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乳剂太阳能网板的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75415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乳剂太阳能网板的制作工艺,其具体步骤包括:S1、一次处理:前处理芯模→一次贴膜→一次曝光→一次显影;S2、一次电铸;S3、二次处理:将经过所述步骤S2一次电铸工序后的芯模进行二次贴膜→二次曝光→二次显影;S4、二次电铸;S5、后处理:经过所述步骤S4二次电铸的芯模进行第二电铸层褪膜→剥离等工序。该工艺能够为太阳能网板的制作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此工艺只需要一套对应的设备,且通过此工艺制作的太阳能网板的两层电铸层一体成型无编织型的经纬节点,下浆均匀,从而提高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乳剂太阳能网板的制作工艺,其具体步骤包括:S1、一次处理:前处理芯模→一次贴膜→一次曝光→一次显影;S2、一次电铸;S3、二次处理:将经过所述步骤S2一次电铸工序后的芯模进行二次贴膜→二次曝光→二次显影;S4、二次电铸;S5、后处理:经过所述步骤S4二次电铸的芯模进行第二电铸层褪膜→剥离等工序。该工艺能够为太阳能网板的制作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此工艺只需要一套对应的设备,且通过此工艺制作的太阳能网板的两层电铸层一体成型无编织型的经纬节点,下浆均匀,从而提高印刷质量。【专利说明】 -种无乳剂太阳能网板的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乳剂太阳能网板的制作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用金属层代替乳剂 的太阳能网板的制作工艺,属于太阳能电池网板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地球人口众多,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充分合理地 利用太阳能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其中太阳能电池是日前广泛引用的手段 之一。制作太阳能电池片需要用到印刷用的太阳能网板,通过此网板,将导电浆料漏印到半 导体材料相应的位置上(即主栅线、细栅线位置),通过太阳光照射,印有导电浆料的半导体 材料产生光伏效应,从而将自然界的光能转化为可供人们利用的电能。 传统用的太阳能网板是编织型的丝网,在太阳能电池电极印刷工序中因其具有编 织型的经纬节点,导致下浆不均匀,从而影响太阳能电池的印刷质量。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20004001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两层结构的太阳能网 版,所述两层结构分别为金属平网层及掩模感光聚合物层,所述掩模感光聚合物层通过涂 覆或压贴的方式结合在金属平网层上,在制作此结构的太阳能网板的过程中,对应的两层 结构需要两套设备(即对应制作平网层和制作掩模感光聚合物层的两套设备),将感光聚合 物涂覆或压贴到金属平网层后还需要对感光聚合物层进行曝光、显影等工序,就需要相对 应的设备,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太阳能电池网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乳剂太阳能网板的制作工 艺,此工艺只需要一套对应的设备,且通过此工艺制作的太阳能网板的两层电铸层一体成 型无编织型的经纬节点,下浆均匀,从而提高印刷质量。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无乳剂太阳能网板的制作工艺,其具体步骤包 括: 51、 一次处理:前处理芯模一一次贴膜一一次曝光一一次显影,经所述一次处理的显影 工序后,所述一次贴的膜在所述芯模上形成预设的显影图案一,所述预设的显影图案一与 所述无乳剂太阳能网板的漏浆区域相适应; 52、 一次电铸:将经过所述步骤S1 -次处理工序后的所述芯模放进电铸溶液里进行电 铸,电铸后形成第一电铸层,所述第一电铸层与经过所述步骤S1 -次显影工序形成的预设 的显影图案一互补;S3、二次处理:将经过所述步骤S2中所述的一次电铸工序后的芯模进 行二次贴膜一二次曝光一二次显影,经所述二次显影工序后,所述二次贴的膜在所述第一 电铸层表面形成预设的显影图案二; 54、 二次电铸:将经过所述二次处理工序的芯模放入电铸槽溶液中进行二次电铸,经所 述二次电铸工序后形成第二电铸层,所述第二电铸层主体为网格结构,所述第一电铸层通 过所述第二电铸层结合形成一个整体; 55、 后处理:经过步骤S4二次电铸的芯模进行第二层电铸层褪膜一剥离等工序,经所 述剥离工序后得到所述的无乳剂太阳能网板。 下面将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无乳剂太阳能网板的制作工艺,一些附加的技 术特征也将在下面的叙述中展示出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的前处理芯模工序,是将所述芯模进行喷砂、水洗、 烘干等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的一次贴膜工序是将所述膜压贴或涂覆到经所述 前处理的芯模表面,所述的膜厚度与所述第一电铸层的厚度相当,为8?30 μ m。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的一次贴膜工序中所述的膜厚度与所述第一层电铸 层的厚度相当,为10?25 μ m。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的一次曝光工序是将经所述一次贴膜后的所述芯模在 贴有所述膜的一面通过曝光机曝光,在所述膜上形成预设的曝光图案一。所述的曝光图案 一包括对应主栅线、细栅线图案的长条开口的曝光图案,或者包括对应细栅线的长条开口 的曝光图案。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预设的显影图案一包括与主栅线、细栅线图案对应 的长条开口的显影图案,或者包括与细栅线图案对应的长条开口的显影图案,其中所述预 设的显影图案一与所述无乳剂太阳能网板的漏浆区域相适应。 所述步骤S2中所述的第一电铸层与经过所述步骤S1 -次显影工序形成的预设的 显影图案互补,其具体是,显影图案一区域以外的区域均电铸上一层金属层。 进一步地,经所述步骤S2中所述的一次电铸工序后,所述第一层电铸层的厚度与 所述一次贴膜工序中所述膜的厚度一致,为8?30 μ m ; 优选地,经所述步骤S2中所述的一次电铸工序后,所述第一层电铸层的厚度与所述一 次贴膜工序中所述膜的厚度一致,为10?25 μ m。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二次处理之前还包括第一电铸层褪膜一后续处理工序, 所述第一层电铸层褪膜工序利用超声水洗进行褪膜处理,所述后续处理工序包括喷砂、清 洗工序。 所述后续处理工序通过喷砂工序可以增加所述第一层电铸层与所述第二层电铸 层的结合力。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所述的二次贴膜工序是将所述膜压贴或涂覆到经所述 后续处理工序后的所述芯模的表面,所述的膜厚度与所述第二电铸层厚度相当,为10? 45 μ m〇 优选地,S3中所述的二次贴膜工序中所述的膜厚度与二次电铸的第二电铸层厚 度相当,为15?30 μ 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所述的二次曝光工序是将经所述二次贴膜后的芯模在 贴有所述膜的一面通过曝光机曝光,在所述膜上形成预设的曝光图案二。所述曝光图案二 包括板体网格曝光图案,所述板体网格的曝光图案包括主栅线、细栅线图案的曝光图案,或 者包括细栅线图案的曝光图案。 所述的经二次曝光工序后形成的包括细栅线图案,或者包括细栅线、主栅线图案 的曝光图案通过对位与所述经一次电铸工序后形成的第一电铸层上的相应的长条开口的 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经所述二次显影工序后,所述二次贴的膜在所述第一电铸层表面形成 预设的显影图案二。所述显影图案二包括板体网格的显影图案,所述板体网格的显影图案 包括细栅线图案,或者包括细栅线、主栅线图案的显影图案。所述显影图案二与所述曝光图 案二相对应。 进一步地,经所述步骤S4中所述的二次电铸工序后,所述第二电铸层的厚度与所 述二次贴膜工序中所述膜的厚度一致,为10?45 μ m。 优选地,经所述步骤S4中所述的二次电铸工序后,所述第二电铸层的厚度与所述 二次贴膜工序中所述膜厚度一致,为15?30 μ m。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电铸工序的电铸参数如下: 氨基磺酸镍 50?80g/L 七水合氯化镍为 10?20g/L 硼酸 30?50 g/L 电铸时间 24?90min 进一步,所述二次电铸工序中电铸参数如下: 氨基磺酸镍 50?80g/L 七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乳剂太阳能网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一次处理:前处理芯模→一次贴膜→一次曝光→一次显影,经所述一次处理的显影工序后,所述一次贴的膜在所述芯模上形成预设的显影图案一,所述预设的显影图案一与所述无乳剂太阳能网板的漏浆区域相适应; S2、一次电铸:将经过所述步骤S1一次处理工序后的所述芯模放进电铸溶液里进行电铸,电铸后形成第一电铸层,所述第一电铸层与经过所述步骤S1一次显影工序形成的预设的显影图案一互补; S3、二次处理:将经过所述步骤S2中所述的一次电铸工序后的芯模进行二次贴膜→二次曝光→二次显影,经所述二次显影工序后,所述二次贴的膜在所述第一电铸层表面形成预设的显影图案二;S4、二次电铸:将经过所述二次处理工序的芯模放入电铸槽溶液中进行二次电铸,经所述二次电铸工序后形成第二电铸层,所述第二电铸层主体为网格结构,所述第一电铸层通过所述第二电铸层结合形成一个整体;S5、后处理:经过步骤S4二次电铸的芯模进行第二层电铸层褪膜→剥离等工序,经所述剥离工序后得到所述的无乳剂太阳能网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凌高小平潘世珎张成岩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