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木模板的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25672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剪力墙木模板的加固装置,包括置于剪力墙两侧的模板(1)、纵向贴紧模板(1)的次龙骨(2)以及横向置于次龙骨(2)上的主龙骨(3),模板(1)与次龙骨(2)、主龙骨(3)之间采用螺栓(8)紧固,在剪力墙两侧的主龙骨(3)上对称地设置有若干组加固夹(4),拉杆组件穿过剪力墙将对称设置的加固夹(4)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连接牢固、不易被污染、可以自由调节松紧,因此,可有效保证剪力墙的截面尺寸、平整度或垂直度,避免浇筑剪力墙时对拉杆件断裂产生漏浆或爆模现象。(*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力墙木模板的加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剪力墙模板的加固装置,属于建筑施工辅助工具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模板主要有木模、大钢模、铝模、塑料和玻璃钢模板等,其中大钢模、铝模、塑料和玻璃钢模板等与木模相比一次性投入及使用成本较高,因而应用较少,而木模具有使用灵活、轻便、使用成本较低等优点,因此,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主要为木模。但采用木模制作剪力墙时,传统木模加固用的对拉体系一般使用普通对拉螺杆和蝴蝶扣对拉,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侧压力及振捣荷载作用下,导致单个对拉螺杆断裂产生漏浆或爆模现象,甚至引发连锁效应,最终导致主龙骨脱落,产生大面积爆模现象。此外,普通对拉螺杆在剪力墙浇筑过程中容易被污染,再次使用时蝴蝶扣易松动,导致剪力墙成型截面尺寸、平整度或垂直度偏差较大。因此,传统的木模加固方式不够理想,很难满足施工质量及高效率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连接牢固、不易被污染、可以自由调节松紧的剪力墙木模板的加固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是这样构成的:一种剪力墙木模板的加固装置,包括置于剪力墙两侧的模板、纵向贴紧模板的次龙骨以及横向置于次龙骨上的主龙骨,模板与次龙骨、主龙骨之间采用螺栓紧固,在剪力墙两侧的主龙骨上对称地设置有若干组加固夹,拉杆组件穿过剪力墙将对称设置的加固夹紧固连接。所述的模板由木胶合板制作而成。所述的次龙骨和主龙骨采用方钢制作,其中主龙骨为双拼方钢。所述的加固夹由两根方钢与一个中间带圆孔的矩形钢板焊接而成。所述的拉杆组件包括拉杆、变径轴和梯形钢卡,变径轴穿过剪力墙后一端插入梯形钢卡,另一端与拉杆螺纹螺纹连接。所述的拉杆为圆柱不锈钢杆,一端加工有内螺纹,另一端加工有圆形通孔;拉杆直径大于矩形钢板上圆孔的直径。所述的变径轴为不锈钢阶梯轴,其大直径端加工有外螺纹,小直径端加工有矩形方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采用拉杆组件和加固夹来紧固木模板,所述的拉杆组件中的不锈钢变径轴强度较高、不易被污染,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断裂,整体连接稳定,避免浇筑剪力墙时对拉杆件断裂产生漏浆或爆模现象。变径轴与拉杆配合使用时,通过旋转拉杆,可以自由调节剪力墙两侧加固夹松紧,能有效保证剪力墙的截面尺寸、平整度或垂直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结构示意图;图2中(a)、(b)分别为加固夹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和右视图;图3为拉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变径轴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_模板,2-次龙骨,3-主龙骨,4-加固夹,4.1-方钢,4.2_矩形钢板,5-拉杆,6-变径轴,7-梯形钢卡,8-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见图1,本技术的一种剪力墙木模板的加固装置,包括置于剪力墙两侧的模板1、纵向贴紧模板I的次龙骨2以及横向置于次龙骨2上的主龙骨3,模板I与次龙骨2、主龙骨3之间采用螺栓8紧固,在剪力墙两侧的主龙骨3上对称地设置有若干组加固夹4,拉杆组件穿过剪力墙将对称设置的加固夹4紧固连接,其中模板I采用1830 X 915 X 18mm木胶合板制作;次龙骨2采用50X50X3.0mm或50X50X2.5mm方钢制作;主龙骨采用50X50X3.0mm或50X50X2.5mm双拼方钢制作。参见图2,所述的加固夹4由两根20X20X 1.2mm方钢4.1与一个中间带圆孔的2m厚的矩形钢板4.2焊接而成,其中圆孔的直径为Φ35。参见图3及图4,所述的拉杆组件由拉杆5、变径轴6和梯形钢卡7组成,所述的拉杆5为Φ38 X 300mm圆柱不锈钢杆,拉杆5 —端加工有M32 X 150mm的内螺纹,另一端加工有Φ14的圆形通孔;所述的变径轴6为不锈钢阶梯轴,直径分别为Φ32、Φ30、Φ29,其中在直径为Φ32的杆部加工有M32X 150mm的外螺纹,在直径为Φ29杆部加工有矩形方孔;因此,变径轴6的总长可根据公式计算:L>a+(b+c+d+e) X2+f+h = (510+h)mm,其中变径轴6螺纹长度a = 150mm ;模板I厚度b = 18mm ;主龙骨3厚度c = 50mm ;次龙骨2厚度d =50mm ;加固夹4厚度e = 22mm ;矩形方孔长f = 80mm ;剪力墙厚度h依据施工图纸确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剪力墙模板I吊装就位并安装好主龙骨3和次龙骨2后,先将变径轴6位于剪力墙内的部分涂抹脱模剂,然后将变径轴6从剪力墙一侧依次穿过加固夹4、主龙骨3、次龙骨2、模板I和剪力墙另一侧的模板1、次龙骨2、主龙骨3、加固夹4,然后把梯形钢卡7插入变径轴6 —端的矩形方孔中,在变径轴6另一端与拉杆5的内螺纹连接,并采用Φ 12的短钢筋头插进拉杆5上的Φ14的圆形通孔中,旋转拉杆5,使变径轴6与拉杆5紧密连接成一体,同时调节剪力墙两侧模板I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最后敲紧梯形钢卡7,完成剪力墙木模的安装固定。拆除模板I时,依次拆除模板I 一侧梯形钢卡7、加固夹4、主龙骨3、次龙骨2,然后将变径轴6从直径最小的一头慢慢敲出,敲击变径轴6时禁止用力过猛,以防止变径轴6端头被敲坏,影响下次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剪力墙木模板的加固装置,包括置于剪力墙两侧的模板(1)、纵向贴紧模板(1)的次龙骨(2)以及横向置于次龙骨(2)上的主龙骨(3),模板(1)与次龙骨(2)、主龙骨(3)之间采用螺栓(8)紧固,其特征在于:在剪力墙两侧的主龙骨(3)上对称地设置有若干组加固夹(4),拉杆组件穿过剪力墙将对称设置的加固夹(4)紧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力墙木模板的加固装置,包括置于剪力墙两侧的模板(I)、纵向贴紧模板(I)的次龙骨(2)以及横向置于次龙骨(2)上的主龙骨(3),模板(I)与次龙骨(2)、主龙骨(3)之间采用螺栓(8)紧固,其特征在于:在剪力墙两侧的主龙骨(3)上对称地设置有若干组加固夹(4),拉杆组件穿过剪力墙将对称设置的加固夹(4)紧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木模板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I)由木胶合板制作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木模板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龙骨(2)和主龙骨(3)采用方钢制作,其中主龙骨(3)为双拼方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木模板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华生张明吴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