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烧结矿整粒工艺及转炉用烧结机筛分整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3579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2:47
一种转炉烧结矿整粒工艺及转炉用烧结机筛分整粒机,包括步骤:成品烧结矿筛分步骤:将成品烧结矿进行筛分,选取粒级为5—11mm的烧结矿为吹炼冷却剂;运送步骤:当筛分出的烧结矿数量小于转炉用料时,筛分出的烧结矿全部运送到转炉用料缓冲仓;当筛分出的烧结矿数量大于转炉用料时,将筛分出多余的烧结矿运送到成品系统;转炉用烧结机筛分整粒机,所述下筛为两级筛并排斜置结构,其中上部第一级筛筛孔为7-5mm,下部第二级筛筛孔为9-11mm。其优点是使用6-10mm烧结矿做转炉吹炼冷却剂,在吹炼过程中氧化时间缩短,冷却效果较理想,在加速石灰溶解,减轻炉渣返干程度,提高钢水收得率,降低氧气消耗等方面均比大颗粒烧结矿和返矿效果好,减少烧结矿的重复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炉烧结矿整粒工艺及转炉用烧结机筛分整粒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行业的转炉烧结矿整粒工艺及转炉用烧结机筛分整粒机。
技术介绍
原转炉使用块矿作为吹炼冷却剂,由于块矿含水分大造成吹炼过程产生气泡及成分偏析后改用成品烧结矿,烧结矿粒度较大,一般情况下,成品烧结矿>10mm粒级比例占80%左右,在吹炼过程中氧化时间长,冷却效果不是很理想。并且,转炉使用吹炼冷却剂(氧化剂)数量较大,大大影响了铁烧供求平衡,存在一定的浪费。如果转炉全部配用烧结返矿作为吹炼冷却剂,由于返矿粒度过细(一般在0—5mm),喷吹过程易被抽风除尘吸走,因此转炉吹炼冷却效果及过程控制在柳钢使用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成品烧结矿作为转炉吹炼冷却剂带来的铁烧供求不平衡及成分不均匀和浪费问题,进一步提高烧结矿利用的有效性以及转炉吹炼冷却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通过优化烧结矿整粒筛分工艺,改善烧结矿粒度组成,在为转炉提供满足其物理化学性能要求的烧结矿的同时,实现烧结矿利用的有效性和生产效益最优化的转炉烧结矿整粒工艺及转炉用烧结机筛分整粒机。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转炉烧结矿整粒工艺,是选用成品烧结矿作为吹炼冷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成品烧结矿筛分步骤:将成品烧结矿进行筛分,选取粒级为5—11mm的烧结矿为吹炼冷却剂;(2)运送步骤:当筛分出的烧结矿数量小于转炉用料时,筛分出的烧结矿全部运送到转炉用料缓冲仓;当筛分出的烧结矿数量大于转炉用料时,将筛分出多余的烧结矿运送到成品系统。一种用于转炉烧结矿整粒工艺的转炉用烧结机筛分整粒机,包括上筛和下筛,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筛为两级筛并排斜置结构,其中上部第一级筛筛孔为5-7mm,下部第二级筛筛孔为9-11mm;在第二级筛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用于接收第二级筛来料的第一级输送带,在第一级输送带的两端出料口分别设置的第二级输送带、第三级输送带;所述下筛为两级筛并排斜置结构,其中上部第一级筛筛孔为5-7mm,下部第二级筛筛孔为9-11mm;所述第一级输送带为双向输送带,其送料方向由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所述第二级输送带、第三级输送带为单向输送带;所述的控制系统控制的动作为:第一运送路线控制系统:下筛→第一级输送带→第二级输送带→转炉缓冲仓;第二运送控制系统:下筛→第一级输送带→第三级输送带→成品系统;当转炉用料时启动下筛→第一级输送带→第二级输送带→转炉缓冲仓线路;当缓冲仓满或转炉不用料时启动下筛→第一级输送带→第三级输送带→成品系统。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位于上部第一级筛筛孔为6mm,位于下部第二级筛筛孔为10mm。进一步的:所述上筛筛孔为14—16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级输送带为双向输送带,其送料方向由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级输送带为单向输送带。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级输送带为单向输送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采用三级筛分,将介于返矿与铺底料粒级之间的烧结矿(即6—10mm)部分筛选出来通过皮带运送至缓冲仓,再通过汽车运送到转炉作为转炉吹炼冷却剂,10—14.5mm粒级的烧结矿做为烧结用铺底料。2、转炉用料皮带为可逆式,当转炉不进行拉料时,转炉用料可逆方向转送往烧结成品系统送往高炉3、使用6-10mm烧结矿做转炉吹炼冷却剂,在吹炼过程中氧化时间缩短,冷却效果较理想,在加速石灰溶解,减轻炉渣返干程度,提高钢水收得率,降低氧气消耗等方面均比大颗粒烧结矿和返矿效果好。从转炉使用情况看,每加入1吨6-10mm烧结矿,可降低钢水温度20~23℃,降低吨钢料耗3kg左右。成品烧结矿<10mm粒级减少5%,转鼓强度提高2%左右,烧结矿产量提高600t/天,更有利高炉冶炼。4、建立铁烧供求平衡,减少烧结矿的重复加工。5、开发转炉用细粒级烧结矿控制系统,实现远程自动控制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转炉用烧结机筛分整粒机的振动筛板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对筛选后的烧结矿运送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下筛5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转炉烧结矿整粒工艺,是选用成品烧结矿作为吹炼冷却剂,包括步骤:(1)成品烧结矿筛分步骤:将成品烧结矿进行筛分,选取粒级为5—11mm的烧结矿为吹炼冷却剂,其具体筛分方法为:先通过筛孔为14.5mm的上筛4进行筛选,筛选后的料送入筛孔为5-7mm第一级筛A、筛孔为9-11mm第二级筛B进行筛选,筛选出5=11mm的成品烧结矿;(2)运送步骤:如图1、2所示,设置具备双向输送功能的第一级输送带1,在第一级输送带1的两端出料口分别设置有第二级输送带2、第三级输送带3,通过调整第一级输送带1的送料方向和第二、三级输送带的工作,将筛选后的料根据需要输送到不同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输送方法为:当筛分出的烧结矿数量小于转炉用料时,筛分出的烧结矿通过第一级输送带1向右输送,将筛选出的烧结矿送到第二级输送带2,运送到转炉用料缓冲仓,此时第三级输送带3停止工作;当筛分出的烧结矿数量大于转炉用料时,第二级输送带2停止工作,第三级输送带3工作,第一级输送带1向左输送,将筛分出多余的烧结矿运送到成品系统。转炉用烧结筛分整粒机,如图1、2所示,包括上筛4和下筛5,所述下筛5为两级筛并排斜置结构,其中上部第一级筛A筛孔为7-5mm,下部第二级筛B筛孔为9-11mm;在所述第二级筛B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用于接收第二级筛B来料的第一级输送带1,在第一级输送带1的两端出料口分别设置的第二级输送带2、第三级输送带3。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筛4筛孔为14.5mm,位于上部第一级筛A筛孔为6mm,面积为6m×6m;位于下部第二级筛B筛孔为10mm,面积为6m×2.8m。上筛4筛下烧结矿先经过第一级筛A,筛孔为6mm筛选,筛下部分0-6mm的烧结矿粒级从出料口C落下返矿运输带6输送至配料仓作为返矿配用;第二级筛B,筛孔为10mm筛选,筛下部分6-10mm的烧结矿从出料口D落下第一级输送带1作为转炉用细粒级烧结矿,筛上部分10-14.5mm的烧结矿落下到铺底料运输带7作为铺底料。所述第一级输送带1为双向输送带,其送料方向由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所述第二级输送带2、第三级输送带3为单向输送带。转炉用细粒级烧结矿运送线路及控制系统包括,运送路线:第一条运送路线为:下筛5→第一级输送带1→第二级输送带2→转炉缓冲仓;第二条运送路线为:下筛5→第一级输送带1→第三级输送带3→成品系统,第一级输送带1为可逆皮带。控制系统:第一运送路线控制系统:下筛5→第一级输送带1→第二级输送带2→转炉缓冲仓为联锁关系;第二运送控制系统:下筛5→第一级输送带1→第三级输送带3→成品系统为联锁关系。当转炉用料时启动下筛5→第一级输送带1→第二级输送带2→转炉缓冲仓线路;当缓冲仓满或转炉不用料时启动下筛5→第一级输送带1→第三级输送带3→成品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炉烧结矿整粒工艺及转炉用烧结机筛分整粒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炉烧结矿整粒工艺,是选用成品烧结矿作为吹炼冷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成品烧结矿筛分步骤:将成品烧结矿进行筛分,选取粒级为5—11mm的烧结矿为吹炼冷却剂;(2)运送步骤:当筛分出的烧结矿数量小于转炉用料时,筛分出的烧结矿全部运送到转炉用料缓冲仓;当筛分出的烧结矿数量大于转炉用料时,将筛分出多余的烧结矿运送到成品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转炉烧结矿整粒工艺的转炉用烧结机筛分整粒机,包括上筛(4)和下筛(5),在第二级筛(B)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用于接收第二级筛(B)来料的第一级输送带(1),在第一级输送带(1)的两端出料口分别设置的第二级输送带(2)、第三级输送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筛(5)为两级筛并排斜置结构,其中上部第一级筛(A)筛孔为5-7mm,下部第二级筛(B)筛孔为9-11mm;所述第一级输送带(1)为双向输送带,其送料方向由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所述第二级输送带(2)、第三级输送带(3)为单向输送带;所述的控制系统控制的动作为:第一运送路线控制系统:下筛(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有升唐天明李伟林谢运强王恒罗秀传杨鹏晟秦秋成石楚刚廖宏荣蒋杰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