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送辊辊缝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86047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4:57
一种夹送辊辊缝的控制方法,包括:(1)划分带钢厚度等级和材料含硅量等级;(2)采集带钢材料特性数据;(3)分别建立低牌号、中牌号、高牌号材料含硅量数据统计表,得到与带钢厚度等级、材料含硅量等级对应的上下夹送辊辊缝间距的历史实绩值和历史设定值;(4)带钢进入机组,根据带钢厚度等级,确定带钢厚度设定值T;(5)根据材料含硅量等级数据统计表,确定本次带钢的间距控制系数K;(6)计算上下夹送辊辊缝间距最终设定值G,G=T*K,G为夹送辊辊缝间距最终设定值,T为带钢厚度设定值。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精度控制准确,扩展性、适应性强,使得钢带带头可正常夹送穿带,避免缺陷产生,带钢成材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包括:(1)划分带钢厚度等级和材料含硅量等级;(2)采集带钢材料特性数据;(3)分别建立低牌号、中牌号、高牌号材料含硅量数据统计表,得到与带钢厚度等级、材料含硅量等级对应的上下夹送辊辊缝间距的历史实绩值和历史设定值;(4)带钢进入机组,根据带钢厚度等级,确定带钢厚度设定值T;(5)根据材料含硅量等级数据统计表,确定本次带钢的间距控制系数K;(6)计算上下夹送辊辊缝间距最终设定值G,G=T*K,G为夹送辊辊缝间距最终设定值,T为带钢厚度设定值。根据本专利技术,精度控制准确,扩展性、适应性强,使得钢带带头可正常夹送穿带,避免缺陷产生,带钢成材率高。【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送辊辊缝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电工钢产品的精整 机组中与圆盘剪配合使用的夹送辊辊缝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精整机组的圆盘剪是确保带钢边部剪切整齐的重要设备,而圆盘剪之后与其相配 合的夹送辊是决定圆盘剪是否能够顺利开始剪切的关键设备之一。 图1是圆盘剪剪切带钢边部的示意图。为了能够保证圆盘剪能够平稳顺利地开始 对带钢进行剪切,一般要在圆盘剪后安置一个夹送辊,夹住带钢头部平稳送至卷取机或张 紧/制动装置中并建立一定的张力。夹送辊夹送带钢的力度不能太大,太大就会拉住带钢 在圆盘剪中进行窜动,这样会导致带钢表面的涂层或者赃物留在上下夹送辊辊缝的端面形 成结瘤并导致后续生产中过程中在带钢上面产生压印,但是夹送力度又不能太小,太小则 会在夹送辊辊缝中打滑。只要辊缝设定不合理,就会导致带钢头部较多缺陷产生,严重影响 成材率。 夹送辊的夹送力度与夹送辊辊缝、带钢厚度、带钢含硅量密切相关,这一方面是用 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冷轧工艺提高成材率的要求,因此如何能够迅速有效 地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调节夹送辊辊缝至最合适的位置,使带钢能够顺利地开始进行剪切, 这是一个在业内普遍受到关注和需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现有做法是根据带钢厚度等级,现场得到一个经验值,通过调整上下夹送辊辊缝 间距来控制夹送辊辊缝,如图2所示。此时,每次带钢厚度等级进行切换的时候,是手工使 用扳手调节螺母高度到相应的位置。表1是现有的夹送辊辊缝调节设定值表。 表1 :夹送辊辊缝调节设定值 带钢厚度(ππη) 上下辕辕缝间距设定值(mm) 0. 10 ^ Η < 0. 18 0. 05 0. 18 ^ Η < 0. 30 07? 0. 30 彡 Η < 0. 45 0. 25 0. 45 彡 Η < 0. 55 0. 40 0. 55 ^ Η < 0. 70 0. 55 现有控制方法存在两个关键的缺陷是:一是精度控制不准:主要表现在设定夹送 辊辊缝无规律可查,是一种经验值,操作员时常手动调整夹送辊辊缝设定值。二是扩展性不 强,适应性差:主要表现在夹送辊辊缝设定值根据带钢厚度规格确定上,当带钢材料特性变 化时,尤其是对于电工钢产品来说,含硅量从0. 10%到3. 5%波动,不同含硅量的材料强度和 表面特性差别非常的大,如果仍是使用同规格厚度相对应的夹送辊辊缝设定值,就会导致 带头无法正常夹送穿带带头较多缺陷产生,带钢成材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控制方法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夹送辊辊缝控制方法, 所述夹送辊辊缝控制方法特别用于生产电工钢产品的精整机组中与圆盘剪配合使用的夹 送辊辊缝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专利技术,使用一台间隙调节用的步进马达来控制上下夹送辊辊缝之间的间 隙,根据经验值和不同带钢厚度及材料特性,决定夹送辊辊缝设定值的精准度及自动适应 不同材料特性的带钢生产,通过调整夹送辊辊缝设定值精度达到最佳和最准,以提高带钢 头部夹送的稳定性,确保带钢质量并保证生产线持续稳定生产。 根据本专利技术,精度控制准确,扩展性、适应性强,当带钢,特别是电工钢带钢厚度、 材料特性变化时,例如,含硅量从〇. 10%到3. 5%波动,不同含硅量的材料强度和表面特性差 别非常大时针对不同规格厚度设定相对应的夹送辊辊缝设定值,使得钢带带头可正常夹送 穿带避免缺陷产生,带钢成材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划分带钢厚度等级和材料含硅量等级,所述带钢厚度等级为5个,材料含硅量 等级为低牌号、中牌号、高牌号3个等级; (2)采集带钢材料特性数据;所述带钢材料特性数据包括:带钢厚度及带钢厚度 等级、材料含硅量、上下夹送辊辊缝间距的历史实绩值、上下夹送辊辊缝间距的历史设定 值; (3)根据带钢厚度等级、材料含硅量,分别建立低牌号、中牌号、高牌号材料含硅量 数据统计表,分别得到与带钢厚度等级、材料含硅量等级对应的上下夹送辊辊缝间距的历 史实绩值和历史设定值; (4)带钢进入机组,准备生产,根据带钢厚度等级,确定带钢厚度设定值T ; (5)根据材料含硅量等级数据统计表,确定读取上下夹送辊辊缝间距的适应本次 带钢的间距控制系数K; (6)根据已经确定的带钢厚度设定值和上下夹送辊辊缝间距的适应本次带钢的间 距控制系数K,计算上下夹送辊辊缝间距最终设定值G, G=T*K, G为夹送辊辊缝间距最终设定值, T为带钢厚度设定值。 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之后,根 据所述数据统计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确定上下夹送辊辊缝间距的各历史间距控制系 数K,, 在步骤(5)根据材料含硅量等级表,及根据各历史间距控制系数K',确定读取上 下夹送辊辊缝间距的适应本次带钢的间距控制系数K。 在步骤(3)之后,根据所述数据统计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过程如图4。 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带钢厚度等级及其 厚度设定值T取值如下: 带钢厚度H (mm) 带钢厚度等级 带钢厚度设定值T (nun) 0. 10 ^ Η < 0. 18~? 0. 15-0. 19 0. 18 ^ Η < 0. 30~ 2 0. 20-0. 34 0. 30 ^ Η < 0. 45~ 3 0. 35-0. 45 0. 45 ^ Η < 0. 55~ 4 0· 50-0· 60 0. 55 ^ Η < 0. 70~ 5 0. 65-0. 75 。 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材料含硅量等级设 定如下: 材料含硅量(质量%) |材料含硅量等级 0.1 <Ρ< 1.2 低牌号 1.2彡Ρ< 2.2 中牌号 2. 2 ^ Ρ < 3. 5 高牌号 。 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夹送辊 辊缝间距控制系数分别为:低牌号时候间距控制系数Κ为0. 69-0. 75,中牌号时候间距控制 系数Κ为0. 76-0. 83,高牌号时候间距控制系数Κ为0. 84-0. 90。 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确定 带钢厚度设定值Τ的取值:根据厚度等级表,查找实际生产的带钢厚度对应的带钢厚度设 定值。 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确定读取上下夹送 辊辊缝间距控制系数Κ取值:根据材料含硅量等级表,查找实际生产的带钢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送辊辊缝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划分带钢厚度等级和材料含硅量等级,所述带钢厚度等级为5个,材料含硅量等级为低牌号、中牌号、高牌号3个等级; (2)采集带钢材料特性数据;所述带钢材料特性数据包括:带钢厚度及带钢厚度等级、材料含硅量、上下夹送辊辊缝间距的历史实绩值、上下夹送辊辊缝间距的历史设定值; (3)根据带钢厚度等级、材料含硅量,分别建立低牌号、中牌号、高牌号材料含硅量数据统计表,分别得到与带钢厚度等级、材料含硅量等级对应的上下夹送辊辊缝间距的历史实绩值和历史设定值; (4)带钢进入机组,准备生产,根据带钢厚度等级,确定带钢厚度设定值T; (5)根据材料含硅量等级数据统计表,确定读取上下夹送辊辊缝间距的适应本次带钢的间距控制系数K; (6)根据已经确定的带钢厚度设定值和上下夹送辊辊缝间距的适应本次带钢的间距控制系数K,计算上下夹送辊辊缝间距最终设定值G, G=T*K, G为夹送辊辊缝间距最终设定值, T为带钢厚度设定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河山朱华杨光王维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