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针的安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8617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注射针的安全保护装置。该装置护套的一端开口,所述护套后端壁上或壁底设置一对卡勾,针座和护套上相对设置一对卡合的卡扣,所述针座与护套连接处设置一带限位功能的弹性定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的弹性定位部的设置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卡位,进一步保证了安全,也使得医务人员在面临处理大规模废弃针头时提高操作效率,护墙设置在卡扣的外侧,可以在废弃时作为限位器方便卡扣入位,也可以保护卡扣防止其因外力松动,倒钩状凸起可将针管牢牢的压缩限制在安全护套中,这种限位同样起到更进一步的安全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射针的安全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注射针的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据有关统计数据,我国是注射、输液、采血最为普遍的国家。医院及各医疗机构每年都有大量使用过的注射针被废弃。为了避免环境污染及废物二次利用,需要由专业机构将使用过的注射针回收处理。为了防止在回收过程中意外伤害或二次感染到相关人员,卫生部门亟需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注射针保护装置。目前,人们建议使用一种使用后针头能缩回药液腔体内的注射器,但是此类注射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专利201310213076.8公开了一种安全保护套,该保护套用于收纳针头,由连接座和侧开保护套构成,侧开保护套和连接座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连接座和容置腔中设立直立的倒勾板,连接座及针管容置腔相对的侧壁与连接座之间设有卡扣机构。这种安全保护套起到了一定的安全保护作用,其缺点是,铰接的方式不容易定位,医务人员在进行套针操作时,常常由于定位不准而产生二次操作,且容易扎手,倒勾板固定针头的结构不稳固,针头容易从倒勾板的侧部滑脱,该专利的卡槽设置在连接座上,卡钩设置在侧开保护套的内壁上,这样的结构设置容易滑脱,不稳固。专利201110270127.1公开了一种针头保护装置和安全针组件,结构非常复杂,不容易制备,其护套和连接座之间也是在用铰接的方式,设置两个卡持部进行针头的定位固定,这种结构在操作人员操作时,也不容易定位,引发操作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针的安全保护装置,解决目前的安全针头的保护装置的连接座与侧开保护套难以定位,卡扣之间连接不牢固,容易滑脱的问题。一种注射针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护套1和针座2,针座2连接于护套1的后端,护套1的一端开口,所述护套1后端壁上或壁底设置一对卡勾3,所述针座2与护套1连接处设置一带限位功能的弹性定位装置5。所述带限位功能的弹性定位装置5结构为:定位部51的两端设置第一弹性部511和第二弹性部512分别与护套1的一端和针座2的一端相连,定位部51的两侧针座2与护套1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三弹性部52和第四弹性部53。所述定位部51为呈35-90度角的两块矩形板54一体合成,矩形板54的边缘设有逐渐减薄的过渡部55,延伸至第一弹性部511或第二弹性部512。所述护套1的端部设有两片护墙6。所述护套1的前部设置一符合人体工程学手持的葫芦状凹陷7,所述葫芦状凹陷7设置于所述护套1的顶部。所述护套1前部的侧壁上设置向内的倒钩状凸起8。所述护套1的底部设有1-3个方形孔9。所述护套1的截面呈U形。针座2和护套1上相对设置一对卡合的卡扣4,所述卡扣4由卡托41,卡凸42和凸缘43组成,卡托41卡合在卡凸42的下部,卡托41上设有凸缘4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卡扣将护套和针座卡死,同时,注射针的翼片卡在卡勾之下,即使卡扣和护套松动,也可将针头锁定在护套腔内,弹性定位部的设置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卡位,当针体滑入护套后,注射针翼片定位于弹性定位装置的后腔内,其可以防止针体轻易地脱离护套,进一步保证了安全,也使得医务人员在面临处理大规模废弃针头时提高操作效率,护墙设置在卡扣的外侧,可以在废弃时作为限位器方便卡扣入位,也可以保护卡扣防止其因外力松动,倒钩状凸起可将针管牢牢的压缩限制在安全护套中,这种限位同样起到更进一步的安全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一次性使用安全针头的保护装置侧视图;图2为实施例2一次性使用安全针头的保护装置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次性使用安全针头的保护装置俯视图;图4为弹性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卡勾在护套上的位置示意图;图6为卡勾在护套上的另一位置示意图;图7为卡扣结构示意图;图8为翼片上的锁孔结构示意图;图9为卡勾上的锁钩与翼片上锁孔扣合示意图;图10为卡勾上的锁钩与翼片上锁孔扣合示意图;图中,1-护套,2-针座,3-卡勾,4-卡扣,41-卡托,42-卡凸,43-凸缘,5-弹性定位装置,51-定位部,511-第一弹性部,512-第二弹性部,52-第三弹性部,53-第四弹性部,54-矩形板,55过渡部,-6-护墙,7-葫芦状凹陷,8-倒钩状凸起,9-方形孔,10-翼片,11-锁钩,12-锁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注射针的安全保护装置,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护套1和针座2,针座2连接于护套1的后端,护套1的一端开口,所述护套1后端壁上设置一对卡勾3(如图5所示),所述针座2与护套1连接处设置一带限位功能的弹性定位装置5。如图5所示,卡勾3可以直接设置在护套1的相对的两侧壁上,注射针基部的翼片10采用指压的方式压入卡勾3的下部,相对两片翼片10的伸长长度大于卡勾3的外边缘边界处,足以将其卡住,防止其向上运动,注射针的翼片被夹在前部护套与后部折叠的针座之间;使用时,将针头原有护套拔掉并完成注射任务;使用完后,通过针座将针头推入护套内,针座与护套通过普通的卡扣锁死,针管定位于护套腔内,然后送入回收环节,这样在回收过程中可避免被扎伤,避免了感染。所述卡勾3有两种结构,单片型或者2片型。如图4所示,所述带限位功能的弹性定位装置5结构为:定位部51的两端设置第一弹性部511和第二弹性部512分别与护套1的一端和针座2的一端相连,定位部51的两侧针座2与护套1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三弹性部52和第四弹性部53。所述定位部51为呈35-90度角的两块矩形板54一体合成,矩形板54的边缘设有逐渐减薄的过渡部55,延伸至第一弹性部511或第二弹性部512。弹性定位部的设置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卡位,当针体滑入护套后,注射针翼片定位于弹性定位装置的后腔内,其可以防止针体轻易地脱离护套,进一步保证了安全,也使得医务人员在面临处理大规模废弃针头时提高操作效率,护墙设置在卡扣的外侧,可以在废弃时作为限位器方便卡扣入位,也可以保护卡扣防止其因外力松动,所述护套1的端部设有两片护墙6。两片护墙分别设置在两个卡扣的外侧;所述护墙可以在废弃时作为限位器方便卡扣入位,也可以保护卡扣防止其因外力松动,从导致被污染的针头意外脱落。所述护套1的前部设置一符合人体工程学手持的葫芦状凹陷7,所述葫芦状凹陷7设置于所述护套1的顶部。葫芦状凹陷的作用是便于医务人员手持,防止操作时护套从手中滑落。所述护套1前部的侧壁上设置向内的倒钩状凸起8。此凸起可将针管牢牢的压缩限制在安全护套中,这种限位同样起到更进一步的安全作用。所述护套1的底部设有3个方形孔9。方形孔的作用是为了使废弃的护套内不容留废弃液体,保护环境。所述护套1的截面呈U形。U形的护套可以将针卡在其内腔中,并且节约材料的使用,节约成本。实施例2一种注射针的安全保护装置,如图2和3所示,包括护套1和针座2,针座2连接于护套1的后端,护套1的一端开口,所述护套1后端壁上或壁底设置一对卡勾3(如图6所示),针座2和护套1上相对设置一对卡合的卡扣4,所述针座2与护套1连接处设置一带限位功能的弹性定位装置5。如图6所示,卡勾3设置在护套1的底壁上,注射针基部的翼片10采用指压的方式压入卡勾3的下部,相对两片翼片10的伸长长度大于卡勾3的外边缘边界处,足以将其卡住,防止其向上运动,注射针的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注射针的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射针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护套(1)和针座(2),针座(2)连接于护套(1)的后端,其特征在于,护套(1)的一端开口,所述护套(1)后端壁上或壁底设置一对卡勾(3),所述针座(2)与护套(1)连接处设置一带限位功能的弹性定位装置(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针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护套(1)和针座(2),针座(2)连接于护套(1)的后端,其特征在于,护套(1)的一端开口,所述护套(1)后端壁上或壁底设置一对卡勾(3),所述针座(2)与护套(1)连接处设置一带限位功能的弹性定位装置(5);所述带限位功能的弹性定位装置(5)结构为:定位部(51)的两端设置第一弹性部(511)和第二弹性部(512)分别与护套(1)的一端和针座(2)的一端相连,定位部(51)的两侧针座(2)与护套(1)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三弹性部(52)和第四弹性部(53);所述定位部(51)为呈35-90度角的两块矩形板(54)一体合成,矩形板(54)的边缘设有逐渐减薄的过渡部(55),延伸至第一弹性部(511)或第二弹性部(512);所述护套(1)的前部设置一符合人体工程学手持的葫芦状凹陷(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