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冷却装置和包括所述装置的斯列普活化炉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61082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料冷却装置,由耐火砖砌筑而成,每块耐火砖内部具有竖直贯通的通孔,竖直相邻的每两块耐火砖的通孔连通,构成物料排出通道;每块耐火砖外表面有凹槽,水平相邻的每两块耐火砖之间的凹槽相配合,构成通风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包括上述冷却装置的斯列普活化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物料冷却装置耐高温、耐腐蚀、不耗水、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温物料的冷却装置,以及一种包括所述冷却装置的斯列普 活化炉。 一种物料冷却装置和包括所述装置的斯列普活化炉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多种高温反应炉的出料温度都较高,物料排出时为了避免高温对传输设备 的损坏,通常需采用冷却设备对高温物料进行冷却。例如煤质活性炭生产的核心设备斯列 普活化炉,该炉的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四个区段,分别为预热段、补充炭化段、活化段和冷 却段,其中冷却段出料口的温度仍然相对较高(600°C以上)。为避免物料直接排出导致传 输设备损坏,目前斯列普活化炉的冷却段出料口下部的冷却装置普遍采用循环水冷设备, 用以对来自冷却段出料口的物料进一步冷却。现有的循环水冷设备在冷却过程中存在以下 问题: 1.煤质活性炭生产过程中,活化过程温度为880°c-950°c,产生的水煤气使循环 水冷却管道处于酸性环境中,容易出现管道腐蚀现象,使用寿命短;循环水冷却管道需要耐 高温、耐腐蚀等,对材质要求较高,成本高。 2.循环水冷却管道长期运行,容易出现泄漏,漏出的水会影响活性炭产品的性能 指标。而循环水冷却管道出现泄漏问题后,不易被发现,检修、更换也十分不便。 3.循环水冷却设备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消耗严重;同时,循环水冷却设备还 包括铺设的循环水输送管道,配套的冷却塔、储水池、泵等设备及设施,不仅占用了较多的 场地,而且增加了建设、运行、维修等费用,生产成本较高。 4.循环水冷却系统还容易出现系统不稳定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资源消耗少、成本低的高温物料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耐腐蚀、不耗水、成本低的高温物料冷却 装直。 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冷却装置的斯列普活化炉。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物料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由耐火砖砌筑而成,其中,每块耐火砖内部具有 坚直贯通的通孔,坚直相邻的每两块耐火砖的通孔连通,构成物料排出通道;每块耐火砖外 表面有凹槽,水平相邻的每两块耐火砖之间的凹槽相配合,构成通风道。 本技术的冷却装置,可砌筑于高温反应炉出料口的下部。从高温反应炉出料 口排出的高温物料通过本技术冷却装置的物料排出通道向下排出,低温空气则从所述 通风道通过,高温物料与低温空气通过耐火砖进行热交换,从而大到使高温物料冷却的效 果。 在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装置的每块耐火砖的相对的第一 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有凹槽,而相对的第三外表面和第四外表面没有凹槽,每块耐火砖的 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与其水平相邻的耐火砖的第一外表面或第二外表面砌筑在一起, 凹槽之间构成通风道;而每块耐火砖的第三外表面和第四外表面与另外的水平相邻的耐火 砖的第三外表面或第四外表面砌筑在一起,使冷却装置砌筑牢固,整体稳定。 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装置的每块耐火砖的四个外表面均 设有凹槽,每块耐火砖相对的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与其水平相邻的耐火砖的第一外表 面或第二外表面砌筑在一起,凹槽之间构成第一通风道;而每块耐火砖相对的第三外表面 和第四外表面与另外的水平相邻的耐火砖的第三外表面或第四外表面砌筑在一起,凹槽之 间形成第二通风道;所述第一通风道与第二通风道之间不连通。这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同时 从不同方向向通风道内通入低温空气,从而增强冷却效果。 所述耐火砖构成的物料排出通道和通风道的形状没有严格限制,只要能实现排出 物料或通风的目的即可。 在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物料排出通道和通风道的形状选自圆柱 状、椭圆柱状或多棱柱状,优选为圆柱状或四棱柱状。 在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物料排出通道和所述通风道均为四棱 柱状。采用这样的形状时,耐火砖的制备和砌筑都比较简单方便。 本技术的冷却装置的尺寸可根据可综合考虑出料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 出料的温度、流率等,只需调节砌筑的耐火砖的数量和砌筑的形状即可。所述每块耐火砖的 尺寸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在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装置的每块耐火砖的通孔内径 是100-120mm,高度是160-360mm ;水平相邻的两块耐火砖之间构成的通风道的内径是 100-130mm,长度是360-460mm。采用这样的尺寸时,在保证冷却装置整体砌筑牢固的同时, 高温物料与低温空气的换热效率较高。 所述通孔或通风道的内径,是指所述通孔或通风道的横截面内壁之间的最大距 离。例如,所述通孔或通风道若采用圆柱状,内径是指截面圆的直径;若采用四棱柱状, 内径是指截面四边形的最常对角线。 本技术冷却装置采用的耐火砖的材质需耐高温、耐磨损,例如可以为粘土砖、 1?错砖、娃砖、缓砖、型钢等。 本技术的冷却装置可砌筑于多种类型的高温反应炉的出料口下部,用于对高 温物料进行冷却。所述高温反应炉例如为斯列普活化炉。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斯列普活化炉,所述斯列普活化炉的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 预热段、补充炭化段、活化段和冷却段,冷却段的下部设有上述物料冷却装置,冷却段的物 料出口与所述物料冷却装置的物料排出通道连通。高温活化物料从冷却段的物料出口排出 后,在重力作用下直接进入冷却装置的物料排出通道,高温活化物料与通风道中的低温空 气以耐火砖为媒介进行间接换热,达到使物料冷却的目的。 与现有的以水为冷却介质的循环水冷设备相比,本技术的冷却装置的优点在 于: 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却装置容易受腐蚀,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本技术的 冷却装置中,与高温物料接触的部分为耐火砖材料,耐火砖的耐高温、耐腐蚀性强,装置的 使用寿命长。 2.解决了冷却介质发生泄漏时可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本技术中所使用 的冷却介质为空气,与物料不会发生反应,即使发生冷却介质泄漏,对物料的影响不大甚至 无影响。 3.降低了冷却系统的制造和运行成本。与现有循环水冷却装置相比,本技术 冷却装置以空气做为介质,材料为耐火砖,制造成本低廉;配套系统的核心设备为引风机, 无需消耗水资源及配备庞大的配套设施,运行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 4.应用范围广。本技术的冷却装置可对多种高温反应炉需冷却的物料进行冷 却。 5.冷却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本 技术并不因此受到任何限制。在不偏离本技术的构思和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 技术可以有其他的变形。 实施例1 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冷却装置由 耐火砖砌筑而成,耐火砖1具有坚直贯通的通孔2,坚直相邻的每两块耐火砖的通孔连通, 构成物料排出通道3 ;耐火砖1的相对的第一外表面11和第二外表面12有凹槽,而相对的 第三外表面和第四外表面(未示出)没有凹槽。组成冷却装置的所有耐火砖均具有上述 形状。耐火砖1的第二外表面12与水平相邻的耐火砖4的第一外表面41砌筑在一起,凹 槽之间构成通风道5 ;而耐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由耐火砖砌筑而成,其中,每块耐火砖内部具有竖直贯通的通孔,竖直相邻的每两块耐火砖的通孔连通,构成物料排出通道;每块耐火砖外表面有凹槽,水平相邻的每两块耐火砖之间的凹槽相配合,构成通风道。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物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由耐火砖砌筑而成,其中,每块耐火 砖内部具有坚直贯通的通孔,坚直相邻的每两块耐火砖的通孔连通,构成物料排出通道;每 块耐火砖外表面有凹槽,水平相邻的每两块耐火砖之间的凹槽相配合,构成通风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耐火砖的相对的第一外表面和 第二外表面有凹槽,而相对的第三外表面和第四外表面没有凹槽,每块耐火砖的第一外表 面和第二外表面与其水平相邻的耐火砖的第一外表面或第二外表面砌筑在一起,凹槽之间 构成通风道;而每块耐火砖的第三外表面和第四外表面与另外的水平相邻的耐火砖的第三 外表面或第四外表面砌筑在一起。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耐火砖的四个外表面均设有凹 槽,每块耐火砖相对的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与其水平相邻的耐火砖的第一外表面或第 二外表面砌筑在一起,凹槽之间构成第一通风道;每块耐火砖相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华霍焕儒康新园张振武朱会刚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