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铁芯、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436300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3:07
转子铁芯由层叠钢板构成,该层叠钢板由多个朝向与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扩展的为磁性体的铁芯板沿轴向层叠而形成。并且,转子铁芯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磁极部。并且至少一部分的铁芯板具有爪部和外侧连接部,爪部从磁极部沿周向突出,外侧连接部在比爪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将相邻的磁极部连接。爪部抑制磁铁因离心力而向径向外侧移位。并且,外侧连接部抑制转子铁芯因离心力而变形。特别是外侧连接部抑制爪部本身因离心力而移位,因此,进一步抑制了磁铁的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转子铁芯、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子铁芯、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一种在具有线圈的静止部的内侧配置有具有磁铁的旋转部的所谓的内转子型马达。在内转子型马达的旋转部中,例如能够使用日本专利公开平7-312852号公报中记载的永磁铁型转子或日本专利公开2010-220359号公报中记载的埋入磁铁型旋转电机的转子。日本专利公开平7-312852号公报中公开的永磁铁型转子具有沿圆周方向等间隔排列的多个永磁铁和设置于各永磁铁之间的截面呈扇形的轭部(权利要求1,图1)。并且,日本专利公开2010-220359号公报的实施例2的转子具有呈放射状配置的多个磁铁以及具有磁铁安装孔的转子铁芯(段落0021,图10)。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平7-31285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10-22035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马达驱动时对磁铁作用离心力。因此,日本专利公开平7-312852号公报的永磁铁型转子设置了朝向插入槽的开口部的内侧突出的突起部,以免永磁铁向外周方向飞出(段落0006,图1)。并且,日本专利公开2010-220359号公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子铁芯、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铁芯,该转子铁芯由层叠钢板构成,该层叠钢板由多个朝向与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扩展的为磁性体的铁芯板在轴向上层叠而形成,所述转子铁芯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磁极部,多个所述磁极部分别具有:一对周向端面,其面向设置于相邻的磁极部之间的磁铁插入空间;以及径向端面,其面向所述磁极部的径向外侧的空间,至少一部分所述铁芯板具有:爪部,其从所述磁极部沿周向突出;以及外侧连接部,其在比所述爪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将相邻的所述磁极部连接,所述磁铁插入空间被一对所述周向端面夹着,且位于比所述爪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2.17 JP 2012-0334281.一种转子铁芯,该转子铁芯由层叠钢板构成,该层叠钢板由多个朝向与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扩展的为磁性体的铁芯板在轴向上层叠而形成,所述转子铁芯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磁极部,多个所述磁极部分别具有:一对周向端面,其面向设置于相邻的磁极部之间的磁铁插入空间;以及径向端面,其面向所述磁极部的径向外侧的空间,至少一部分所述铁芯板具有:爪部,其从所述磁极部沿周向突出;以及外侧连接部,其在比所述爪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将相邻的所述磁极部连接,所述磁铁插入空间被一对所述周向端面夹着,且位于比一对所述爪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所述爪部具有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靠近所述爪部的基端部的倾斜面,所述爪部的径向宽度随着从所述爪部的末端部朝向基端部而扩大,至少一部分所述铁芯板设置有第一空隙和第二空隙,所述第一空隙在比所述磁铁插入空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介于一对所述爪部之间,所述外侧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空隙的径向外侧,所述第二空隙介于所述爪部的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外侧连接部的径向内侧的面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其中,所述外侧连接部的径向外侧的面位于比所述径向端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铁芯,其中,所述外侧连接部朝向径向外侧呈凸状弯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铁芯,其中,所述转子铁芯在比所述磁极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还具有沿周向延伸的内侧连接部,第三空隙介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武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