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减小黄斑产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28066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9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减小黄斑产生的方法。在COG工艺中采用低温ACF贴附机控制压合温度,避免产生IC端黄斑;增加灯与可视区域之间的距离至2.8mm以上,并采用黑黑双面胶作为遮光胶,有效的控制背光光斑;将不锈钢铁框的底板边缘先做成向下变形,然后在铁框上方用塑胶进行注塑,通过注塑后塑胶的收缩将铁框的底板拉平,改善胶铁一体变形量,有效的控制黄斑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减小黄斑产生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特别是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减小黄斑产生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全贴合技术制作的液晶显示模组(LCM,LCDModule)容易出现显示黄斑。黄斑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现有COG(ChipOnGlass,芯片被直接绑定在玻璃上)工艺所用常温ACF(AnisotropicConductiveFilm异向导电胶膜)贴附机的压合温度过高,压合后会产生IC端黄斑;二、现有背光设计中,灯距离VA(ViewArea,可视区域)太近,并且遮光胶材质为黑白胶,容易产生黄斑;三、现有背光胶铁一体设计中铁框在注塑前是平整的,注塑后塑胶收缩把铁框向上拉会导致胶铁变形产生黄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全贴合技术制作的液晶显示模组易出现黄斑的现状,申请人经过研究改进,现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减小黄斑产生的方法,有效的控制黄斑的产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减小黄斑产生的方法,在COG工艺中采用低温ACF贴附机控制压合温度;增加灯与可视区域之间的距离至2.8mm以上;采用黑黑双面胶作为遮光胶;将不锈钢铁框的底板边缘先做成向下变形,然后在铁框上方用塑胶进行注塑,通过注塑后塑胶的收缩将铁框的底板拉平,减小胶铁变形量。所述ACF贴附机采用日立AC823CY或者索尼ACF-CP36931。所述黑黑双面胶采用积水或者谷川品牌的黑黑双面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低温ACF可以有效的控制压合温度,避免产生IC端黄斑;通过加大灯距VA区的距离和改用黑黑双面胶可以有效的控制背光光斑,从而减少LCM黄斑发生;胶铁加上反向变形设计,可有效的改善胶铁一体变形量,有效的控制黄斑的产生。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将在下面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的描述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常规的胶铁注塑方法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改进后的胶铁注塑方法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改进设计1:采用日立AC823CYACF或者索尼ACF-CP36931ACF进行低温压合。本专利技术改进设计2:将灯距VA区距离设计在2.8mm以上,减小处理导光板效果的难度;遮光胶材质选用积水、谷川等品牌黑黑双面胶.本专利技术改进设计3:结合图1、图2所示,在常规设计中,注塑前铁框底部平整,无反向变形;注塑后塑胶收缩把铁框边缘向上拉导致变形。本专利技术设计中,注塑前将铁框底部边缘设计成反向变形;注塑后通过塑胶收缩把铁框底部反向变形的部分拉平,消除变形。通过上述改进设计,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控制黄斑的产生。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减小黄斑产生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减小黄斑产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COG工艺中采用低温ACF贴附机控制压合温度;增加灯与可视区域之间的距离至2.8mm以上;采用黑黑双面胶作为遮光胶;将不锈钢铁框的底板边缘先做成向下变形,然后在铁框上方用塑胶进行注塑,通过注塑后塑胶的收缩将铁框的底板拉平,减小胶铁变形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减小黄斑产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COG工艺中采用低温ACF贴附机控制压合温度;增加灯与可视区域之间的距离至2.8mm以上;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小定肖绍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博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