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及使用该蒸发器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8013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2:18
一种蒸发器(1),是以使第一集液箱(2)相对于第二集液箱(3)位于下侧的倾斜状态来使用的。在蒸发器的第一集液箱的下风侧及上风侧集液部(5、6)中,设有与下风侧及上风侧管列(15、16)的最远管组连通的分区(42、45)。通过分流控制部(57、58)将两个分区分隔成上下两个空间(42a、42b、45a、45b),并经由形成在分流控制部上的制冷剂通过孔(51、52)而使上下两个空间连通。在第一集液箱的两个分区中,使在以上述倾斜状态配置时位于下侧的分区的分流控制部的制冷剂通过孔的总截面面积,与位于上侧的分区的分流控制部的制冷剂通过孔的总截面面积相比较小。蒸发器优选适用于构成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制冷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发器及使用该蒸发器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适用于作为搭载在汽车上的制冷循环即车辆用空调装置中的蒸发器及使用该蒸发器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以图1~图4、图8所表示的上下为上下。
技术介绍
作为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使用的蒸发器,已知一种蒸发器,其在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集液箱之间,沿通风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列管列,这些管列由以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在集液箱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各集液箱具有沿通风方向并列设置的下风侧集液部和上风侧集液部,在两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及上风侧集液部之间分别配置有至少一列管列,并且热交换管的两端部与两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及上风侧集液部连接,在一方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的一端部上设有制冷剂入口,并且在该一方集液箱的与上风侧集液部的制冷剂入口相同的端部上设有制冷剂出口,在与两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连接的管列和与上风侧集液部连接的管列上,分别交替设有下降流管组和上升流管组,其中,该下降流管组由多个热交换管构成且使制冷剂在热交换管内从上向下流动,该上升流管组由多个热交换管构成且使制冷剂从下向上流动,从制冷剂入口流入的制冷剂从所有管组的热交换管通过而从制冷剂出口流出,下风侧管列的位于离制冷剂入口最远的位置上的最远管组和上风侧管列的位于离制冷剂出口最远的位置上的最远管组为上升流管组,并且通过沿通风方向并列的两个最远管组构成了一个通路,在下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及上风侧集液部上设有与两个管列的最远管组连通的分区,该两个分区经由设在两个分区之间的分隔部上的连通孔而连通(参照日本特开2009-156532号公报的图14)。然而,在上述公报记载的蒸发器中,具有从集液箱的长度方向外侧观察而以倾斜状态使用的情况,但这种情况下,由于重力的影响,大量的制冷剂会流入至两最远管组所连通的下集液箱的两个分区中位于下侧的分区内,从而导致流入至与下侧分区连通的最远管组的热交换管内的制冷剂的量与流入至与上侧分区连通的最远管组的热交换管内的制冷剂的量相比变多。因此,在由两个最远管组构成的通路中位于下风侧的热交换管和位于上风侧的热交换管中流动的制冷剂量变得不均匀,具有导致蒸发器的性能降低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即使在一方的第一集液箱相对于另一方的第二集液箱位于下侧的倾斜状态下使用的情况下也能抑制性能降低的蒸发器及使用该蒸发器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由以下方式构成。1)一种蒸发器,其在将长度方向朝向相同方向且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集液箱之间,沿通风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列管列,所述管列由以将长度方向朝向连结两集液箱的方向的状态沿集液箱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各集液箱具有沿通风方向并列设置的下风侧集液部和上风侧集液部,在两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及上风侧集液部之间分别配置有至少一列管列,并且热交换管的两端部与两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及上风侧集液部连接,在任意一个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的一端部上设有制冷剂入口,并在该任意一个集液箱的上风侧集液部中的与制冷剂入口相同的端部上设有制冷剂出口,从制冷剂入口流入的制冷剂从所有热交换管通过而从制冷剂出口流出,所述蒸发器是在从集液箱的长度方向外侧观察而一方的第一集液箱相对于另一方的第二集液箱位于下侧的倾斜状态下使用的,其中,在与两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连接的管列及与上风侧集液部连接的管列上,分别交替设有下降流管组和上升流管组,其中,所述下降流管组由多个热交换管构成且在所述倾斜状态下使制冷剂在热交换管内从位于上侧的第二集液箱向位于下侧的第一集液箱流动,所述上升流管组由多个热交换管构成且在所述倾斜状态下使制冷剂在热交换管内从位于下侧的第一集液箱向位于上侧的第二集液箱流动,下风侧管列的位于离制冷剂入口最远的位置上的最远管组和上风侧管列的位于离制冷剂出口最远的位置上的最远管组为上升流管组,并且两个最远管组沿通风方向并列,通过该两个最远管组构成了一个通路,在这样地构成的蒸发器中,在所述倾斜状态下位于下侧的第一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及上风侧集液部上,设有与两个管列的最远管组连通的分区,并且两个分区通过分流控制部而在热交换管的长度方向上分成位于热交换管侧的第一空间、和位于与此相反一侧的第二空间,该两个分区的两个空间经由形成在分流控制部上的制冷剂通过孔而连通,并且制冷剂从分流控制部的制冷剂通过孔通过而从第二空间流入至第一空间,该两个分区的第二空间彼此经由设在两个第二空间之间的连通部而连通,在两个分区的第一空间内连通有热交换管,在第一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及上风侧集液部中的两个管列的最远管组所连通的分区中,形成于在所述倾斜状态下位于下侧的分区的分流控制部上的制冷剂通过孔的总截面面积,与形成于在所述倾斜状态下位于上侧的分区的分流控制部上的制冷剂通过孔的总截面面积相比较小。2)在上述1)所述的蒸发器中,在所述倾斜状态下位于下侧的第一集液箱上设有制冷剂入口及制冷剂出口,在两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及上风侧集液部之间分别配置有一列管列,在下风侧管列上设有三个管组,并且在上风侧管列上设有两个管组,下风侧管列的位于与制冷剂入口最近的位置上的最近管组、以及位于离制冷剂入口最远的位置上的最远管组为上升流管组,并且中间管组为下降流管组,上风侧管列的位于离制冷剂出口最远的位置上的最远管组为上升流管组,并且位于与制冷剂出口最近的位置上的最近管组为下降流管组,下风侧管列的最近管组构成第一通路,下风侧管列的中间管组构成第二通路,下风侧管列及上风侧管列的最远管组构成第三通路,上风侧管列的最近管组构成第四通路,从下风侧管列的中间管组流入至在所述倾斜状态下位于下侧的第一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的制冷剂,流入至第一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中的下风侧管列的最远管组所连通的分区的第二空间内。3)在上述1)所述的蒸发器中,形成于在所述倾斜状态下位于下侧的分区的分流控制部上的制冷剂通过孔的总截面面积,是形成于在所述倾斜状态下位于上侧的分区的分流控制部上的制冷剂通过孔的总截面面积的5~40%。4)在上述3)所述的蒸发器中,在所述倾斜状态下位于下侧的第一集液箱具有:连接有热交换管的第一部件;与第一部件接合且将第一部件的与热交换管相反的一侧覆盖的第二部件;以及配置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且具有分隔部的第三部件,该分隔部将第一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及上风侧集液部的内部分别沿上下方向分隔成两个空间,第一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及上风侧集液部的内部通过插入至形成在第三部件的分隔部上的缝隙中的分隔板,而在第一集液箱的长度方向上分隔成多个分区,第一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及上风侧集液部中的离制冷剂入口及制冷剂出口最远的分区,为下风侧管列及上风侧管列的最远管组所连通的分区,热交换管与第一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及上风侧集液部的第一空间内连通,第一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的两个空间及上风侧集液部的两个空间,分别通过形成在第三部件的分隔部上的制冷剂通过孔而连通,第三部件的分隔部中的存在于两个管列的最远管组所连通的分区中的部分为分流控制部。5)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具有:在内部具有通风路的外壳;设在外壳上并对送入至外壳内的空气进行温度调节的温度调节部;和向外壳内的通风路送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蒸发器及使用该蒸发器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发器,其在将长度方向朝向相同方向且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集液箱之间,沿通风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列管列,所述管列由以将长度方向朝向连结两集液箱的方向的状态沿集液箱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各集液箱具有沿通风方向并列设置的下风侧集液部和上风侧集液部,在两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及上风侧集液部之间分别配置有至少一列管列,并且热交换管的两端部与两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及上风侧集液部连接,在任意一个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的一端部上设有制冷剂入口,并在该任意一个集液箱的上风侧集液部中的与制冷剂入口相同的端部上设有制冷剂出口,从制冷剂入口流入的制冷剂从所有热交换管通过而从制冷剂出口流出,所述蒸发器是在从集液箱的长度方向外侧观察而一方的第一集液箱相对于另一方的第二集液箱位于下侧的倾斜状态下使用的,其特征在于,在与两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连接的管列及与上风侧集液部连接的管列上,分别交替设有下降流管组和上升流管组,其中,所述下降流管组由多个热交换管构成且在所述倾斜状态下使制冷剂在热交换管内从位于上侧的第二集液箱向位于下侧的第一集液箱流动,所述上升流管组由多个热交换管构成且在所述倾斜状态下使制冷剂在热交换管内从位于下侧的第一集液箱向位于上侧的第二集液箱流动,下风侧管列的位于离制冷剂入口最远的位置上的最远管组和上风侧管列的位于离制冷剂出口最远的位置上的最远管组为上升流管组,并且两个最远管组沿通风方向并列,通过该两个最远管组构成了一个通路,在这样地构成的蒸发器中,在所述倾斜状态下位于下侧的第一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及上风侧集液部上,设有与两个管列的最远管组连通的分区,并且两个分区通过分流控制部而在热交换管的长度方向上分成位于热交换管侧的第一空间、和位于与此相反一侧的第二空间,该两个分区的两个空间经由形成在分流控制部上的制冷剂通过孔而连通,并且制冷剂从分流控制部的制冷剂通过孔通过而从第二空间流入至第一空间,该两个分区的第二空间彼此经由设在两个第二空间之间的连通部而连通,在两个分区的第一空间内连通有热交换管,在第一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及上风侧集液部中的两个管列的最远管组所连通的分区中,形成于在所述倾斜状态下位于下侧的分区的分流控制部上的制冷剂通过孔的总截面面积,与形成于在所述倾斜状态下位于上侧的分区的分流控制部上的制冷剂通过孔的总截面面积相比较小。...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4.23 JP 2013-0903861.一种蒸发器,其在将长度方向朝向相同方向且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集液箱之间,沿通风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列管列,所述管列由以将长度方向朝向连结两集液箱的方向的状态沿集液箱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各集液箱具有沿通风方向并列设置的下风侧集液部和上风侧集液部,在两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及上风侧集液部之间分别配置有至少一列管列,并且热交换管的两端部与两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及上风侧集液部连接,在任意一个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的一端部上设有制冷剂入口,并在该任意一个集液箱的上风侧集液部中的与制冷剂入口相同的端部上设有制冷剂出口,从制冷剂入口流入的制冷剂从所有热交换管通过而从制冷剂出口流出,所述蒸发器是在从集液箱的长度方向外侧观察而一方的第一集液箱相对于另一方的第二集液箱位于下侧的倾斜状态下使用的,其特征在于,在与两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连接的管列及与上风侧集液部连接的管列上,分别交替设有下降流管组和上升流管组,其中,所述下降流管组由多个热交换管构成且在所述倾斜状态下使制冷剂在热交换管内从位于上侧的第二集液箱向位于下侧的第一集液箱流动,所述上升流管组由多个热交换管构成且在所述倾斜状态下使制冷剂在热交换管内从位于下侧的第一集液箱向位于上侧的第二集液箱流动,下风侧管列的位于离制冷剂入口最远的位置上的最远管组和上风侧管列的位于离制冷剂出口最远的位置上的最远管组为上升流管组,并且两个最远管组沿通风方向并列,通过该两个最远管组构成了一个通路,在这样地构成的蒸发器中,在所述倾斜状态下位于下侧的第一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及上风侧集液部上,设有与两个管列的最远管组连通的分区,并且两个分区通过分流控制部而在热交换管的长度方向上分成位于热交换管侧的第一空间、和位于与此相反一侧的第二空间,该两个分区的两个空间经由形成在分流控制部上的制冷剂通过孔而连通,并且制冷剂从分流控制部的制冷剂通过孔通过而从第二空间流入至第一空间,该两个分区的第二空间彼此经由设在两个第二空间之间的连通部而连通,在两个分区的第一空间内连通有热交换管,在第一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及上风侧集液部中的两个管列的最远管组所连通的分区中,形成于在所述倾斜状态下位于下侧的分区的分流控制部上的制冷剂通过孔的总截面面积,与形成于在所述倾斜状态下位于上侧的分区的分流控制部上的制冷剂通过孔的总截面面积相比较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倾斜状态下位于下侧的第一集液箱上设有制冷剂入口及制冷剂出口,在两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及上风侧集液部之间分别配置有一列管列,在下风侧管列上设有三个管组,并且在上风侧管列上设有两个管组,下风侧管列的位于与制冷剂入口最近的位置上的最近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木基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