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位置反馈器传导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41754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位置反馈器传导机构,所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机构包括旋转臂和卡臂,所述卡臂固定在仪表盘上,所述仪表盘上设置有位置反馈器,所述旋转臂一端通过卡口与调节阀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卡夹固定在卡臂上,所述调节阀的旋转带动旋转臂运动,进而带动卡臂的旋转,再由卡臂的另一端带动仪表盘上的位置反馈器,将信号传递给仪表盘上的位置反馈器,使得控制室能够接收到现场阀门运行状态的信号。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软套管、卡槽等相关部件,实现了系统的柔性连接,柔性连接的传导方式减少了原来管道或机组的振动对位置反馈器的影响,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充分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操作,保证了生产的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位置反馈器传导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导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位置反馈器传导机构。
技术介绍
位置反馈器在仪表的应用中很普遍,在生产应用中也很复杂。由于现场生产条件的恶劣,很容易对位置反馈器的控制元件造成损坏,影响现场的调节工作,进而影响生产。经过检索,现有技术中有相关的专利介绍,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0920086755.2公开了《一种对中位置反馈器固定装置》,其流程是:它包括卡头、卡臂和支座,所述卡头、卡臂和支座为一个整体,所述卡头形状与对中位置反馈器沟槽相配,所述卡臂的上方开有大孔,所述支座下方开有螺孔,大孔和螺孔为同心孔。该技术方案中采用一种代替原有对中位置反馈器专用固定卡的固定装置的方式,不能消除或减少因系统的振动对反馈器元器件的损坏,不适用于要求较高的环境中。在目前使用的位置反馈器的传导机构中,大多数直接通过刚性的连接,这样在大环境的振动中,由于高频率且长期的振动,容易对仪表盘的位置反馈器形成伤害,导致位置反馈器的损坏,影响操作人员对现场阀门状态的判断,影响后续的操作调节。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位置反馈器传导机构,该结构设计巧妙,操作方便,通过软性连接的传导形式,减少了原来管道或者机组振动对位置反馈器的影响,确保了生产安全、可靠的进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位置反馈器传导机构,所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机构包括旋转臂和卡臂,所述卡臂固定在仪表盘上,所述仪表盘上设置有位置反馈器,所述旋转臂一端通过卡口与调节阀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卡夹固定在卡臂上,所述调节阀的旋转带动旋转臂运动,进而带动卡臂的旋转,再由卡臂的另一端带动仪表盘上的位置反馈器,将信号传递给仪表盘上的位置反馈器,使得控制室能够接收到现场阀门运行状态的信号。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卡臂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弹性卡夹把螺栓固定在卡臂的卡槽内,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仪表盘上。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旋转臂的一端通过软套管、调节阀门板和销钉进行固定,旋转臂的另一端与卡臂通过卡槽进行固定且可在卡槽内移动。旋转臂只能在卡槽的径向进行运动,这种方式是使得旋转臂的上下运动不对位置反馈器输出信号有影响,只有左右运动对仪表盘上的位置反馈器输出信号,这样改变了传导方式而不改变装置反馈的结果。软套管的作用是使得旋转臂与软套管能够压紧并且能够相对调节阀门板旋转,不卡死。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传导机构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置在调节阀门板的上部。进一步保证软套管与调节阀门板连接的紧凑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如下,I)整体结构设计巧妙、操作方便;2)安全可靠,拆装方便;3)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软套管、卡槽等相关部件,实现了系统的柔性连接,柔性连接的传导方式减少了原来管道或机组的振动对位置反馈器的影响,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充分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操作,保证了生产的安全、可靠;4)制作费用低,便于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传导机构示意图; 图2为卡臂示意图; 图中:I —卡Π,2 —销钉孔,3 —销钉,4-垫片,5-软套管,6-旋转臂,7-螺栓,8_卡臂,9 一卡槽,10 —弹性卡夹,11-仪表盘,12-支撑柱,13-调节阀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和介绍。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一种新型位置反馈器传导机构,所述反馈机构包括旋转臂6和卡臂8,所述卡臂8固定在仪表盘11上,所述仪表盘11上设置有位置反馈器,所述旋转臂6 —端通过卡口 I与调节阀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卡夹10固定在卡臂8上,所述调节阀的旋转带动旋转臂6运动,进而带动卡臂8的旋转,再由卡臂8的另一端带动仪表盘11上的位置反馈器,将信号传递给仪表盘上的位置反馈器,使得控制室能够接收到现场阀门运行状态的信号。 实施例2:参见图1、图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卡臂8上设置有卡槽9,所述弹性卡夹10把螺栓固定在卡臂的卡槽9内,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仪表盘上。 实施例3:参见图1、图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旋转臂的一端通过软套管5、调节阀门板13和销钉4进行固定,旋转臂6的另一端与卡臂8通过卡槽9进行固定且可在卡槽9内移动。旋转臂只能在卡槽的径向进行运动,这种方式是使得旋转臂的上下运动不对位置反馈器输出信号有影响,只有左右运动对仪表盘上的位置反馈器输出信号,这样改变了传导方式而不改变装置反馈的结果。软套管的作用是使得旋转臂与软套管能够压紧并且能够相对调节阀门板旋转,不卡死。 实施例4:参见图1、图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传导机构还包括垫片4,所述垫片设置在调节阀门板13的上部,进一步保证软套管与调节阀门板连接的紧凑性。 工作原理:当调节机构有输出时,通过卡口 I将输出结果传递给旋转臂6,旋转臂6再通过卡臂8反馈给仪表盘上的位置反馈器。由于卡臂8上有一卡槽9,且通过弹性卡夹10将旋转臂一端进行固定,旋转臂6只能在卡槽9的径向进行运动,这种方式是使得旋转臂的上下运动不对位置反馈器输出信号有影响,只有左右运动对仪表盘上的位置反馈器输出信号,这样改变了传导方式而不改变装置反馈的结果,且可以消除环境的振动对仪表盘上位置反馈器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改变,有效的减少了位置反馈器损坏的几率。这样操作人员就可以通过位置反馈器的输出结果观察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采取相应的操作,确保生产的安全稳定顺行。 本技术还可以将实施例2、3、4所述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替代均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位置反馈器传导机构,所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机构包括旋转臂和卡臂,所述卡臂固定在仪表盘上,所述仪表盘上设置有位置反馈器,所述旋转臂一端通过卡口与调节阀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卡夹固定在卡臂上,所述调节阀的旋转带动旋转臂运动,进而带动卡臂的旋转,再由卡臂的另一端带动仪表盘上的位置反馈器,将信号传递给仪表盘上的位置反馈器,使得控制室能够接收到现场阀门运行状态的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位置反馈器传导机构,所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机构包括旋转臂和卡臂,所述卡臂固定在仪表盘上,所述仪表盘上设置有位置反馈器,所述旋转臂一端通过卡口与调节阀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卡夹固定在卡臂上,所述调节阀的旋转带动旋转臂运动,进而带动卡臂的旋转,再由卡臂的另一端带动仪表盘上的位置反馈器,将信号传递给仪表盘上的位置反馈器,使得控制室能够接收到现场阀门运行状态的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位置反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先吉徐国梁华富林谢汕汕嵇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