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型无散热机构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73938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09:20
一种立体型无散热机构灯具,其包括一电路载板、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光源以及一灯罩。电路载板电性连接一电源输出线以及一电源输入线。发光二极管光源电性连接电路载板,且包括基板、发光二极管、荧光粉胶体以及透光中空管。发光二极管设置在基板上,并用以发出一光线。荧光粉胶体配置在光线的传递路径上。而透光中空管包围基板以及发光二极管。灯罩定义出一容置空间以及一开口,发光二极管光源以及电路载板设置于容置空间中,而开口暴露出发光二极管光源未连接电路载板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立体型无散热机构灯具的灯罩会暴露出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其中一端,因此可以增加发光二极管与外界空气对流的机会,进而辅助发光二极管光源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立体型无散热机构灯具,其包括一电路载板、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光源以及一灯罩。电路载板电性连接一电源输出线以及一电源输入线。发光二极管光源电性连接电路载板,且包括基板、发光二极管、荧光粉胶体以及透光中空管。发光二极管设置在基板上,并用以发出一光线。荧光粉胶体配置在光线的传递路径上。而透光中空管包围基板以及发光二极管。灯罩定义出一容置空间以及一开口,发光二极管光源以及电路载板设置于容置空间中,而开口暴露出发光二极管光源未连接电路载板的一端。本技术提供的立体型无散热机构灯具的灯罩会暴露出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其中一端,因此可以增加发光二极管与外界空气对流的机会,进而辅助发光二极管光源进行散热。【专利说明】立体型无散热机构灯具
本技术提供一种灯具,且特别是一种无散热机构灯具。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具有效率高、寿命长以及可靠性高等优点,可以搭配不同种类的荧光 粉以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线,并作为照明光源。目前常见的荧光粉发光二极管光源主要包括 基板、发光二极管以及荧光粉胶体。发光二极管通常设置在基板上,荧光粉胶体会包覆发光 二极管以及基板。当发光二极管发射出一光线时,光线会通过荧光粉胶体,并且根据荧光粉 胶体的种类发出不同波长的出射光。 当利用发光二极管光源作为照明光源时,通常是将发光二极管光源设置于一灯罩 之中。然而,荧光粉胶体的硅胶导热系数较低,容易造成发光二极管光源散热的问题,进而 可能降低产品的寿命,并增加荧光粉受热产生光衰的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立体型无散热机构灯具,此立体型无散热机构灯具可辅助发 光二极管光源进行散热。 本技术提供一种立体型无散热机构灯具,立体型无散热机构灯具包括一电路 载板、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光源以及一灯罩。电路载板电性连接一电源输出线以及一电源输 入线。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包括至少一基板、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至少一荧光粉胶体以及至 少一透光中空管。发光二极管设置在基板上并用以发出一光线。荧光粉胶体配置在光线的 传递路径上。透光中空管包围基板以及发光二极管。其中,灯罩定义出一容置空间以及一 开口,发光二极管光源以及电路载板设置于容置空间中,而开口暴露出发光二极管光源的 未与电路载板连接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立体型无散热机构灯具还包括一绝缘胶体,所述绝缘胶体设置于 所述电路载板上,所述绝缘胶体包覆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与所述电路载板连接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立体型无散热机构灯罩还包括一中空管柱,所述电路载板设置于 所述中空管柱上,而所述电源输出线以及所述电源输入线设置于所述中空管柱中。 进一步地,所述立体型无散热机构灯具还包括一电源基座,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 所述电路载板以及所述灯罩设置于所述电源基座上,且所述电源基座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 出线以及所述电源输入线。 进一步地,所述荧光粉胶体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覆盖所述发光二极管以及所述基 板。 进一步地,所述荧光粉胶体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荧光粉胶体包括一荧光粉层 以及一胶体层,所述胶体层覆盖所述发光二极管以及所述基板,而所述荧光粉层覆盖所述 胶体层。 进一步地,所述荧光粉胶体设置于所述透光中空管的内侧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一输入端以及一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以及所 述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基板的其中一端以及所述电路载板。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端以及所述输出端突出于所述透光中空管的其中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定义出一弯折线,且所述弯折线将所述基板分为两个部分,且 所述基板沿着所述弯折线进行弯折,使所述输入端以及所述输出端位于同一侧,而所述发 光二极管的数量、所述荧光粉胶体的数量以及所述透光中空管的数量均至少为两个,且所 述发光二极管、所述荧光粉胶体以及所述透光中空管分别位于所述基板的各个所述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以及所述荧光粉胶体密封于所述透光中空管中。 进一步地,所述灯罩的形状为碗的形状、花朵的形状、裙摆的形状或者花苞的形 状。 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立体型无散热机构灯具,此灯具的灯罩会暴露出 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其中一端。因此可以增加发光二极管与外界空气对流的机会,进而辅助 发光二极管光源进行散热。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 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非对本实用新 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A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灯具立体示意图。 图1B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灯具剖面示意图。 图1C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剖面示意图。 图2A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灯具剖面示意图。 图2B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灯具立体示意图。 【符号说明】 立体型无散热机构灯具 10、10' 灯罩 110 中空管柱 20、20' 发光二极管光源 210、210' 透光中空管 220、220' 基板 230 发光二极管 242、242, 输入端 244,244, 输出端 250 荧光粉胶体 30 电路载板 40 绝缘胶体 510 电源输入线 520 电源输出线 60 电源基座 S、S' 容置空间 〇、〇, 开口 L 弯折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型无散热机构灯具1立体示意图,图1B为 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型无散热机构灯具1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1A以及图1B,灯 具1包括灯罩10、发光二极管光源20、电路载板30、绝缘胶体40以及电源基座60。 如图1A所示,灯罩10可定义出一个容置空间S以及一开口 0,并且具有一个中空 管柱110,中空管柱110位于容置空间S中。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灯罩10类似一个碗 型,容置空间S相当于碗型的底部,中空管柱110位于底部位置,而开口 0相当于碗型的碗 口。电路载板30设置于中空管柱110的上方,多个发光二极管光源20电性连接电路载板 30的其中一面,而电路载板30的另一面则电性连接一电源输入线510以及一电源输出线 520。电源输入线510以及电源输出线520会设置于中空管柱110之中。此外,开口 0暴露 出发光二极管光源20未连接电路载板30的一端。 请参考图1B,绝缘胶体40设置在电路载板30上,且包覆发光二极管光源20连接 电路载板30的一端。绝缘胶体40的材质可以例如是高分子树脂,并且可以电性绝缘多个 发光二极管光源20。此外,绝缘胶体40还可以保护电路载板30,减少水气或者是电磁波干 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造成电路载板 30 损坏的机会。 另外,灯罩10、发光二极管光源20以及电路载板30均设置于电源基座60上。而 电源输入线510以及一电源输出线520会电性连接电源基座60。在实际操作中,电源输入 线510是用以接收并传送一电源至电路载板30,以供发光二极管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型无散热机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型无散热机构灯具包括:一电路载板,所述电路载板电性连接一电源输出线以及一电源输入线;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光源,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至少一基板;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用以发出一光线;至少一荧光粉胶体,所述荧光粉胶体配置于所述光线的传递路径上;至少一透光中空管,所述透光中空管包围所述基板以及所述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电性连接所述电路载板;以及一灯罩,所述灯罩定义出一容置空间以及一开口,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以及所述电路载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而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未与所述电路载板连接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聪明谢忠澔
申请(专利权)人:新东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