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筒握持结构及具有该轴筒握持结构的笔具和涂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915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提高凝胶状物质与芯轴之间的密着性来提高轴筒部分的美观,并且,即使在芯轴为金属制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握持件颜色的模糊。在内装有涂物的轴筒的把持部处设置的轴筒的握持结构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覆盖体,设置在内侧收纳涂物的芯轴的外侧,并直接覆盖该芯轴;外覆盖体,覆盖所述内覆盖体的外侧;可保持自身形状的凝胶状物质,被填充在所述内覆盖体和外覆盖体之间;并且,所述内覆盖体,由与所述芯轴的材质相比、与所述凝胶状物质的亲和性更高的材质形成。芯轴为金属制,并且所述内覆盖体由光线非透过性的材质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笔具或涂具中采用的握持(グリツプ)结构以及具有如此握持结构的笔具或涂具。
技术介绍
如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专利技术所示,在笔具或涂具中,通过将具有流动性的液状物质封入到握持部分中,而实现把持感的提高。在该专利技术中,在轴主体部和外覆盖体之间的空间内,封入具有流动性的液状物质。这样,在把持握持部分时,具有流动性的液状物质由于其流动性而从手指施压的部分离开,在外覆盖体和轴主体部之间液状物质消失,从而产生以下问题,即手指接触到轴筒的金属制的轴部分而感到不舒服等、不能发挥把持感的提高。对此,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技术,即在笔具或涂具的轴筒的握持部分使用能够保持自身形状的凝胶。由此,虽然凝胶状物质与手指接触的部分产生变形,但不会从芯轴部分离开,不会损害凝胶状物质的缓冲效果。专利文献1 日本特许第3024731号公告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4-291612号公告在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专利技术中,虽然可保持自身形状的凝胶状物质和芯轴紧贴,但并不是粘结甚至固定,因此在受外力而变形时,凝胶状物质及外覆盖体会从芯轴表面剥离而混入气泡。在使凝胶状物质形成为光线透过性的情况下,从外部能够看到这样的气泡,气泡部分和紧贴部分呈现斑驳,因此在外观上不美观。而且存在以下问题,在芯轴是不锈钢管或黄铜管这样的金属制的情况下,由于透过外覆盖体或凝胶状物质能够稍微看到芯轴的颜色,所以握持件呈现出模糊的颜色。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1个课题在于,通过提高凝胶状物质和芯轴的密着性来提高轴筒部分的美观。而且,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第1个课题的基础上,追加的第2个课题在于,即使芯轴为金属制时,也能够防止握持件颜色的模糊。并且,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第2个课题的基础上,追加的第3个课题在于,提高改善握持件颜色模糊的效果。而且,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第2个课题的基础上,追加的第4个课题在于,在抑制握持件颜色模糊的同时扩展颜色的变化。而且,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第1个课题的基础上,追加的第5个课题在于,扩展握持部分的显示形态的变化。并且,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第1、第2、第3、第4或第5个课题的基础上,追加的第6个课题在于,提高笔具的组装性。而且,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第1、第2、第3、第4、第5或第6个课题的基础上,追加的第7个课题在于,提高成形性。并且,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第1、第2、第3、第4、第5、第6或第7个课题的基础上,追加的第8个课题在于,使握持结构的制造变得容易。(1)第1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第1个课题,本专利技术中的第1专利技术为内装有涂物的轴筒11的握持结构20,该握持结构20设置在轴筒11的把持部17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覆盖体21,设置在内侧收纳涂物的芯轴13的外侧,并直接覆盖该芯轴13;外覆盖体23,覆盖所述内覆盖体21的外侧;以及可保持自身形状的凝胶状物质25,被填充在所述内覆盖体21和外覆盖体23之间;并且,所述内覆盖体21,由与所述芯轴13的材质相比、与所述凝胶状物质25的亲和性更高的材质形成。在此,所谓“涂物”是指被涂在要涂面上的物质,具体是指,笔具10所使用的墨水、芯,绘画用具等以及涂具所使用的化妆品、修正液、粘结剂、药剂等。另外,在此所谓的笔具10根据所使用的涂物,可以是圆珠笔、自动铅笔、尖头万能笔、签字笔等各种各样形态的笔。而且,所谓“轴筒11”是指笔具10或涂具的内装有如上所述的涂物的结构部分。在此,作为轴筒11内装有涂物的形态,可能有以下情况,即轴筒11自身直接收纳涂物的情况、和收纳装有涂物的替换芯(refill)或笔芯(cartridge)的情况。所谓“把持部17”是指在轴筒11中用手指直接把持的部分。所谓“芯轴13”是指在其内侧收纳涂物的结构。在此,作为芯轴13收纳有涂物的形态,可能有以下情况,即芯轴13自身直接收纳涂物的情况、和收纳装有涂物的替换芯或笔芯的情况。其中,在前者的情况下,“轴筒11”和“芯轴13”一致。所谓“内覆盖体21”是指直接覆盖芯轴13外侧表面的结构。所谓“外覆盖体23”是指以规定的间隔覆盖内覆盖体21的外侧的结构。所谓“凝胶状物质25”是指填充在内覆盖体21和外覆盖体23之间的物质,通过化学上的或物理上的高分子间的交联作用,聚合物在含有液体的状态下取得立体网目状结构,并且凝胶状物质25本身形成为能够保持自身形状。在此,所谓“能够保持自身形状”是指,不具有流动性的粘弹性体受按压力那样的外力容易变形,但去除该外力则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另外在此,所谓“交联”是指通过在溶胶状物质的分子间使某种化学力起作用,而使流动性降低。这种产生所述化学力的条件根据作为原料的溶胶状物质的种类而不同。例如,在通过加热到规定温度来促进溶胶状物质的交联化的情况下,加热到这样的温度即成为条件。而且,特别在通过不进行任何处理而将其放置规定时间以上来进行交联化的情况下,放置这样长的时间即成为条件。通过将这样能够保持自身形状凝胶状物质25设置在笔具10或涂具的把持部17处,从而可以以低硬度成型,并且,在把持把持部17时,由于所述凝胶状物质25容易变形,所以能够通过增加手指与握持部的接触面积来适度地分散把持压,可以提供提高把持感以及在长时间使用时减少疲劳的效果。而且,与在笔具10或涂具的把持部17处使用具有流动性的液状物质的情况相比,能够保持自身形状的凝胶状物质25具有在把持时变形但不流动的特性。因此,把持的手指通过外覆盖体23而不与芯轴13直接接触,从而常态下(常时)能够感觉到凝胶状物质25的舒适的触感,即使有把持力强弱的个人差异,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把持感以及在长时间使用时减少疲劳的效果。而且,由于所述凝胶状物质25能够保持自身形状,所以即使在使用中损伤了外覆盖体23,凝胶状物质25也不会漏出。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内覆盖体21由与芯轴13的材质相比、与凝胶状物质25的亲和性更高的材质形成。这里所说的亲和性是指,例如,在凝胶状物质25为含有硅的结构的情况下,内覆盖体21由聚硅氧烷形成,这样的化学结构共通的情况。由此,在受外力而变形时,凝胶状物质25难以从芯轴13的表面剥离,从而减少了气泡的混入。而且,在凝胶状物质25形成为光线透过性时,也能消除由于这样的气泡引起的不美观的情况。而且,一种在把持部17处具有上述握持结构20的笔具10或涂具,其特征在于,将轴筒11的握持结构20设置在轴筒11的把持部17处,该握持结构20包括内覆盖体21,设置在内侧收纳有涂物的芯轴13的外侧,并直接覆盖该芯轴13;外覆盖体23,覆盖所述内覆盖体21的外侧;以及可保持自身形状的凝胶状物质25,被填充在所述内覆盖体21和外覆盖体23之间;并且,所述内覆盖体21,由与所述芯轴13的材质相比、与所述凝胶状物质25的亲和性更高的材质形成。在上述笔具10或涂具中,不仅能够提供由上述凝胶状物质25产生的把持感的提高以及在长时间使用中降低疲劳的效果,而且也能够使伴随因凝胶状物质25的变形而与芯轴13表面剥离所产生的气泡的混入得以减少。(2)第2专利技术鉴于所述的第2个课题,涉及本专利技术中第2专利技术的轴筒11的握持结构20,在所述第1专利技术的特征的基础上,追加的特征在于,所述芯轴13为金属制,并且所述内覆盖体21由光线非透过性的材质形成。即,在芯轴13材质为不锈钢或黄铜这样的金属制的情况下,由于透过能够保持自身形状的凝胶状物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筒的握持结构,是设置在内装有涂物的轴筒的把持部处的轴筒的握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覆盖体,设置在内侧收纳涂物的芯轴的外侧,并直接覆盖该芯轴,外覆盖体,覆盖所述内覆盖体的外侧,可保持自身形状的凝胶状物质,被填 充在所述内覆盖体和外覆盖体之间;并且,所述内覆盖体,由与所述芯轴的材质相比、与所述凝胶状物质的亲和性更高的材质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山协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