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勇专利>正文

一体式病理组织包埋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8894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病理组织包埋盒。包括由盒体及盒盖组成的组织盒,盒盖上带有孔,盒盖面向盒体一侧还附有带有孔隙的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是病理组织在经过脱水、透明、浸蜡等过程后,不必从组织包埋盒内取出组织另行包埋,可直接通过盒盖凹形槽向盒体内注入溶解的蜡液,待蜡液凝固后去掉盒体,即可进行切片。另外,在包埋时将组织放在盒体中央,盒盖上的固定装置对组织具有固定作用,可防止组织丢失或移动位置,并且适用于大小不同的组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杜绝了发生组织包埋面放置失误的可能,并且极大简化了病理工作程序,还克服了目前包埋盒具有的蜡块难以取出、需要修整蜡块等缺点,从而减轻了临床病理工作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作病理切片的一体式病理组织包埋盒
技术介绍
制作病理切片通常是将病变组织包埋在石蜡块里,然后用切片机切成薄片,经过染色后,再根据显微镜观察结果作出病理诊断,该工作通常由病理医生及技术员共同完成。组织包埋是病理切片制作中的重要操作步骤。在包埋之前,组织需要先进行取材、脱水、透明、浸蜡等处理。通常由病理医生负责取材,即将取好的病理组织按一定的组织方向放入塑料组织包埋盒内,包埋盒内的组织经过脱水、透明、浸蜡等过程处理后,再由病理技术员将组织从组织包埋盒中取出,放入另一不锈钢包埋器具中,再倒入熔解的蜡液,盖上原有的组织包埋盒,待蜡液凝固后组织与组织包埋盒牢固融合在一起,即可取出进行切片。但是,临床上使用的这种组织包埋处理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组织处理是由不同的人员进行操作,容易发生操作错误,比如在工作人员处理时发生包埋盒内的组织正反面或纵横方向放置错误等,均会影响切片质量和病理诊断;2)包埋盒内组织未固定,在脱水、透明、浸蜡等处理过程中易发生组织移动、翻转甚至折叠,从而影响处理效果;3)蜡液凝固后,难以取出包埋组织的蜡块,并且蜡块边缘不整齐,需要修整后才能进行切片,不仅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工作负担,还会因为修片造成组织病理部位的不完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会因为组织处理或工作人员处理导致组织正反面或纵横方向放置错误的一体式病理组织包埋盒。本技术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包埋组织的蜡块取出方便,且边缘整齐,即使修整后也不会破坏组织病理部位的完整性。<br>一体式病理组织包埋盒,包括由盒体及盒盖组成的组织盒,其特征在于,盒盖上带有孔,盒盖面向盒体一侧还附有带有孔隙的固定装置。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盒体为凹形,凹形部位与固定装置形状相同,可对应容纳固定装置;所述凹形部位的底部为圆角过渡,凹形部位的底部进行倒圆角处理,便于成型后的蜡块取出;所述的固定装置为弹性体;所述的弹性体为海绵;盒体底部有凸起;盒体底部有至少一个孔;盒体底部的孔数少于盒盖上的孔数;还有与盒体外形匹配的托盘;盒盖上有标签区;所述盒盖背向盒体一侧有凹形槽;所述盒体的开口一端还有拉柄,便于注蜡后盒体与盒盖的打开;盒盖和盒体之间有相互吻合的锁扣,使得两者组合后能够互相锁紧。本技术的特点是病理组织在经过脱水、透明、浸蜡等过程后,不用从盒内取出组织另行包埋,可直接从盒盖凹形槽处向盒体内倒入溶解的蜡液,待蜡液凝固后,组织与组织包埋盒的盒盖即可牢固融合在一起,去掉盒体后即可进行切片,不仅杜绝了发生组织包埋面放置失误的可能,而且可以极大简化病理工作程序,并且还克服了目前包埋盒具有的蜡块难以取出、需要修整蜡块等缺点,从而减轻了临床病理工作负荷。附图说明图1为对比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对比例组合后A-A’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组合后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比例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对比例常规组织包埋盒由处理盒和包埋器具3’组成,处理盒的盒体1’和盒盖2’均遍布小孔,病理医生将取好的病理组织5放入处理盒体中,盖上盒盖,将处理盒直接经过脱水、透明、浸蜡等过程处理,再由病理技术员将处理盒内的组织5取出,放入不锈钢包埋器具3’中,再倒入熔解的蜡液4,盖上处理盒的盒体2’,待蜡液4凝固后组织5与处理盒的盒体2’即可牢固融合在一起。但是,使用这种组织包埋处理方式存在一些问题:1)组织处理是由不同的人员进行操作,容易发生操作错误,比如在工作人员处理时发生包埋盒内的组织正反面或纵横方向放置错误等,均会影响切片质量和病理诊断;2)将处理盒直接经过脱水、透明、浸蜡等过程处理时,由于处理盒内的组织样品未被固定,因而在处理过程中易发生移动、翻转甚至折叠,影响处理效果;3)由于不锈钢包埋器具没有排气孔,使得蜡块中存在较多气孔,影响组织的包埋效果和切片质量;4)蜡液凝固后,难以取出包埋组织的蜡块,并且取出后的蜡块边缘不整齐,需要修整后才能进行切片,不仅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工作负担,还会因为修片造成组织病理部位的不完整。实施例一体式病理组织包埋盒,包括由盒体1及盒盖2组成的组织盒,盒盖2上带有孔,盒盖2背向盒体一侧有凹形槽11,盒盖2面向盒体一侧还附有带有孔隙的固定装置6,盒体1为凹形,凹形部位与固定装置6形状相同,凹形部位可对应容纳固定装置6,凹形部位的深度略小于固定装置6的高度,使得盒体1和盒盖2组合后固定装置6对凹形部位有一定作用力,可以固定组织5不能移动;固定装置6为海绵弹性体;盒体1底部有凸起7;盒体1底部有至少一个孔9;还有与盒体1外形匹配的托盘3,盒盖2上有标签区8,盒体1上还有拉柄10。本技术的使用过程:病理医生将取好的病理组织放入组织包埋盒体内,盖上盒盖,组织通过海绵弹性体固定在盒体的凹形部位,盒盖2和盒体1之间有相互吻合的锁扣,使得两者组合后能够互相锁紧;在盒盖2标签区8注明病理组织的部位、患者姓名、组织编号等信息;然后将组织包埋盒直接经过脱水、透明、浸蜡等过程处理,处理液通过盒盖及盒体的开孔和海绵弹性体的孔隙进入并处理病理组织样本,处理结束后再由病理技术员将熔解的蜡液从盒盖凹形槽注入,蜡液通过盒盖的开孔和海绵弹性体的孔隙中进入组织包埋盒内,由于盒体底部有凸起,蜡液可以浸入病理组织和盒体底部中间,蜡液覆盖病理组织后可将盒体底部的空气通过盒体底部的开孔9中赶走,使得蜡液能够充分渗入组织包埋盒内并完全包裹病理组织,凝固后的的蜡块中没有气孔;灌蜡前在盒体外部放置与盒体外形匹配的托盘,防止蜡液通过盒体底部的开孔中流出。待蜡液凝固后组织与组织包埋盒的盒盖即可牢固融合在一起,由于盒体底部的凸起使得蜡块与盒体接触面积减小、盒体凹形部位的底部进行倒圆角处理以及盒体上设置的拉柄均使得盒体内的蜡块更容易取出。本技术的特点是病理组织在经过脱水、透明、浸蜡等过程后,不必从组织包埋盒内取出组织另行包埋,可直接通过盒盖凹形槽向盒体内注入溶解的蜡液,待蜡液凝固后去掉盒体,即可进行切片。另外,在包埋时将组织放在盒体中央,盖上盒盖后海绵弹性体具有固定组织的作用,可适用于大小不同的组织,并且可防止组织丢失或移动位置。本技术不仅杜绝了发生组织包埋面放置失误的可能,并且极大简化了病理工作程序,还克服了目前包埋盒具有的蜡块难以取出、需要修整蜡块等缺点,从而减轻了临床病理工作负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体式病理组织包埋盒,包括由盒体及带有孔的盒盖组成的组织盒,其特征在于,盒盖背向盒体一侧有凹形槽,盒盖面向盒体一侧还附有带有孔隙的固定装置,盒体底部有凸起和至少一个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病理组织包埋盒,包括由盒体及带有孔的盒盖组成的组织盒,其特征在于,盒盖背向盒体一侧有凹形槽,盒盖面向盒体一侧还附有带有孔隙的固定装置,盒体底部有凸起和至少一个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病理组织包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为凹形,凹形部位与固定装置形状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式病理组织包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和盒体之间有相互吻合的锁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杨海玉
申请(专利权)人:刘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