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长在Si衬底上的LED外延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77178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长在Si衬底上的LED外延片,包括Si衬底、AlN成核层、AlxGa1-xN步进缓冲层、AlN/GaN应力补偿层、Si掺n-GaN层、InyGa1-yN/GaN量子阱层、AlzGa1-zN电子阻挡层和Mg掺p-GaN层,所述AlN成核层、AlxGa1-xN步进缓冲层、AlN/GaN应力补偿层、Si掺n-GaN层、InyGa1-yN/GaN量子阱层、AlzGa1-zN电子阻挡层和Mg掺p-GaN层依次生长在Si衬底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外延生长多量子阱层、电子阻挡层、p型GaN层,确保在外延降温过程中不产生裂纹,能够在Si衬底上外延出高质量的GaN薄膜,降低缺陷密度,提高LED的内量子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长在Si衬底上的LED外延片,包括Si衬底、AlN成核层、AlxGa1-xN步进缓冲层、AlN/GaN应力补偿层、Si掺n-GaN层、InyGa1-yN/GaN量子阱层、AlzGa1-zN电子阻挡层和Mg掺p-GaN层,所述AlN成核层、AlxGa1-xN步进缓冲层、AlN/GaN应力补偿层、Si掺n-GaN层、InyGa1-yN/GaN量子阱层、AlzGa1-zN电子阻挡层和Mg掺p-GaN层依次生长在Si衬底上。本技术中外延生长多量子阱层、电子阻挡层、p型GaN层,确保在外延降温过程中不产生裂纹,能够在Si衬底上外延出高质量的GaN薄膜,降低缺陷密度,提高LED的内量子效率。【专利说明】-种生长在Si衬底上的LED外延片
本技术涉及LED外延片,特别是一种生长在Si衬底上的LED外延片。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ED)作为一种新型固体照明光源和绿色光源,具有体积小、耗电量 低、环保、使用寿命长、高亮度、低热量以及多彩等突出特点,在室外照明、商业照明以及装 饰工程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当前,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节约能 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 低碳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照明领域,LED发光产品的应用正吸引着世人的 目光,LED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光源产品,必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二十一世纪将是以LED 为代表的新型照明光源的时代。但是现阶段LED的应用成本较高,发光效率较低,这些因素 都会大大限制LED向高效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III-族氮化物GaN在电学、光学以及声学上具有极其优异的性质,近几年受到广 泛关注。GaN是直接带隙材料,且声波传输速度快,化学和热稳定性好,热导率高,热膨胀系 数低,击穿介电强度高,是制造高效的LED器件的理想材料。目前,GaN基LED的发光效率 现在已经达到28%并且还在进一步的增长,该数值远远高于目前通常使用的白炽灯(约为 2% )或荧光灯(约为10% )等照明方式的发光效率。数据统计表明,我国目前的照明用电 每年在4100亿度以上,超过英国全国一年的用电量。如果用LED取代全部白炽灯或部分取 代荧光灯,可节省接近一半的照明用电,超过三峡工程全年的发电量。因照明而产生的温室 气体排放也会因此而大大降低。另外,与荧光灯相比,GaN基LED不含有毒的汞元素,且使 用寿命约为此类照明工具的100倍。 通常GaN基LED制备所使用的衬底为蓝宝石以及SiC。但由于蓝宝石衬底价格较 高,导致现阶段LED芯片价格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其次,由于蓝宝石热导率低(100°C时为 25W/m.K),很难将芯片内产生的热量及时排出,导致热量积累,降低了器件的内量子效率, 从而最终影响器件的性能。对于SiC而言,虽然不存在上述的缺点,但高昂的价格制约了它 的应用;另外,SiC衬底制备GaN基LED的专利只掌握在少数的外国公司手上。因此我们迫 切需要寻找一种价格低廉,具有高热导率的新型衬底。 Si衬底由于具有成熟的制备工艺,高的结晶质量,以及低廉的价格,高达100W/ m. K的热导率,成为了制备GaN基LED器件衬底最好的选择之一。但与GaN之间巨大的晶 格失配(16.9%)会在生长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穿透位错,降低GaN层的晶体质量,而穿透位 错的存在会导致缺陷复合,从而降低LED的内量子效率,极大的阻碍了 LED的发光效率的提 高。此外,巨大的热失配(54%)会在降温过程中引入张引力而在GaN表面产生裂纹,制约 LED器件的制作。因此为了获得高发光效率的硅衬底GaN基LED,必须要外延出高质量的 GaN薄膜,同时防止裂纹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长在Si衬底上的 LED外延片,本技术采用A1N及AlxGai_xN作为起始缓冲层,利用缓冲层间的晶格差异产 生的应力过滤穿透位错的延生;通过AlN/GaN应力补偿层补偿降温过程中的张力从而阻止 裂纹的产生,进而能够外延出超过4 μ m,高质量的GaN薄膜;同时采用此结构外延生长Si 掺n-GaN层、InyGai_yN/GaN量子阱层、A1ZG &1_ZN电子阻挡层和Mg掺p-GaN层,即LED外延片 结构;确保在外延降温过程中不产生裂纹,能够在硅衬底上外延出高质量的GaN薄膜,降低 缺陷密度,提高LED的内量子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生长在Si衬底上的LED外延片,包括Si衬底、A1N成核层、AlxG ai_xN步进缓 冲层、AlN/GaN应力补偿层、Si掺η-GaN层、InyG ai_yN/GaN量子阱层、A1ZG&1_ ZN电子阻挡层和 Mg掺p-GaN层,所述A1N成核层、AlxGai_xN步进缓冲层、AlN/GaN应力补偿层、Si掺n-GaN 层、InyGai_yN/GaN量子阱层、A1ZG &1_ZN电子阻挡层和Mg掺p-GaN层依次生长在Si衬底上, 其中,X 为 0-1, y 为 〇-〇· 2, z 为 0-0· 3。 优选的,所述Si衬底以(111)晶面为外延面,晶体外延取向关系为:GaN(0001)晶 面平行于Si (111)晶面,所述A1N成核层生长在Si (111)晶面上。 优选的,所述AlxGai_xN步进缓冲层包括Α1 α756&α25Ν缓冲层、△1(|.#&(|.#缓冲层和 AlQ.25Gaa75N缓冲层,所述Ala75Ga a25N缓冲层、Ala5Gaa5N缓冲层和Ala25Ga a75N缓冲层从下 到上依次生长在A1N成核层与AlN/GaN应力补偿层之间。 优选的,所述A1N成核层的厚度为30-300nm ;所述Ala 75Gaa 25N缓冲层的厚度 为120-150nm,所述A1Q. 5GaQ. 5N缓冲层的厚度为150-200nm,所述A1Q. 25GaQ. 75N缓冲层的厚 度为200-300nm,所述AlN/GaN应力补偿层中A1N层的厚度为5-100nm,GaN层的厚度为 50-2000nm,AlN与GaN为交替生长的周期性结构,所述AlN/GaN应力补偿层层数为3-5层; 所述 Si 掺 η-GaN 厚度为 1000-2000·,其掺杂浓度为 5xl017-lxl019cnT3 ;所述 InyGahN/GaN 量子阱层中,InyGai_yN阱层厚度为3-5nm,GaN垒层厚度为5-15nm,周期数为3-10 ;所述 AipahN电子阻挡层的厚度为5-30nm ;所述的Mg掺p-GaN厚度为100-300nm。 优选的,所述AlN/GaN应力补偿层中A1N与GaN为交替生长的周期性结构,所述 AlN/GaN应力补偿层层数为3-5层。 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技术米用A1N及AlpahN作为起始缓冲层,利用缓冲层间的晶格差异广 生的应力过滤穿透位错的延生,GaN基LED外延片的高分辨X射线衍射摇摆曲线(RCXRD) GaN(000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长在Si衬底上的LED外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Si衬底、AlN成核层、AlxGa1‑xN步进缓冲层、AlN/GaN应力补偿层、Si掺n‑GaN层、InyGa1‑yN/GaN量子阱层、AlzGa1‑zN电子阻挡层和Mg掺p‑GaN层,所述AlN成核层、AlxGa1‑xN步进缓冲层、AlN/GaN应力补偿层、Si掺n‑GaN层、InyGa1‑yN/GaN量子阱层、AlzGa1‑zN电子阻挡层和Mg掺p‑GaN层依次生长在Si衬底上,其中,x为0‑1,y为0‑0.2,z为0‑0.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众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