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4949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杆式连接器,能够确认对密封性进行了确保。在壳体(20)中,突出设置有能够与对方壳体(90)抵接而将对方壳体固定的连接部(25),在与连接部(25)相邻的位置,嵌合安装实现与对方壳体(90)的密封的密封圈(70)。杆(60)通过连结部(61)和一对臂板(62)在整体上构成门型,以从外侧跨越壳体(20)的方式安装。连接部(25)配置在与臂板(62)在臂板的内侧相对的位置。在臂板(62)开口而设置有作为能够目视观察密封圈(70)的确认窗的凸轮槽(6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杆式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杆式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杆式连接器具备能够与对方壳体嵌合的壳体、与壳体嵌合安装的密封圈、以及能够转动地安装在壳体上的杆。在壳体的两侧面突出设置一对轴部(旋转轴销)。杆通过连结部(操作部)和从连结部的两端突出的一对臂板(臂部)而在整体上呈门型。在臂板上设置有对轴部进行支撑的旋转轴孔、以及与对方壳体的凸轮销卡合的凸轮槽。杆以从外侧跨越壳体的方式安装于壳体,轴部嵌合在旋转轴孔,杆能够以轴部为中心转动。在两壳体的嵌合过程中,在凸轮销与臂板的凸轮槽卡合的状态中,使杆转动,利用与此相伴而发挥的增力作用进行两壳体的嵌合动作。另外,在两壳体的嵌合时将对方壳体外嵌于密封圈,将密封圈以液密的方式夹持在两壳体间,从而实现两壳体间的密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88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情况下,在密封圈的外侧配置对方壳体,在更外侧配置杆,因此有时不能从外侧观察与壳体嵌合安装的密封圈。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两壳体处于嵌合状态的情况下,不能确认是否经由密封圈适当地确保了两壳体间的密封。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认对密封性进行了确保的杆式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杆式连接器,包括:壳体,能够与对方壳体嵌合,在两侧面突出设置有轴部,并且突出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对方壳体抵接而对所述对方壳体进行固定的抵接固定壁;密封圈,配置为与所述壳体嵌合安装而与所述抵接固定壁相邻,在两壳体嵌合时,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对方壳体的内侧而以液密的方式被夹持在所述两壳体间;以及杆,通过连结部以及从该连结部的两端突出的臂板而在整体上构成门型,并以从外侧跨越所述壳体的方式安装,所述杆在与所述对方壳体卡合的状态下以所述轴部为中心而转动,从而发挥增力作用而进行两壳体的嵌合动作,所述杆式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固定壁配置在与所述臂板在所述臂板的内侧相对的位置,在所述臂板开口而设置有能够目视观察所述密封圈的确认窗。在臂板开口而设置能够目视观察密封圈的确认窗,因此在两壳体嵌合时,能够通过确认窗观察密封圈的状态,从而能够确认两壳体是否经由密封圈而适当地被密封。另外,通过以不同的颜色对密封圈和壳体进行配色,能够使得目视确认效果更加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杆式连接器中杆处于组装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是杆处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杆处于嵌合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是杆处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剖切俯视图。图5是杆处于嵌合位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剖切俯视图。图6是壳体的俯视图。图7是壳体的主视图。图8是杆的俯视图。图9是杆的后视图。图10是从主视视角方向观察的在壳体主体组装了杆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方式。所述确认窗由与所述对方壳体的从动销卡合而发挥所述增力作用的凸轮槽构成。由此,不用设置作为确认窗的专用的结构即可实现,能够使杆的结构简单化。在所述壳体设置有扩张防止壁,所述扩张防止壁在所述杆的转动过程中位于所述臂板的外侧而对所述臂板的过度的扩张进行限制,在所述扩张防止壁设置有退避部,所述退避部与所述确认窗连通而能够实现对所述密封圈目视观察。由此,利用扩张防止壁限制杆的过度的扩张后,能够通过设置于扩张防止壁的退避部而进行密封性的确认。所述轴部在所述壳体中露出到成为与所述对方壳体嵌合的嵌合侧的前表面侧。在本结构的情况下,通过确认窗能够目视观察密封圈,因此能够从壳体中省略对密封圈的外侧进行覆盖的壁,通过省略这样的壁,能够在轴部成形时从嵌合面侧拉拔模具。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形成这种露出到嵌合面侧的形态的轴部。另外,能够提高对轴部进行成形时的自由度,能够使轴部成为不易折损的结构。<实施例1>利用图1~图10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实施例1的杆式连接器10包括能够与对方壳体90嵌合的壳体20、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壳体20的杆60。如图4概略地表示的那样,对方壳体90是合成树脂制成,在宽度方向(图4的左右方向)上具有较长的大致方筒状的罩部91。在罩部91的两侧壁(长边侧的壁)的外表面突出设置一对从动销92。各从动销92构成大致圆柱状,配置在两侧壁的外表面中的前端部的宽度方向大致中央。另外,在罩部91内,突出地配置有未图示的多个阳薄片。如图3所示,壳体20是合成树脂制成,具有壳体主体21和电线盖22。如图7所示,壳体主体21具有:在宽度方向上较长的大致方块状的端子容纳部23、围绕端子容纳部23的外周且大致方筒状的嵌合筒部24、以及将嵌合筒部24和端子容纳部23连接的沿径向的连接部25(抵接固定壁)。在连接部25的前方且嵌合筒部24和端子容纳部23之间,对方壳体90的罩部91能够进入的嵌合空间26在前方开放而形成。如图7所示,在端子容纳部23中设置多个腔体27。未图示的端子配件从后方插入各腔体27内而被容纳。各端子配件通过压接于未图示的电线的末端部而进行连接,且在两壳体20、90嵌合时与对应的阳薄片导通连接。如图2所示,连接部25成为从壳体主体21的外周面沿径向伸出的形态,电线盖22配置为能够从后方抵接在连接部25的后表面。另外,如图6所示,壳体主体21的后端部28在连接部25的后表面后方突出而配置,在其两侧面(外周面中的长边侧的一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从连接部25的后表面向后方延伸的各一对侧面盖锁定部29突出地设置。另外,在壳体主体21的两端面(外周面中的短边侧的一面),从连接部25的后表面向后方延伸的一对端面盖锁定部31突出地设置。如图2所示,电线盖22是合成树脂制成,在整体上成为前方以及宽度方向一侧(图2的右侧)开放的盖状的形态。并且,电线盖22配置为覆盖壳体主体21的后端部28,抵接在连接部25的后表面而固定,在该状态下宽度方向另一侧(图2的左侧)的端缘与端面盖锁定部31卡定,宽度方向一侧的侧面与侧面盖锁定部29卡定,由此保持在壳体主体21。在实施例1的情况下,端面盖锁定部31以及侧面盖锁定部29在左右两侧成对地设置,使得电线盖22的宽度方向一侧的开口朝向图2的左右方向中的任一方向均能够对应。并且,如果将电线盖22安装在壳体主体21,则在电线盖22的内部容纳从壳体主体21的后表面导出的多根电线,进而,各电线沿电线盖22的背板32而弯曲并从宽度方向一侧的开口向外部拉出。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壳体主体21的后端部28中的两侧面的宽度方向大致中央,设置有一对轴部33。如图6所示,各轴部33构成大致圆柱状,在俯视视角(或仰视视角)中突出设置在大致方形的台部34上。另外,在嵌合筒部24中的、与壳体主体21的两侧面相对的部分,设置一对扩张防止壁35。各扩张防止壁35成为向外侧鼓出的形态,在其后边缘具有不与连接部25(后述的连续壁41)连接而凹陷形成的退避部36。进而,如图4所示,在扩张防止壁35的内部,能够对杆60的后述的臂板62进行容纳的内部空间37向后方开放而形成。如图4所示,在内部空间37,以大致圆弧状的周面部38进行包边,且如图6所示,由覆盖壁39将外侧塞闭。覆盖壁39的后边缘中的、与退避部36对应的部分成为沿宽度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形态。如图6所示,在连接部25中,在各扩张防止壁35的退避部36的后方形成有沿着宽度方向的一对连续壁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杆式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杆式连接器,包括:壳体,能够与对方壳体嵌合,在两侧面突出设置有轴部,并且突出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对方壳体抵接而对所述对方壳体进行固定的抵接固定壁;密封圈,配置为与所述壳体嵌合安装而与所述抵接固定壁相邻,在两壳体嵌合时,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对方壳体的内侧而以液密的方式被夹持在所述两壳体间;以及杆,通过连结部以及从该连结部的两端突出的臂板而在整体上构成门型,并以从外侧跨越所述壳体的方式安装,所述杆在与所述对方壳体卡合的状态下以所述轴部为中心而转动,从而发挥增力作用而进行两壳体的嵌合动作,所述杆式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固定壁配置在与所述臂板在所述臂板的内侧相对的位置,在所述臂板开口而设置有能够目视观察所述密封圈的确认窗。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4.18 JP 2013-0870701.一种杆式连接器,包括:壳体,能够与对方壳体嵌合,在两侧面突出设置有轴部,并且突出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对方壳体抵接而对所述对方壳体进行固定的抵接固定壁;密封圈,配置为与所述壳体嵌合安装而与所述抵接固定壁相邻,在两壳体嵌合时,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对方壳体的内侧而以液密的方式被夹持在所述两壳体间;以及杆,通过连结部以及从该连结部的两端突出的臂板而在整体上构成门型,并以从外侧跨越所述壳体的方式安装,所述杆在与所述对方壳体卡合的状态下以所述轴部为中心而转动,从而发挥增力作用而进行两壳体的嵌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宣仁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