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无污染地排空至少部分柔性的容器的排空方法,其中,容器(1)被排空到基体(10)中,包围基体(10)填充口(11)的衬套(20)固定在基体(10)上。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借助填充端部(21)将衬套(20)向内翻卷,以便形成用于容器(1)的容纳区域(22)。该容纳区域被封闭为使得通过借助刀具(15)产生的排空口向外部完全封闭地排空容器(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无污染地排空至少部分柔性的容器的排空方法和排空 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5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无污染地排空 至少部分柔性的容器的排空方法和排空装置。
技术介绍
在许多工业行业、如医药和化工行业中,在加工那些会对与原料直接接触的工作 人员构成显著健康危害的这些原料时,需要提高清洁度或绝对无污染地工作。到目前为止, 即使在低的无污染要求下,为了能够将至少部分柔性的容器排空到生产单元或另一柔性的 容器中,投入依然很大。在大多数情况下,在相应的接口上使用已知的隔离体。 已知的方法或装置例如可由DE102009017545A1或DE102006057760B3获知。 在由DE102006057760B3公开的装置中,包围基体填充口的衬套固定在基体上。 但该固定方式没有解决封闭的至少部分柔性的容器的对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的、易于操作的且绝对干净的、尤其是 无污染的方法和一种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以便环境密封地将至少部分柔性的容器连接 到方法技术设备上。 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特征的方法或具有权利要求5 特征的装置得以解决。 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方式在各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本专利技术允许将至少部分柔性的容器环境密封地连接到、又称为无污染地对接到方 法技术设备上,该设备在基体中具有填充口。无需使用隔离体。本专利技术可实现任意的、具有 至少一个柔性区域(其例如可被刀具切开)的容器(如焊有膜底的金属容器)的对接。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容器以柔性区域朝向填充口定向。在涉及完全柔性的容器 (如袋)时,则无需特别定向。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将容器包入衬套中。 技术人员可将术语衬套理解为一种软管或软管膜。衬套例如作为衬套盒中的 连续衬套被提供。在衬套盒中,衬套被节省空间地折叠。在已知的填充口中,包围填充口的 衬套盒固定在基体上。 该方法具有下述方法步骤: 在该方法开始之前,衬套可在一个在填充口上封闭的填充端部上以一定的初始长 度从衬套盒中被抽出。然后将衬套、尤其是将其填充端部向内翻卷。由此衬套始终封闭填 充口。形成容纳区域,容器可完全放入该容纳区域中。 将容器放入容纳区域,此后衬套大多以至少双壁的端部突出于容器。如必要,衬套 必须被进一步抽出衬套盒。但当例如所述至少双壁的端部能够与容器共同被压接或焊接 时,所述双壁的端部无需突出。 封闭衬套,使得容纳区域封闭。 接着,在朝向填充口的一侧上打开、尤其是切开衬套、特别优选衬套的向内翻卷的 填充端部。同时切开容器,使得容器和衬套的在很大程度上一致的排空口上下重叠。由此, 在容器和填充口之间形成供容器的内容物通过的袋口。朝向填充口打开的容纳区域在此保 持向外部封闭。 最后,排空容器。 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在衬套和容器被切开后,衬套携带容器 从填充口取下。这在切开后立即并且仍在排空期间进行是特别有利的。 在该方法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在排空之后,衬套在容器和填充口之间在 至少一个封闭区域中被封闭。这例如可通过焊接或压接实现。 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在封闭之后,在封闭区域内或在两个 彼此间隔开形成的封闭区域之间在分离点上分离衬套,使得在填充口侧形成封闭的端部作 为填充端部。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种方法相对于已知的方法成本较低,这是因为无需隔离体来无污 染地排空容切。容器中最初所含的材料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封闭中。排空的容器(其往往并 未完全排空)可完全封闭地被清除。 根据用于本专利技术排空方法的排空装置的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径向包围填充口地 在基体上设置具有衬套的衬套盒。当衬套在填充端部上被封闭时,则整个基体也通过衬套 盒在基体上的相应固定而完全封闭。可从衬套盒中远离填充口地--尤其是通过升降和夹 持装置--抽出衬套。 根据本专利技术排空装置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填充口部分地通过挡架封闭。 在容器在容纳区域中松脱并且容器即将经由衬套的通过剪切产生的排空口掉入 填充口内的情况下,这种挡架避免方法技术设备的堵塞。 根据本专利技术排空装置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在填充口的区域中设置剪切装 置、尤其是具有可朝向容器移动的刀具的升降和剪切装置。 根据本专利技术排空装置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刀具这样设置在挡架的背离容器 的一侧上并且挡架具有相应于刀具设置的贯通口,从而刀具可穿过挡架朝向容器移动。 通过这种实施方式避免了原则上可通过刀具产生的受伤危险。同样也可避免容器 的意外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剖面图中分别示出各方法步骤,其中沿圆周方 向作为蛋糕块切掉大约四分之一,以便能够看到装置内部。附图如下: 图1为容器和设置在其下方的、根据一种实施例的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排空装置的 简化示意图,在此衬套具有封闭的填充端部; 图2为图1的排空装置,在此向内翻卷填充端部; 图3为图2的排空装置,在此放入容器; 图4为图3的排空装置,在此围绕容器封闭容纳区域; 图5为图4的排空装置,在此刀具进入填充端部和容器; 图6为图5的排空装置,在此取下容器; 图7为图5的排空装置,在此取下容器和分离点; 图8为图7的排空装置,在此分离填充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8中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排空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透视图,借助蛋糕状剖 面图可看到排空装置的内部。图1至8依次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排空方法。 根据所示实施例,设置用于本专利技术排空方法的排空装置集成在方法技术设备的一 种管接头中、如管道或容器的管接头中。排空装置具有基体10,在其中设有一个填充口 11 用以填充设备。在基体10上方示出容器1,其内容物2应被填充到填充口 11中。为了避免 污染,环境密封地进行未完全示出的方法技术设备的填充或容器1的排空。 包围填充口 11地设置衬套盒12,可从该衬套盒中朝向容器1抽出衬套20。该衬 套作为软管借助连续的衬套盒12与基体10环境密封地连接。衬套可向上向容器1的方向 从衬套盒12中被抽出。 衬套20的可从衬套盒12中抽出的端部被称为填充端部21。该填充端部借助焊缝 封闭。作为替换方案,该填充端部可被压接。 图2示出填充端部21如何向内翻卷,以便形成容纳区域22。 在图3中示出容器1可完全容纳于容纳区域22中。 在所有附图中以点划线示出容器1以及衬套20的不可见的轮廓。以圆圈表示容 器的内容物2、通常为流体或颗粒状材料。 图4示出在焊接突出于容器的双壁的端部23之后的容纳区域22。容器1原则上 可自由移动地被封闭在容纳区域22中。在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可规定,将容器固定在容 纳区域22中、尤其是在封闭双壁的端部23时一同焊入容纳区域中。 图5示出刀具15如何从填充口 11穿过挡架13进入填充端部21和容器1中,从 而以圆圈表示的内容物2从容器1被排入方法技术设备中。 在排空之后或期间,在双壁的端部23上,衬套20被进一步向上抽出衬套盒12。在 填充端部21和填充口 11之间形成自由区域作为封闭区域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无污染地排空至少部分柔性的容器的排空方法,其中,容器(1)被排空到基体(10)中,包围基体(10)填充口(11)的衬套(20)固定在基体(10)上,其特征在于下述方法步骤:a)将衬套(20)向内翻卷,在此衬套通过填充端部(21)封闭并且衬套(20)因此封闭填充口(11),由此形成容纳区域(22),容器(1)能够完全放入该容纳区域中,b)将容器(1)放入容纳区域(22),在此衬套(20)以至少双壁的端部(23)突出于容器(1)或至少以所述至少双壁的端部(23)在整个周面上包围容器(1),c)封闭衬套(23),使得容纳区域(22)封闭,d)打开衬套(20)的容纳区域(22)和容器(1),使得在容器(1)和填充口(11)之间形成供容器(1)的填充材料(2)通过的排空口(3),在此容纳区域(22)和填充口(11)向外部封闭,e)排空容器(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1.14 DE 102011086278.11. 一种用于无污染地排空至少部分柔性的容器的排空方法,其中,容器(1)被排空到 基体(10)中,包围基体(10)填充口(11)的衬套(20)固定在基体(10)上,其特征在于下 述方法步骤: a) 将衬套(20)向内翻卷,在此衬套通过填充端部(21)封闭并且衬套(20)因此封闭填 充口(11),由此形成容纳区域(22),容器(1)能够完全放入该容纳区域中, b) 将容器(1)放入容纳区域(22),在此衬套(20)以至少双壁的端部(23)突出于容器 (1)或至少以所述至少双壁的端部(23)在整个周面上包围容器(1), c) 封闭衬套(23),使得容纳区域(22)封闭, d) 打开衬套(20)的容纳区域(22)和容器(1),使得在容器(1)和填充口(11)之间形 成供容器(1)的填充材料(2)通过的排空口(3),在此容纳区域(22)和填充口(11)向外部 封闭, e) 排空容器(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20)在被切开(d)后-- 尤其是在被切开(d)后立即并且仍在排空(e)期间--携带容器(1)从填充口(11)取下。3. 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翁特克,P·莱斯,M·科赫,
申请(专利权)人:弗洛克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