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晶体管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4408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薄膜晶体管和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薄膜晶体管包括从显示器的扫描线延伸并且具有边缘的栅电极和将栅电极的所述边缘连接到扫描线的连接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薄膜晶体管和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薄膜晶体管包括从显示器的扫描线延伸并且具有边缘的栅电极和将栅电极的所述边缘连接到扫描线的连接线。【专利说明】薄膜晶体管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所描述的技术总体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和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更具体地 讲,涉及一种包括具有边缘的栅电极的薄膜晶体管和一种包括该薄膜晶体管的有机发光二 极管显示器。
技术介绍
显示装置是一种显示图像的装置,近来,对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关注已经增 加。 由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具有自发射特性并且不需要单独的光源,因此与例如 液晶显示装置不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厚度和重量能够减小。另外,有机发光二极管 显不器具有商品质的特征和特性,诸如低功耗、商壳度和商响应速度。 通常,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栅极布线,位于基板上并且包括在一个方向上 延伸的扫描线;数据布线,在与栅极布线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多个薄膜晶体管,分别与栅极 布线和数据布线连接;对应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与每个薄膜晶体管连接。 近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中使用的像素包括一个或多个薄膜晶体管,薄膜晶 体管包括从一条或多条扫描线延伸的多个栅电极,从而防止泄露。 然而,在相关领域中的包括多个栅电极的薄膜晶体管中,多个栅电极之中的一个 或多个栅电极在与扫描线延伸并形成边缘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结果,从外部流入经 过扫描线的静电集中在一个或多个栅电极的边缘处,因此,问题在于,与栅电极边缘相邻的 绝缘层可能更容易会破裂。 该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只是为了增强对所描述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 此,它可以包含没有形成在本国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所描述的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和一种包括该薄膜晶体管的有机发光 二极管显示器,其防止或减少了由于来自外部的静电导致的与栅电极边缘相邻的绝缘层出 现的破裂。 -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电极,从显示 器的扫描线延伸并且具有边缘;连接线,将栅电极的所述边缘连接到扫描线。 所述薄膜晶体管还可以包括:有源图案,与栅电极对应地设置在显示器的与栅电 极所处的层不同的层上,有源图案包括第一导电区、第一沟道区、第二导电区、第二沟道区 和第三导电区,第一沟道区与第一导电区相邻,第二导电区与第一导电区分隔开并且使第 一沟道区处于二者之间,第二沟道区与第一沟道区分隔开使第二导电区处于二者之间,第 三导电区与第二导电区分隔开使第二沟道区处于二者之间。栅电极可以包括:第一栅极区, 设置在有源图案上并且横跨第一沟道区;第二栅极区,设置在有源图案上并且横跨第二沟 道区,所述其中,边缘是第一栅极区的一部分或第二栅极区的一部分,并且连接线可以将所 述边缘连接到显示器的扫描线并且与第一栅极区、第二栅极区和扫描线一起围绕第二导电 区。 显示器的扫描线、第一栅极区、第二栅极区和连接线可以以闭环形式延伸。 栅电极可以与第二导电区不叠置。 第一导电区、第二导电区和第三导电区可以包括导电材料,并且第一沟道区和第 二沟道区可以包括半导体材料。 可以在第一导电区、第二导电区和第三导电区中掺杂离子。 第二导电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曲线。 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 示包括:基板;有机发光二极管,位于基板上;薄膜晶体管,与有机发光二极管连接,其中, 薄膜晶体管包括从显示器的扫描线延伸并且具有边缘的栅电极以及将栅电极的所述边缘 连接到扫描线的连接线。 显示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包括:第一电极,连接到薄膜晶体管;有机发射层, 位于第一电极上;第二电极,位于有机发射层上。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提供防止或减少了由于来自外部的静电导致的 与栅电极的边缘相邻的绝缘层的破裂的薄膜晶体管和包括该薄膜晶体管的有机发光二极 管显示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示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像素部分的布局图。 图3是对图2中的A部分放大的示图。 图4是沿着图3的IV-IV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像素的布局图。 图6是对图5中的B部分放大的示图。 图7是沿着图6的VII-V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是以举例说明的方式示出和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 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 同的方式来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 因此,附图和描述将被视为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整个说明书中,类 似的参考标号始终表示类似的元件。 另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具有相同或相似构造的类似 元件,因此代表性地描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在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将只描述与第一 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构造或部分。 另外,附图中示出的每个构造的尺寸和厚度是为了理解并便于描述而任意示出 的,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 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夸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在附图中,为了理解 并便于描述,夸大了一些层和区域的厚度。应该理解,当元件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被称为 "在"另一个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还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另外,除非明确地相反描述,否则词语"包括"及其变型形式将被理解为意指包括 所述元件但不排除任何其它元件。另外,在说明书中,词语"在.....上"是指位于对 象部分的上方或下方,但不一定是指基于重力方向位于对象部分上侧的上方。 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下文中,薄膜晶体管分别是指下面描述的各种晶体管之中的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四薄膜晶 体管,栅电极分别是指下面描述的各种栅电极之中的第三栅电极和第四栅电极,扫描线分 别是指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连接线分别是指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示图。 如图1中所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1000包括栅极驱 动器⑶1、栅极布线GW、发光控制驱动器⑶2、数据驱动器DD、数据布线DW和像素 PE。 响应于从外部控制电路(未示出)例如时序控制器或其它控制器供应的控制信号, 栅极驱动器⑶1向栅极布线GW中包括的第一扫描线SCl-SCn-Ι和第二扫描线SC2-SCn顺 序地施加扫描信号。然后,通过扫描信号选择像素 PE以顺序地接收数据信号。 栅极布线GW位于基板SUB上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栅极布线GW包括第一扫描 线(例如,线SCn-Ι)、发光控制线El-En、第二扫描线(例如,线SCn)、初始功率线Vinit和下 面将描述的第二电容器电极CE2。第一扫描线SCn-Ι与栅极驱动器GDI连接,并且从栅极驱 动器GDI接收扫描信号。发光控制线En与发光控制驱动器GD2连接,并且从发光控制驱动 器GD2接收发光控制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电极,从显示器的扫描线延伸并且具有边缘;以及连接线,将栅电极的所述边缘连接到扫描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善律安致旭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