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器的端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2711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9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感器的端子结构,主要是将一芯体安装在一支撑架上,且所述芯体上设有一绕组,所述芯体的顶部上设有两个以上的端子座,所述端子座是分别靠近所述芯体顶部的两侧边处,所述端子座分别包括一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连接一金属连接片,所述金属连接片经延伸并转折后分别连接一导电片,所述导电片是平行相对设置且朝所述芯体的绕组延伸,使得所述导电片分别与所述绕组的相对两端构成电连接;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感器在其芯体的顶部分设有所述端子座,通过其接线端子可便捷、牢固的组接其他电感器,以达到提升使用效能、增加耐用性与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感器的端子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感器,特别是指一种电感器的端子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工业/工厂自动化系统中经常使用电感器,主要是将电感器安装在 变频器、调速器与电网电源输入之间,用于抑制变频器、调速器等产生的浪涌电压和电流。 一般电感器的原理是以一个导体通电时会在其所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产生磁场,所以所有 能载流的电导体都具有一感性,而通电长直导体的电感较小,所产生的磁场不强,因此实际 的电感器是以导线绕成螺线管形式构成一空心的电感器,有时为了让螺线管具有更大的电 感,便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以构成一铁芯的电感器。 请参考图7所揭示,为一组已知的电感器,主要是由一第一电感器91、一第二电感 器92、一第三电感器93以及相对应的两第一连接片94、两第二连接片95、两第三连接片96 所组成;其中, 所述第一电感器91是内设有一第一绕组,所述第一绕组具有两绕线,所述绕线分 别具有用以出线的一第一端911与一第二端(图中未示),且所述第一、第二端911的出线 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连接片94是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端911电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片94 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感器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芯体,其具有一顶部,且所述芯体上设有一绕组,所述绕组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两个以上的端子座,其分设在所述芯体的顶部,所述端子座分别包括一接线端子;两个以上的金属连接片,其分别与所述端子座的接线端子电连接;两个以上的导电片,呈平行相对设置且分别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所述导电片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金属连接片电连接,所述导电片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绕组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感器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芯体,其具有一顶部,且所述芯体上设有一绕组,所述绕组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 端; 两个以上的端子座,其分设在所述芯体的顶部,所述端子座分别包括一接线端子; 两个以上的金属连接片,其分别与所述端子座的接线端子电连接; 两个以上的导电片,呈平行相对设置且分别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所述导电片的 第一端分别与所述金属连接片电连接,所述导电片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绕组的第一端与第 二端电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座分设在所述芯 体的顶部内侧,且靠近所述绕组的两侧边处;所述端子座进一步包括一座体,所述座体的上 端设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一与内部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供所述接线端子插入固 定,所述连接部内与所述座体贯通。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连接片呈L型,当 所述金属连接片分别与所述座体下端组合,通过所述接线端子使所述座体与所述金属连接 片构成同轴穿设固定。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器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座进一步包括一 端子座固定件,所述端子固定件具有两平行的夹片,所述夹片上分别形成一个以上的卡合 口,所述端子座固定件的底部分别向下延伸一固定部,用以将所述端子座固定件固定设置 在所述芯体上;上述所述座体的外侧壁上又分别进一步形成一个以上的凸部,所述凸部分 别与所述端子固定件的各卡合口相对应,当上述端子座组合金属连接片,由端子座的凸部 与端子固定件的卡合口相互卡合固定。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感器的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以上的导电片包 括一第一导电片与一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第二导电片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 芯体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康
申请(专利权)人:立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