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减震器的自平衡式二通挡板阀,包括挡板阀体、挡板阀芯、驱动装置及复位弹簧,挡板阀芯将挡板阀体分隔成左腔和右腔,挡板阀体上均布过油孔,挡板阀体一端的内侧延伸有限位凸块,挡板阀芯上开有微小的通孔连通挡板阀体的左腔和右腔,挡板阀芯与驱动装置之间设有复位弹簧,驱动装置通过复位弹簧驱动挡板阀芯在挡板阀体内水平移动,通过挡板阀芯的移动实现过油孔的启闭,并结合通孔保证油液流通确保挡板阀体左右腔压力相等;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挡板阀结构简单、频率响应快、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能够解决挡板阀芯左右两腔工作压力不等对挡板阀工作性能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减震器的自平衡式二通挡板阀,包括挡板阀体、挡板阀芯、驱动装置及复位弹簧,挡板阀芯将挡板阀体分隔成左腔和右腔,挡板阀体上均布过油孔,挡板阀体一端的内侧延伸有限位凸块,挡板阀芯上开有微小的通孔连通挡板阀体的左腔和右腔,挡板阀芯与驱动装置之间设有复位弹簧,驱动装置通过复位弹簧驱动挡板阀芯在挡板阀体内水平移动,通过挡板阀芯的移动实现过油孔的启闭,并结合通孔保证油液流通确保挡板阀体左右腔压力相等;本专利技术中的挡板阀结构简单、频率响应快、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能够解决挡板阀芯左右两腔工作压力不等对挡板阀工作性能影响的问题。【专利说明】-种用于减震器的自平衡式二通挡板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减震器的自平衡式二通挡板阀,尤其是以低压流体作为传动 介质,适用于汽车减震器系统,对减震器内部油液精确控制,属于流体控制
。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减震器系统中使用的液压阀门,通常是采用螺纹传动方式来开关或调节 液体流量的大小。阀芯两端压力不等造成阀芯启闭困难,并且阀芯和阀体摩擦受损严重。喷 嘴挡板阀是通过改变喷嘴与挡板之间的相对位移来改变液流通路开度的大小以实现控制, 节流孔与喷嘴空隙小易堵塞,并且抗污染能力差。 至目前为止,采用压力自平衡原理开发的液压阀主要有:CN1067104A公布了一种 高效自平衡阀,手柄旋转90度即可将阀门打开或关闭并可实现无级调节流量;CN2801571Y 公布了一种双回路压力自平衡阀,能自动平衡两个回路的压力,有效减少两个回路出现的 压力差。这些装置各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际存在的问题。然而调查发现,这些压 力自平衡液压阀的结构复杂,使用和维护成本高,不适用于汽车减震器系统,这是现有技术 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频率响 应快、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能够解决挡板阀芯左右两腔工作压力不等对挡板阀 工作性能影响的一种用于减震器的自平衡式二通挡板阀。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减震器的自平衡式二通挡板阀,包 括设有内腔的挡板阀体、设置在挡板阀体内腔的挡板阀芯、设置在挡板阀体一侧的驱动装 置及将挡板阀芯与驱动装置连接的复位弹簧,其中: 挡板阀芯将挡板阀体分隔成左腔和右腔,挡板阀体沿圆周方向上均布至少四个过油 孔供油液流通,挡板阀体远离驱动装置一端的内侧延伸有限位凸块对挡板阀芯进行限位, 过油孔到限位凸块的距离小于挡板阀芯的长度即挡板阀芯抵于限位凸块时能挡住过油孔, 挡板阀芯上开有至少两个微小的通孔连通挡板阀体的左腔和右腔,油液能在左右腔之间流 通,挡板阀芯的中部还延伸有与复位弹簧相适配的固定凸块,驱动装置的一侧设还有与复 位弹簧相适配的固定凹槽,复位弹簧通过挡板阀芯的固定凸块与驱动装置的固定凹槽固定 于挡板阀芯与驱动装置之间,驱动装置通过复位弹簧驱动挡板阀芯在挡板阀体内水平移 动; 在初始状态时,在挡板阀芯上通孔的作用下,挡板阀体的左腔和右腔均充满油液,并左 右腔的压力相等; 在工作状态驱动装置开启时,挡板阀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移动至挡板阀体的右端, 过油孔打开油液流通,此时,挡板阀体的右腔容积减小,油液由通孔迅速溢流到左腔,左右 腔压力平衡; 在工作状态驱动装置关闭时,挡板阀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移动至挡板阀体的左 端抵于限位凸块,过油孔关闭切断油液流通,此时,挡板阀体的右腔容积增大,油液由通孔 迅速溢流到右腔,左右腔压力平衡。 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用于减震器的自平衡式二通挡板阀中,挡板阀芯的剖面为U形结构,固定凸块与 通孔在U形挡板阀芯的同一侧。 本专利技术中的挡板阀芯的剖面为U形结构能更好的将挡板阀体分为左右腔,在进行 水平移动时能很好的推动油液的从通孔中流通确保左右腔的压力相等,同时,U形结构还能 方便对过油孔进行关闭和打开,在不增加额外零件的基础上很好的控制了过油孔的开启。 前述用于减震器的自平衡式二通挡板阀中,挡板阀芯上的通孔分布在以固定凸块 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 前述用于减震器的自平衡式二通挡板阀中,挡板阀芯设置在挡板阀体的内腔采用 间隙配合,它们之间的间隙距离为0. 5-lmm。 本专利技术中挡板阀芯与挡板阀体采用间隙配合保证挡板阀芯能移动,且是挡板阀芯 的移动,挡板阀体相对的静止的,这样减少摩擦,延长了阀的使用寿命,同时,将间隙距离控 制在0. 5-lmm的小距离中,也减少了油液没有正常从通孔的溢流而从挡板阀芯和挡板阀体 之间的间隙溢流,进一步确保使挡板阀体左右腔压力的相等,维持挡板阀的正常工作。 前述用于减震器的自平衡式二通挡板阀中,驱动装置为电磁铁、手动、液压、气动 等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中用于减震器的自平衡式二通挡板阀相比于现有技术优点如下: (1) 本专利技术中的挡板阀结构简单,重量轻,使用和维持成本低,应用于减震器时不会过 分加重减震器的重量,也不会增加减震器的繁琐性; (2) 本专利技术创造性的使用剖面为U形结构的挡板阀体,能在不增加额外零件的前提下 巧妙的实现对过油孔的控制,结合挡板阀芯上的通孔实现挡板阀体左右腔压力始终保持相 等,确保挡板阀的正常工作,最终维持减震器的正常工作; (3) 挡板阀体左右腔压力的相等,使得复位弹簧很容易的控制挡板阀芯的移动,阻力 小,避免由于左右两腔压力不等,造成的挡板阀芯启闭困难及挡板阀芯和挡板阀体磨损严 重的问题,保证在各种工作压力下,挡板阀芯轻松开启和闭合,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 (4) 本专利技术中的挡板阀芯工作行程短,频率响应快,工作过程中摩擦小,使用寿命长,在 挡板阀芯复位时不需要驱动机构的驱动利用本专利技术中的复位弹簧即可自行复位,降低了成 本; (5) 本专利技术中的挡板阀体还延伸有限位凸块,来限制挡板阀芯的移动,使其不会错位, 不会在复位弹簧复位时冲出挡板阀体,扰乱工作的运行。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减震器的自平衡式二通挡板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_挡板阀体,2-挡板阀芯,3-复位弹簧,4-驱动装置,5-限位凸块,6-固定凸块, 7-固定凹槽,8-通孔,9-过油孔,10-左腔,11-右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减震器的自平衡式二通挡板阀,结构如图1和2所示,包括设 有内腔的挡板阀体1、设置在挡板阀体1内腔与挡板阀体间隙配合的挡板阀芯2、设置在挡 板阀体1 一侧的驱动装置4及将挡板阀芯2与驱动装置4连接的复位弹簧3,其中,挡板阀 芯与挡板阀体间隙配合它们之间的间隙距离为〇. 5-1_,驱动装置采用电磁铁,流通的油液 为液压油: 挡板阀芯2的剖面为U形结构并将挡板阀体1分隔成左腔10和右腔11,挡板阀体1沿 圆周方向上均布至少四个过油孔9供液压油流通,挡板阀体1远离驱动装置4电磁铁一端 的内侧延伸有限位凸块5对挡板阀芯2进行限位,过油孔9到限位凸块5的距离小于挡板 阀芯2的长度,挡板阀芯2上开有至少两个微小的通孔8连通挡板阀体1的左腔10和右腔 11使液压油能在左右腔流通如图2所示,挡板阀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减震器的自平衡式二通挡板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内腔的挡板阀体(1)、设置在挡板阀体(1)内腔的挡板阀芯(2)、设置在挡板阀体(1)一侧的驱动装置(4)及将挡板阀芯(2)与驱动装置(4)连接的复位弹簧(3),其中:所述的挡板阀芯(2)将挡板阀体(1)分隔成左腔(10)和右腔(11),所述挡板阀体(1)沿圆周方向上均布至少四个过油孔(9),所述挡板阀体(1)远离驱动装置(4)一端的内侧延伸有对挡板阀芯(2)限位的限位凸块(5),所述的过油孔(9)到限位凸块(5)的距离小于挡板阀芯(2)的长度,所述的挡板阀芯(2)上开有至少两个微小的通孔(8)连通挡板阀体(1)的左腔(10)和右腔(11),所述挡板阀芯(2)与驱动装置(4)之间设有所述的复位弹簧(3),所述的驱动装置(4)通过复位弹簧(3)驱动挡板阀芯(2)在挡板阀体(1)内水平移动;初始状态时,在挡板阀芯(2)上通孔(8)的作用下,挡板阀体(1)的左腔(10)和右腔(11)均充满油液,并左右腔的压力相等;在工作状态驱动装置(4)开启时,挡板阀芯(2)在驱动装置(4)的驱动下移动至挡板阀体(1)的右端,过油孔(9)打开油液流通,此时,挡板阀体(1)的右腔(11)容积减小,油液由通孔(8)迅速溢流到左腔(10),左右腔压力平衡;在工作状态驱动装置(4)关闭时,挡板阀芯(2)在复位弹簧(3)的作用下复位移动至挡板阀体(1)的左端抵于限位凸块(5),过油孔(9)关闭切断油液流通,此时,挡板阀体(1)的右腔(11)容积增大,油液由通孔(8)迅速溢流到右腔(11),左右腔压力平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成龙,王存堂,宣芮,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