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波音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将分裂式小翼附接至机翼的小翼附接配件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6900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9:00
小翼附接配件可包括机翼附接部分、上小翼附接部分以及下小翼附接部分。上小翼附接部分可联接至机翼附接部分且可被配置成支撑上小翼。下小翼附接部分可联接至机翼附接部分且可被配置成支撑下小翼。机翼附接部分可使用紧固件可拆卸地附接至翼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翼梢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将分裂式小翼附接至飞机机翼 的小翼附接配件。
技术介绍
飞机的翼梢上可包括小翼,从而在机翼移动通过空气时,减少由飞机机翼所产生 的气动阻力。小翼有效地增加了机翼后缘长度,这样扩展了由后缘和翼梢所散布的涡流的 分布。涡流沿机翼后缘的再次分布可导致被诱发气动阻力的显著减少,这样可改善飞机的 性能。 小翼可被提供为从翼梢向上延伸的单个小翼。小翼可还被提供为分裂式小翼,其 具有从翼梢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的上小翼和下小翼。小翼必须以在小翼-翼梢接合处能够 抵抗弯曲载荷的方式被联接至机翼结构。 偶尔,可能必要地是从飞机中移除小翼,并用相同或不同配置的新小翼来替换该 小翼。对于分裂式小翼,可取地是仅移除和替换下小翼,或可取地是仅移除和替换上小翼。 遗憾的是,用于附接小翼的常规装置会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安置、移除和替换。另外,用于安 置、移除以及替换小翼的常规装置会产生复杂的操作,该操作会需要在小翼-翼梢接合处 部分拆卸机翼,以便移除和重新安置小翼。 如可以看到,本领域需要有将小翼附接至机翼的系统,该系统允许在减少的时间 量中且不需要部分拆卸机翼的情况下,安置、移除以及替换小翼。
技术实现思路
通过本公开具体解决和缓解了与将小翼附接至飞机机翼有关联的上述需要,其中 本公开提供了可包括机翼附接部分、上小翼附接部分以及下小翼附接部分的小翼附接配 件。上小翼附接部分可联接至机翼附接部分并可经配置用于支撑上小翼。下小翼附接部分 也可联接至机翼附接部分并可被配置成用于支撑下小翼。机翼附接部分可使用紧固件可拆 卸地附接至翼梢。紧固件可包括张力紧固件并可从翼梢内侧安置。 还公开的是具有机翼的飞机,所述机翼包括翼梢和机翼蒙皮。飞机可包括具有机 翼附接部分、上小翼附接部分以及下小翼附接部分的机翼附接配件。机翼附接部分可使用 张力紧固件可拆卸地附接至翼梢,其中张力紧固件通过机翼蒙皮中所提供的检查口安置。 张力紧固件可延伸通过翼梢内侧并可接合至机翼附接部分。上小翼附接部分可联接至机翼 附接部分并可支撑上小翼。下小翼附接部分也可联接至机翼附接部分并可支撑下小翼。 同样公开的是将分裂式小翼固定至飞机的翼梢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将上小翼紧 固至具有机翼附接部分的机翼附接配件的上小翼附接部分。该方法可还包括将下小翼紧固 至机翼附接配件的下小翼附接部分。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使用张力紧固件将机翼附接部分 紧固至翼梢,该张力紧固件从翼梢内侧安置,从而将分裂式小翼固定至机翼。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公开的是使用分裂式小翼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提供具有 小翼附接配件的飞机,该小翼附接配件将分裂式小翼附接至机翼。该方法可还包括当飞机 未飞行时,维持小翼附接配件处于相对于机身的第一高度。该方法可附加包括当飞机飞行 时,将小翼附接配件移动至相对于机身的第二高度,并且其中第二高度高于第一高度。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能够单独地实现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组合实现已 被讨论的特征、功能以及优势,其中参考下列描述和附图能够明白实施例的进一步细节。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将更明白本公开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其中贯穿全文相似标识号指代 相似部分,其中: 图1是具有安装在机翼翼梢上的分裂式小翼的飞机的透视图; 图2是图1飞机的前视图,其示出的分裂式小翼包括以二面角取向的上小翼和以 上反角取向的下小翼; 图3是沿图1线3截取的分裂式小翼实施例的透视图,并示出安装至翼梢的分裂 式小翼; 图4是图3小翼的分解透视图,并示出用于将上小翼和下小翼附接至翼梢的小翼 附接配件; 图5是小翼附接配件实施例的透视图,该小翼附接配件被配置成单件整体结构, 并包括机翼附接部分、上小翼附接部分以及下小翼附接部分; 图6是图5小翼的进一步透视图,并示出使用多个张力紧固件将小翼附接至翼梢 肋的配件根端; 图7是沿图3线7所截取的上小翼实施例一部分的横截面图,并具有上小翼前翼 梁、上小翼中间翼梁以及上小翼后翼梁; 图8是沿图3线8所截取的上小翼的横截面图,并示出使用多个剪力紧固件将上 小翼附接部分互连至上小翼; 图9是使用图5小翼附接配件附接至翼梢的分裂式小翼的横截面图,并示出自翼 梢内侧安置以用于将机翼附接部分紧固至翼梢肋的张力紧固件; 图10是沿图2线10所截取的机翼的下侧的透视图,并示出检查面板,其允许从单 侧进入机翼内部,以用于安置将小翼固定至翼梢的张力紧固件; 图11是小翼附接配件的进一步实施例的透视图,所述小翼附接配件包括上托架 和铰接地联接至下托架和下小翼附接部分的上小翼附接部分; 图12是图11小翼附接配件的机翼附接部分的透视图; 图13是使用图11小翼附接配件附接至翼梢的分裂式小翼的横截面图,并示出将 机翼附接部分紧固至翼梢肋的张力紧固件; 图14是小翼附接配件的进一步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机翼附接部分、上小翼附接 部分以及下小翼附接部分为被配置成使用剪力销联接在一起的单独组件; 图15是图14的小翼附接配件的顶视图,并示出紧固至翼梢肋的机翼附接部分; 图16是图14的小翼附接配件的机翼附接部分的透视图,其示出结合到机翼附接 部分内的止动特征; 图17是图14小翼附接配件的机翼附接部分的侧视图; 图18是联接至上小翼附接部分的上凸耳的配件根端的根部U形夹的透视图; 图19是沿图18线19所截取的剖面图,并示出将根部U形夹联接至上凸耳的中心 销; 图20是实施例中的机翼附接配件的透视图,其中配件根端与翼梢肋一体化形成; 图21是图20的机翼附接配件的顶视图; 图22是小翼附接配件的进一步实施例的透视图,该小翼附接配件具有蒙皮拼接 件和翼梁拼接件,其用于将上小翼紧固至形成为整体结构的机翼附接部分和上小翼附接部 分,并且还示出一对U形夹配件,其用于使用剪力销将下小翼联接至下小翼附接部分; 图23是图22所示的机翼附接配件、蒙皮拼接件和翼梁拼接件以及前和后U形夹 配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4是图23中的使用张力紧固件联接至翼梢肋的机翼附接配件的横截面图,并 且还示出将上小翼联接至上小翼附接部分的蒙皮拼接件,以及使用剪力紧固件将下小翼联 接至下小翼附接部分的U形夹配件; 图25是沿图24线25所截取的小翼附接配件的横截面图,并示出使用剪力紧固件 紧固至上小翼的蒙皮拼接件和翼梁拼接件; 图26是示出用于将分裂式小翼固定至翼梢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7是示出使用小翼附接配件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8是飞机制造和使用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29是飞机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其中附图是为了示出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图1所示的是具有机 身102的飞机100的透视图。机身102可包括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客舱。机身102从飞机 100的前端处的机头延伸至机身102后端处的机尾104。机尾104可包括用于飞机100的 方向控制和稳定性的一个或更多个尾翼面,例如坚直尾翼108 (例如,坚直翼片)和/或水 平尾翼106 (例如,水平稳定器)。飞机100可还包括一对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3/201410151542.html" title="用于将分裂式小翼附接至机翼的小翼附接配件和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用于将分裂式小翼附接至机翼的小翼附接配件和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分裂式小翼(298)附接至机翼(112)的机翼附接配件(150),其包括:机翼附接部分(152);联结至所述机翼附接部分(152)并被配置成支撑上小翼(300)的上小翼附接部分(176);联接至所述机翼附接部分(152)并被配置成支撑下小翼(400)的下小翼附接部分(184);以及使用紧固件将所述机翼附接部分(152)可拆卸地附接至翼梢(114)。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4.19 US 13/866,9371. 一种用于将分裂式小翼(298)附接至机翼(112)的机翼附接配件(150),其包括: 机翼附接部分(152); 联结至所述机翼附接部分(152)并被配置成支撑上小翼(300)的上小翼附接部分 (176); 联接至所述机翼附接部分(152)并被配置成支撑下小翼(400)的下小翼附接部分 (184);以及 使用紧固件将所述机翼附接部分(152)可拆卸地附接至翼梢(11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翼附接配件(150),其中: 从所述翼梢(114)的内侧(134)安置所述紧固件。3. 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小翼附接配件(150),其中: 所述紧固件包括张力紧固件(172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翼附接配件(150),其中: 所述机翼附接部分(152)包括经配置包含筒状螺母(168)的筒状螺母孔(166);以及 所述张力紧固件(172)被螺纹接合至所述筒状螺母(168)。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小翼附接配件(150),其中: 所述上小翼(300)使用剪力紧固件(174)被附接至所述上小翼附接部分(176);以及 所述下小翼(400)使用剪力紧固件(174)被附接至所述下小翼附接部分(184)。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小翼附接配件(150),还包括: 所述上小翼附接部分(176)和所述下小翼附接部分(184)在所述机翼附接部分(152) 处被连结在一起,从而形成整体结构(192);以及 所述上小翼附接部分(176)和所述下小翼附接部分(184)中的至少一个可插入至所述 上小翼(300)和所述下小翼(400)中的相应一个内,并可使用至少一个剪力紧固件(174)与 其附接。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小翼附接配件(150),其中: 所述机翼附接部分(152 )由上支架(206 )和下支架(208 )组成; 所述上支架(206)与所述上小翼附接部分(176) -体形成; 所述下支架(208)与所述下小翼附接部分(184) -体形成; 所述上支架(206)和上小翼附接部分(176)是分离于所述下支架(208)和下小翼附接 部分(184)的单独组件;以及 所述上支架(206)和上小翼附接部分(176)通过铰链销(212)被铰接至所述下支架 (208)和下小翼附接部分(184),其中所述铰链销(212)延伸通过形成于铰链孔座(210)的 销孔(202 ),所述铰链孔座(210 )从所述上支架(206 )和所述下支架(208 )延伸。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小翼附接配件(150),其中: 所述机翼附接部分(152)、所述上小翼附接部分(176)以及所述下小翼附接部分(184) 为被配置成使用剪力销(262)联接在一起的单独组件。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小翼附接配件(150),其中: 所述上小翼附接部分(176)和所述下小翼附接部分(184)均包括至少一个凸耳(234、 236); 所述机翼附接部分(152 )包括至少一个U形夹(220 );以及 所述上小翼附接部分(176)的所述凸耳(234)和所述下小翼附接部分(184)的所述凸 耳(236)经配置使用至少一个销(230、232)被联接至所述U形夹。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小翼附接配件(150),其中: 所述上小翼附接部分(176)的凸耳(234)借助于中心销(222)和上销(230)联接至所 述机翼附接部分(152 )的所述U形夹(220 );以及 所述下小翼附接部分(184)的凸耳(236)借助于所述中心销(222)和下销(232)联接 至所述U形夹(220)。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小翼附接配件(150),还包括: 止动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维特D·D·小坎贝尔B·P·唐F·克列晓夫
申请(专利权)人:波音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