架5的前段和后段,有效防止车架晃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案仅为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当运输一些加长型的车辆的车架时,第一托架可以设置为3个、4个甚至多个,不限于一固定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在此不一一赘述。 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前端托架1包括: 与地面垂直设置的两个支撑脚10;以及 连接所述两个支撑脚10的第一横杆11,所述第一横杆11与所述两个支撑脚10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横杆11两侧设置两个限位突起12,所述两个限位突起12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车架5的车架纵梁前段宽度。 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前端托架1实际上为一个支撑装置,设置于第一车架5与地面之间,防止第一车架5与地面直接接触,损坏车架。其中,支撑脚10可为2个、3个设置多个,在此不一一赘述。为了防止车架在运输晃动,在第一横杆11的两侧设置两个限位突起12,对车架前段进行定位;且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前端托架1放置于第一车架5的车架纵梁前段的下方,则限位突起12之间距离需设置为等于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架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竖直支撑第一车架的第一托架;以及 设置于所述第一车架上,用于支撑第二车架的第二托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竖直支撑第一车架的第一托架;以及 
设置于所述第一车架上,用于支撑第二车架的第二托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架包括支撑定位第一车架前段的第一前端托架,以及支撑所述第一车架后段的第一后端托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端托架包括: 
与地面垂直设置的两个支撑脚;以及 
连接所述两个支撑脚的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两个支撑脚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横杆两侧设置两个限位突起,所述两个限位突起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车架的车架纵梁前段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端托架包括: 
与地面水平设置的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表面均为平面,所述第一车架的后螺旋簧支座放置于所述第二横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架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架包括定位所述第一车架和所述第二车架的下控制臂前横梁和下控制臂后横梁的第二前端托架和定位所述第一车架和所述第二车架的车架后段第二后端托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端托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红来灿军王习文贾银宝董宝明王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海纳川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