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找到一种固定牢固、材料节省的蜡模风干架。为了实现目的,一种蜡模风干架,包括上横杆、下横杆,上横杆和下横杆均设有多根向前凸出的用于挂接蜡模的挂杆,上横杆左端和下横杆左端通过左竖杆连接,上横杆右端和下横杆右端通过右竖杆连接,左竖杆上部设有与左竖杆垂直的第一固定杆以及与左竖杆垂直的可沿着左竖杆转动的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另一端与支撑物垂直连接,第二固定杆另一端与支撑物连接。通过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支撑物形成三角形固定结构,使得蜡模风干架固定的更牢固,同时风干架能直接与支撑物连接安装,节省了材料。(*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找到一种固定牢固、材料节省的蜡模风干架。为了实现目的,一种蜡模风干架,包括上横杆、下横杆,上横杆和下横杆均设有多根向前凸出的用于挂接蜡模的挂杆,上横杆左端和下横杆左端通过左竖杆连接,上横杆右端和下横杆右端通过右竖杆连接,左竖杆上部设有与左竖杆垂直的第一固定杆以及与左竖杆垂直的可沿着左竖杆转动的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另一端与支撑物垂直连接,第二固定杆另一端与支撑物连接。通过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支撑物形成三角形固定结构,使得蜡模风干架固定的更牢固,同时风干架能直接与支撑物连接安装,节省了材料。【专利说明】
本技术设计一种风干架,具体设计一种蜡模风干架。 一种蜡模风干架
技术介绍
精铸工艺流程中,有一个必要的步骤就是在设定的室温或恒温下让喷了第一层细 砂的蜡模自然风干,第一次砂喷完并自然风干后,在蜡模的表面继续上工业胶水,并喷上第 二层砂,第二层砂颗粒大小要比之前的第一层砂来的大、来的粗,喷完第二层砂后也是在设 定的恒温下让蜡模自然风干,而在这个步骤中,需要的装置就是蜡模风干架,现有的蜡模风 干架往往比较大型的框架型风干架,通过两排或多排风干杆通过连杆相互连接而成,而往 往一些小作坊场地有限,而且依次不需要风干很多蜡模,如果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蜡模风干 架,不但场地利用率低,而且蜡模风干架本身的材料费也很浪费,但如果采用单排风干杆, 其固定的难度较高,且固定所需的成本非常高,特别是地面环境不好的作坊,更难以固定, 在作坊建筑内一般都有墙体、柱等支撑物,设计一种可有效利用支撑物的固定效果好的风 干架是当前市场的一个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找到一种固定效果好、占地 又少的蜡模风干架。 一种蜡模风干架,包括上横杆、下横杆,所述上横杆和下横杆均设有多根向前凸出 的用于挂接蜡模的挂杆,所述上横杆左端和下横杆左端通过左坚杆连接,所述上横杆右端 和下横杆右端通过右坚杆连接,所述左坚杆上部设有与左坚杆垂直的第一固定杆以及与左 坚杆垂直的可沿着左坚杆转动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另一端与支撑物垂直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杆另一端与支撑物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位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杆与所述第一固定杆成30度角。 优选的,所述上横杆位于地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下横杆位于地面上的正投影不重 合且相互平行,所述左坚杆包括位于所述下横杆上端的第一倾斜部和位于所述下横杆下端 的第一坚直部,所述右坚杆包括位于所述下横杆上端的第二倾斜部和位于所述下横杆下端 的第二坚直部,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平行,所述第一坚直部与所述第二坚直 部平行。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得上横杆既可以挂普通大小的蜡模,又可以挂大件的蜡模,同 时上下横杆错开,可以使通风效果更好,提高风干的效率,蜡模一般包括蜡模本体和与蜡模 本体连接的挂杆,蜡模本体体积较大,而挂杆为坚直的直杆,当上横杆1上挂大件的蜡模 时,可以有效利用下横杆处的蜡模挂杆周围的空间,即节省了空间,又不会因为上横杆过高 而挂接不方便。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与所述上横杆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 左坚杆与所述下横杆连接处设有与所述左坚杆垂直的第五固定杆,所述右坚杆与所述下横 杆连接处设有与所述右坚杆垂直的第六固定杆,所述第五固定杆和第六固定杆均与支撑物 垂直并固定在支撑物上。由于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的原因,当上横杆挂接蜡模的时候, 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受力较大,而通过第六固定杆、第五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 杆的配合,可以使得蜡模风干架固定稳定,提高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右坚杆上部设有与右坚杆垂直的第三固定杆和与右坚杆垂直可沿着 右坚杆转动的第四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和所述第一固定杆6相对应,所述第四固定杆 与第二固定杆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杆用于与支撑物连接的那一端设有第一长方体金属片,所 述第四固定杆用于与支撑物连接的那一端设有第二长方体金属片。通过第一长方体金属片 和第二长方体金属片的设置,使得第二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不会损坏支撑物,同时也可使 第二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固定得更牢固。 通过实施本技术可以取得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 支撑物形成三角形固定结构,使得蜡模风干架固定地非常牢固,同时风干架能直接与原有 建筑中的支撑物连接安装,即节省材料,又节省空间,同时第二固定杆为可转动结构,这样 当支撑物不是平面的墙面时而是柱时,也可以通过转动第二固定杆后再与支撑物连接,使 得风干架能适应更多的安装环境。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信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信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4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 说明: 本技术中的支撑物指的是建筑中墙体和柱的统称。 实施方式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蜡模风干架,包括上横杆1、下横杆2,所述上横杆1和下横 杆2均设有多根向前凸出的用于挂接蜡模的挂杆3,所述上横杆1左端和下横杆2左端通过 左坚杆4连接,所述上横杆1右端和下横杆2右端通过右坚杆5连接,所述左坚杆4上部设 有与左坚杆4垂直的第一固定杆6以及与左坚杆4垂直的可沿着左坚杆4转动的第二固定 杆7,所述第一固定杆6另一端与支撑物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7另一端与支撑物连接。 第一固定杆6与第二固定杆7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二固定杆7与第一固定杆6成30度角。 图1中,蜡模15挂接在其中一个挂杆3上,当每个挂杆3都挂接蜡模15时,风干架收的到 的重力比较大,而本技术正是设计了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的结构和位置,通过第一 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与支撑物形成三角形固定结构,使得蜡模风干架固定的更牢固,提高使 用寿命,同时风干架能直接与支撑物、墙柱等支撑物连接安装,节省了材料;进一步的,第二 固定杆7与第一固定杆6成30度角设置,可以在保证固定效果的前提下,减少第二固定杆 7的长度。进一步的,右坚杆5上部设有第三固定杆10和第四固定杆11,第三固定杆10和 第一固定杆6相对应,第四固定杆11与第二固定杆7相对应。 实施方式2 :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图4所示,上横杆1位于地面上的正投影与下横 杆2位于地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且相互平行,上横杆1位于地面上的正投影更接近支撑物, 且上横杆1位于地面上的正投影与下横杆2位于地面上的正投影的距离设置为蜡模宽度一 半到蜡模宽度之间,左坚杆4包括位于下横杆2上端的第一倾斜部401和位于下横杆2下 端的第一坚直部402,右坚杆5包括位于下横杆2上端的第二倾斜部501和位于下横杆2下 端的第二坚直部502,第一倾斜部401与第二倾斜部501平行,第一坚直部402与第二坚直 部502平行。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得上横杆1既可以挂普通大小的蜡模,又可以挂大件的蜡 模,同时上下横杆错开,可以使通风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蜡模风干架,包括上横杆(1)、下横杆(2),所述上横杆(1)和下横杆(2)均设有多根向前凸出的用于挂接蜡模的挂杆(3),所述上横杆(1)左端和下横杆(2)左端通过左竖杆(4)连接,所述上横杆(1)右端和下横杆(2)右端通过右竖杆(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竖杆(4)上部设有与左竖杆(4)垂直的第一固定杆(6)以及与左竖杆(4)垂直的可沿着左竖杆(4)转动的第二固定杆(7),所述第一固定杆(6)另一端与支撑物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7)另一端与支撑物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维荣,汪云飞,钱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悍将铸件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