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型车辆的转向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4662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秧机型车辆的转向传动机构,变速器箱体上设有与齿轮腔不通的靴形腔,下端盖安装在变速器箱体并位于靴形腔底部,转向轴通过轴承分别支承在变速器箱体其靴形腔的上部和下端盖上,转向输出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变速器箱体其靴形腔下部和下端盖上并穿出下端盖,设置在转向输出轴上的扇形齿轮与转向轴上的驱动齿轮啮合,且扇形齿轮上设有挡块,转向离合操纵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变速器箱体其靴形腔下部和下端盖上并穿出下端盖,转向离合操纵轴上具有一侧开口的推板,推板上对称设置的推爪位于挡块的两侧,扇形齿轮转动时,挡块拨动推板和转向离合操纵轴沿转向离合操纵轴的转动中心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安装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插秧机型车辆的转向传动机构,变速器箱体上设有与齿轮腔不通的靴形腔,下端盖安装在变速器箱体并位于靴形腔底部,转向轴通过轴承分别支承在变速器箱体其靴形腔的上部和下端盖上,转向输出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变速器箱体其靴形腔下部和下端盖上并穿出下端盖,设置在转向输出轴上的扇形齿轮与转向轴上的驱动齿轮啮合,且扇形齿轮上设有挡块,转向离合操纵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变速器箱体其靴形腔下部和下端盖上并穿出下端盖,转向离合操纵轴上具有一侧开口的推板,推板上对称设置的推爪位于挡块的两侧,扇形齿轮转动时,挡块拨动推板和转向离合操纵轴沿转向离合操纵轴的转动中心转动。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安装维护。【专利说明】插秧机型车辆的转向传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秧机型车辆的转向传动机构,属于插秧机动力输出技术领 域。
技术介绍
对于机动插秧机分别将动力传递给插秧机构和送秧机构,在两大机构的相互配合 下,插秧机构的秧针插入秧块抓取秧苗,并将其取出下移,当移到设定的插秧深度时,由插 秧机构中的插植叉将秧苗从秧针上压下,完成一个插秧过程。同时,通过浮板和液压系统, 控制行走轮与机体的相对位置和浮板与秧针的相对位置,使得插秧深度基本一致。对于机 动插秧机由动力行走机构和插秧机构组成,发动机将动力传至插秧机型车辆变速器驱动行 走轮,而动力输出装置与插秧装置连接驱动插秧装置工作。 现有插秧机型车辆的转向传动机构与变速器为分体结构,转向传动机构安装在变 速箱体的外部,不仅结构松散,而且需要转向传动机构的壳体与变速器箱体需要分别进行 加工,因此制作成本高。再则,这种转向传动机构在安装维护时操作不便。插秧机型车辆在 转向时需要同时控制转向离合器动作,由于转向传动机构的转向输出轴与转向离合操纵轴 相距较远,因此还需要中间联动机构,不仅结构复杂,而且也减降了操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安装维护,能与变速箱体集为 一体的插秧机型车辆的转向传动机构。 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插秧机型车辆的转向传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器箱体和转向轴,所述的变速器箱体上设有与齿轮腔不通的靴形腔, 下端盖安装在变速器箱体并位于靴形腔底部,转向轴通过轴承分别支承在变速器箱体其靴 形腔的上部和下端盖上,转向输出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变速器箱体其靴形腔下部和下端盖上 并穿出下端盖,设置在转向输出轴上的扇形齿轮与转向轴上的驱动齿轮啮合,且扇形齿轮 上设有挡块,转向离合操纵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变速器箱体其靴形腔下部和下端盖上并穿出 下端盖,转向离合操纵轴上具有一侧开口的推板,推板上对称设置的推爪位于挡块的两侧, 扇形齿轮沿在转向输出轴的转动中心转动时,挡块拨动推板和转向离合操纵轴沿转向离合 操纵轴的转动中心转动。 本技术在变速器箱体上设有与齿轮腔不通的靴形腔,将转向传动机构在变速 器箱体的靴形腔内,不仅减少了壳体的数量,而大幅度降低制作加工成本,同时将转向传动 机构与变速器集成一体,结构紧凑,非常便于机型的布置。本技术变速器箱体在靴形腔 的底部安装有下端盖,转向输出轴和转向离合操纵轴分别安装在变速器箱体与下端盖上, 转向输出轴和转向离合操纵轴的装配方便,而且维护时打开下端盖即可进行操作。本实用 新型通过转动轴上的齿轮以驱动扇形齿轮往复运动,通过扇形齿轮带动转向输出轴进行转 动,而实现插秧机的转向控制,同时在扇形齿轮上转动过程中,通过挡块带动推板转动,即 而实现转向离合操纵轴转动,转向及转向离合联动操作机构简单,具有较好的操作性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技术转向传动机构安装在变速器箱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插秧机型车辆的转向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向结构示意图。 其中:1 一变速器箱体,1-1 一下端盖,1-2-左壳体,1-3-右壳体,2-转向输出轴, 3-转向离合操纵轴,4一操纵杠杆,5-转向臂,6-调节拉杆,7-轴承,8 -油封,9一转向 轴,10-扇形齿轮,11 一推板,11-1 一推爪,12-挡块,13-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3所示,本技术插秧机型车辆的转向传动机构,包括变速器箱体1和 转向轴。见图3所示,本技术变速器箱体1设有与齿轮腔不通的靴形腔,下端盖1-1安 装在变速器箱体1并位于靴形腔底部。见图1?3所示,本技术的变速箱体包括相连 接的左壳体1-2和右壳体1-3以形成不对称的变速箱体结构,靴形腔设置在左壳体1-2上, 故将变速器箱体1与转向壳体集为一体。 见图3所示,本技术转向轴9通过轴承7分别支承变速器箱体1其靴形腔的 上部和下端盖1-1上,本技术的转向轴9上部设有花键槽孔,方便安装方向盘。本实用 新型转向输出轴2通过轴承7支承在变速器箱体1其靴形腔下部和下端盖1-1上并穿出下 端盖1-1,设置在转向输出轴2上的扇形齿轮10与转向轴9上的驱动齿轮啮合,本技术 可将扇形齿轮10焊接在转向输出轴2上,或扇形齿轮10上的安装孔带有限位边的安装孔, 如多边形孔与转向输出轴2相配连接,使扇形齿轮10与转向输出轴2 -起沿转向输出轴的 转动中心转动。见图1?3所示,本技术转向输出轴2的外侧安装有转向臂5,通过转 向臂5带动转向传动机构使车辆转向。 见图3、4所示,本技术扇形齿轮10上设有挡块12,该挡块12为滚轮,扇形齿 轮10上安装有连接轴13,滚轮安装有连接轴13上,并通过紧固件锁紧,将滚轮安装在扇形 齿轮10,本技术的滚轮为滚动轴承,可提高其使用寿命。 见图3、4所示,本技术转向离合操纵轴3通过轴承7支承在变速器箱体1其 靴形腔下部和下端盖1-1上并穿出下端盖1-1,转向离合操纵轴3上具有一侧开口的推板 11,该推板11可焊接在转向离合操纵轴3上,或推板11上设有带限位边的安装孔并与转向 离合操纵轴3相配连接,使推板11与转向离合操纵轴3 -起转动。见图3、4所示,本实用 新型推板11上对称设有的推爪11-1位于挡块12的两侧,扇形齿轮10沿在转向输出轴的 转动中心转动时,挡块12拨动推板11和转向离合操纵轴3沿转向离合操纵轴的转动中心 转动,转向离合操纵轴3的外侧安装有操纵杠杆4,而操纵杠杆4通过调节拉杆6与转向离 合摇臂连接,在转向离合操纵轴3带动操纵杠杆4及调节拉杆6动作时,通过转向离合摇臂 带动转向离合器销轴连动作,实现转向时的动力的接合或切断。 见图3所示,本技术在推爪11-1内侧设有与滚轮相配的弧形限位槽,滚轮能 顶在推爪ll-ι的弧形限位槽,带动转向离合操纵轴3转动。 见图3、4所示,本技术转向离合操纵轴3的中心与转向输出轴2的中心以及 挡块12的中心在同一条线上,方便加工和装配,转向传动机构在工作中受力均匀,能方便 控制各自的操纵机构。 见图1、3所示,本技术变速器箱体1的上部设有油泵轴安装孔,转向轴9的上 部还设有油密封,而转向输出轴2及转向离合操纵轴3与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秧机型车辆的转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器箱体(1)和转向轴(9),所述的变速器箱体(1)上设有与齿轮腔不通的靴形腔,下端盖(1‑1)安装在变速器箱体(1)并位于靴形腔底部,转向轴(9)通过轴承(7)分别支承在变速器箱体(1)其靴形腔的上部和下端盖(1‑1)上,转向输出轴(2)通过轴承(7)支承在变速器箱体(1)其靴形腔下部和下端盖(1‑1)上并穿出下端盖(1‑1),设置在转向输出轴(2)上的扇形齿轮(10)与转向轴(9)上的驱动齿轮啮合,且扇形齿轮(10)上设有挡块(12),转向离合操纵轴(3)通过轴承(7)支承在变速器箱体(1)其靴形腔下部和下端盖(1‑1)上并穿出下端盖(1‑1),转向离合操纵轴(3)上具有一侧开口的推板(11),推板(11)上对称设置的推爪(11‑1)位于挡块(12)的两侧,扇形齿轮(10)沿在转向输出轴的转动中心转动时,挡块(12)拨动推板(11)和转向离合操纵轴(3沿转向离合操纵轴的转动中心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涛沈崇鑫夏忠安程旭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