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模具的潜伏式进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87707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胶模具的潜伏式进胶装置,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和进胶口,所述主流道入口端连接塑胶熔化装置的出口,其出口端与所述分流道入口连通,所述进胶口设置于所述分流道的出口处,且与塑胶模具的型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口与模芯之间设有一个开孔,所述开孔处活动安装有S形状的浇口镶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突破了潜伏式浇口在薄壁塑料产品生产中的应用,尤其是1.5mmm以下薄壁产品利用潜伏式浇口完成模具设计的方案的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预防浇口残留、无需后道工序和人工来去除浇口残留问题,减少了加工工序、提升薄壁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塑胶模具的潜伏式进胶装置,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和进胶口,所述主流道入口端连接塑胶熔化装置的出口,其出口端与所述分流道入口连通,所述进胶口设置于所述分流道的出口处,且与塑胶模具的型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口与模芯之间设有一个开孔,所述开孔处活动安装有S形状的浇口镶件。本技术突破了潜伏式浇口在薄壁塑料产品生产中的应用,尤其是1.5mmm以下薄壁产品利用潜伏式浇口完成模具设计的方案的设计。本技术可预防浇口残留、无需后道工序和人工来去除浇口残留问题,减少了加工工序、提升薄壁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专利说明】一种塑胶模具的潜伏式进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胶模具,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塑胶模具的潜伏式进胶装 置。
技术介绍
目前潜伏式浇口在塑胶模具设计时应用比较广泛,一般采用潜伏式浇口设计方案 的产品,都是一些产品胶位较厚且外观品质要求低的一些产品,浇口位置一般设计在产品 的内侧面,此设计方法最大亮点在于成型后不需要人工去除浇口,而对于胶位较薄外观品 质要求高的产品,在浇口设计方案上只能采用在侧面直进胶的方式,但需要增加后道工序 和人工来去除浇口残留问题,所以对于1. 5mm以下薄壁产品想利用潜伏式浇口完成模具设 计的方案急需寻找突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预防浇口 残留、减少加工工序、提升薄壁产品质量的塑胶模具的潜伏式进胶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塑胶模具的潜伏式进胶装置,包括 主流道、分流道和进胶口,所述主流道入口端连接塑胶熔化装置的出口,其出口端与所述分 流道入口连通,所述进胶口设置于所述分流道的出口处,且与塑胶模具的型腔连通,其特征 在于:所述进胶口与模具模芯之间设有一个开孔,所述开孔处活动安装有浇口镶件,所述浇 口镶件为S形状,宽度大于所述进胶口宽度。 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的,所述开孔为方形开孔。 进一步的,所述浇口镶件为柱状铁件,所述浇口镶件镶嵌在模芯浇口处的所述方 形孔内,作用是通过底部的高度来控制进胶口在产品侧面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主流道为横截面为圆Z字形的管道,所述分流道为横截面为圆弧 形的管道。这种设计更方便于液态塑胶的流速。 进一步的,所述主流道的直径为3. 00mm。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道的直径为2. 00mm。 进一步的,所述进胶口为长方形鹅头式结构,长为1. 18mm,宽为0. 23mm。 进一步的,所述浇口镶件长度为37. 33mm,宽度为3. 58mm,高为5. 55mm。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突破了潜伏式浇口在薄壁塑料产品生产中 的应用,尤其是1. 5mmm以下薄壁产品利用潜伏式浇口完成模具设计的方案的设计。本实用 新型可预防浇口残留、无需后道工序和人工来去除浇口残留问题,减少了加工工序、提升薄 壁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所述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进胶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塑胶模具的潜伏式进胶装置,如图1至3所示:包括主流道 1、分流道3和进胶口 4,主流道1入口端连接塑胶熔化装置的出口,其出口端与分流道3入 口连通,进胶口 4设置于分流道3的出口处,且与塑胶模具的型腔连通,在产品的浇口和分 流道设计处线割一个方形开孔,并在方形开孔处镶嵌一个S形状的铁质浇口镶件2。 主流道1为横截面为圆Z字形的管道,分流道3为横截面为香蕉形状的弧形结构。 这种设计更方便于液态塑胶的流速。主流道1的直径为3. 00mm。分流道3的直径为2. 00mm。 进胶口 4为长方形结构,长为1.18mm,宽为0.23mm。浇口镶件2长度为37. 33mm,宽度为 3. 58mm,高为 5. 55mm〇 主流通道1作用是融化的塑胶进入模具型腔的主要通道;分流道3是主流道1的 分支,作用是塑胶分开进入多个模具型腔的通道;进胶口 4的作用是塑胶充填满模具型腔 固化后最终和产品分离的位置。 本技术的操作方式为: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铁件2的高度,从而控制浇口在产 品侧壁上的高度位置。操作起来非常方便。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 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塑胶模具的潜伏式进胶装置,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和进胶口,所述主流道入口 端连接塑胶熔化装置的出口,其出口端与所述分流道入口连通,所述进胶口设置于所述分 流道的出口处,且与塑胶模具的型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口与模具模芯之间设有一 个开孔,所述开孔处活动安装有浇口镶件,所述浇口镶件为S形状,宽度大于所述进胶口宽 度。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模具的潜伏式进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为方形 开孔。3. 根据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胶模具的潜伏式进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镶 件镶嵌在模芯浇口处的所述方形孔内。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模具的潜伏式进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为横 截面为圆Z字形的管道,所述分流道为横截面为圆弧形的管道。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模具的潜伏式进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的直 径为 3. 00mm。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模具的潜伏式进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道的直 径为 2. 00mm。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模具的潜伏式进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口为长 方形结构,长为1. 18mm,宽为0· 23mm。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模具的潜伏式进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镶件长 度为37. 33mm,宽度为3. 58mm,高度为5. 55mm。【文档编号】B29C45/27GK203901647SQ201420216889【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9日 【专利技术者】徐国忠, 李 根, 张亚文, 朱俊生, 王彦岭, 雷蕾, 时胜全 申请人:南京华格电汽塑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胶模具的潜伏式进胶装置,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和进胶口,所述主流道入口端连接塑胶熔化装置的出口,其出口端与所述分流道入口连通,所述进胶口设置于所述分流道的出口处,且与塑胶模具的型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口与模具模芯之间设有一个开孔,所述开孔处活动安装有浇口镶件,所述浇口镶件为S形状,宽度大于所述进胶口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忠李根张亚文朱俊生王彦岭雷蕾时胜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格电汽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