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床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在大型制管业、风塔制造、桩基制造、压力容器制造等行业有广泛的用途的机床,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对大型H型钢或箱形梁的三个面同时进行钻孔加工的大型三维钻床。包括床身组件,所述床身组件沿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一条滚柱式直线导轨,在所述床身组件沿宽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一立柱组件,所述立柱组件与相对应的滚柱式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可以对大型H型钢或箱形梁的三个面上同时进行钻孔加工,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效提高了杆件钻孔加工的生产效率,并能同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机床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在大型制管业、风塔制造、桩基制造、压力容器制造等行业有广泛的用途的机床,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对大型H型钢或箱形梁的三个面同时进行钻孔加工的大型三维钻床。包括床身组件,所述床身组件沿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一条滚柱式直线导轨,在所述床身组件沿宽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一立柱组件,所述立柱组件与相对应的滚柱式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本技术产品可以对大型H型钢或箱形梁的三个面上同时进行钻孔加工,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效提高了杆件钻孔加工的生产效率,并能同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专利说明】大型三维钻床
本技术属于机床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在大型制管业、风塔制造、桩基制造、压 力容器制造等行业有广泛的用途的机床,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对大型Η型钢或箱形梁的三 个面同时进行钻孔加工的大型三维钻床。
技术介绍
在造船造桥、风塔制造、桩基制造、压力容器制造等行业,常常需要对一些大型Η 型钢或箱形梁的三个面同时进行钻孔加工。对于这些复杂的加工要求,现有技术中常用的 解决方案是:对待加工的工件三个表面逐个进行钻孔加工,这就需要多次对待加工的工件 进行装夹定位,由于这些待加工的工件大多体积庞大、重量较重,给装夹定位操作带来较大 困难,导致工人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 理的大型三维钻床,使用该钻床可以同时对待加工工件三个面同时进行钻孔加工,大大提 高了劳动生产率。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大型三维钻床,特征在于:包括床身组件, 所述床身组件沿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一条滚柱式直线导轨,在所述床身组件沿宽度方向 两端分别设有一立柱组件,所述立柱组件与相对应的滚柱式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两个 立柱组件上端通过连接架相连接,动梁两端分别安装于床身组件两侧的立柱组件上,上附 加定位轴安装于动梁上,所述上附加定位轴上安装有上钻削动力头机构,每个所述立柱组 件上均安装有一套侧附加定位轴,每套所述侧附加定位轴上均安装有侧钻削动力头机构; 所述床身组件沿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升降操作台组件,所述升降操作台组件前端与 位于床身组件同侧的立柱组件相连接,所述升降操作台组件上固定有电控柜,电控柜内设 置有自动控制系统;在床身组件上部工作台上滑动设有调整平台组件。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身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导轨, 滑座通过其底部设置的滑套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座上安装有减速箱,床身电机 安装于所述减速箱上,且所述床身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箱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底座上端还 固定有齿条,减速箱底部两个输出轴上分别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第 二齿轮分别与齿条相配合;所述第一齿轮下端设有第一齿轮端盖,所述第一齿轮端盖通过 第一端盖螺钉固定于减速箱底部第一输出轴端部;所述第二齿轮下端设有第二齿轮端盖, 所述第二齿轮端盖通过第二端盖螺钉固定于减速箱底部第二输出轴端部;所述滑套通过滑 套螺栓紧固连接于滑座底部;所述导轨通过导轨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端;所述滑座上对 应于所述减速箱沿长度方向一侧端部通过支架螺栓固定有定位螺栓支架,所述定位螺栓支 架上固定有锁紧螺母,定位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锁紧螺母上,且所述定位螺栓前端顶紧于 减速箱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整平台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设有 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一个升降机安装座,每个所述 升降机安装座内均安装有丝杆升降机,所述丝杆升降机升降丝杆顶端连接有顶升块,所述 顶升块在工作时沿升降机安装座顶部开口作升降运动,所述升降机安装座侧部端面安装有 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升降机的输入端之间通过连接轴相连接;所述 底座内安装有两组动力传动机构,每个所述升降机安装座分别在相应的动力传动机构作用 下,在直线导轨上来回运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减速机、第一电机、滚珠丝 杆及连接于所述滚珠丝杆上的丝母;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底座内部一端,且第一电机的输 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滚珠丝杆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 升降机安装座底部连接有丝母座,丝母安装于所述丝母座内;所述底座内固定有连接架,减 速机安装于所述连接架上;所述滚珠丝杆两端分别转动支承于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柱组件包括立柱体,所述立柱体表面设有 两条相互平行的导轨,在两条导轨之间转动设置有下丝杆、上丝杆,所述导轨上滑动设置有 上滑动座与下滑动座;所述下丝杆上连接有下丝母,且下丝母与下丝杆之间形成螺旋传动 畐0,所述下丝母外侧固定有下丝母套,下滑动座与所述下丝母套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 立柱体上对应于所述下丝杆的上方位置处安装有下减速机,所述下减速机的输出端与下丝 杆的上端通过下联轴器相连接;所述上丝杆上连接有上丝母,且上丝母与上丝杆之间形成 螺旋传动副,所述上丝母外侧固定有上丝母套,上滑动座与所述上丝母套之间通过螺栓紧 固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丝杆分别通过轴承转动支承于第一轴承 座、第二轴承座上,所述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布置于立柱体上、对应于减速机的正下方 位置;所述下丝杆上、对应于第一轴承座上下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一隔圈、第二隔圈,下丝杆 上还旋设有用于锁紧第一隔圈的第一圆螺母,第一轴承座上端压紧设有第一端盖;所述下 丝杆上、对应于第二轴承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三隔圈、第四隔圈,其中第四隔圈由旋设有 下丝杆上的第二圆螺母锁紧固定,所述第二轴承座下部端面压紧设有第二端盖;所述下滑 动座通过其四个顶角分别设置的第一滑套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上;所述立柱体上还固定有 用于支承上丝杆的轴承套、第三轴承座,所述上丝杆与轴承套连接处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 第五隔圈、第六隔圈,其中第五隔圈通过第三圆螺母锁紧固定,所述轴承套的上部端面通过 螺栓紧固连接有第三端盖;上丝杆与第三轴承座连接处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七隔圈、第 八隔圈,其中第八隔圈通过第四圆螺母锁紧固定,并在所述第三轴承座的下部端面固定有 第四端盖;所述上丝杆上端通过上联轴器与外接驱动轴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钻削动力头机构与侧钻削动力头机构相 同,其中上钻削动力头机构包括方枕,在方枕中空腔体中垂直设有电机安装板;所述电机安 装板上部端面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从电机安装板中伸出,在电机安装板底面固定有主 轴座,主轴设置于所述主轴座中,且主轴上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所述方枕 工作面两侧设有直线导轨,滑台滑动连接于所述直线导轨上;所述方枕顶部设有连接架,减 速机安装于连接架上,所述减速机的动力由安装于其上端的伺服电机提供;在连接架底部 设有第一轴承座,在方枕的工作面上固定有第二轴承座,滚珠丝杠两端分别支承于第一轴 承座、第二轴承座上,且所述滚珠丝杠上端通过第一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滑 台上固定有丝母座,丝母座与滚珠丝杠螺纹连接;所述方枕顶部还固定有气液转换缸;所 述主轴座中间部位通过定位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三维钻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组件(1),所述床身组件(1)沿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一条滚柱式直线导轨,在所述床身组件(1)沿宽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一立柱组件(3),所述立柱组件(3)与相对应的滚柱式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两个立柱组件(3)上端通过连接架(10)相连接,动梁(11)两端分别安装于床身组件(1)两侧的立柱组件(3)上,上附加定位轴(6)安装于动梁(11)上,所述上附加定位轴(6)上安装有上钻削动力头机构(4),每个所述立柱组件(3)上均安装有一套侧附加定位轴(8),每套所述侧附加定位轴(8)上均安装有侧钻削动力头机构(7);所述床身组件(1)沿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升降操作台组件(5),所述升降操作台组件(5)前端与位于床身组件(1)同侧的立柱组件(3)相连接,所述升降操作台组件(5)上固定有电控柜(9),电控柜(9)内设置有自动控制系统;在床身组件(1)上部工作台上滑动设有调整平台组件(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明,张志伟,陆松茂,周冰峰,周敏铨,杨念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联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