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交换区矩形智能立体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2141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多交换区矩形智能立体车库。包括入库区域、出库区域、车库主体、存车取卡装置,中央控制室,所述的车库主体为多层长方体形状,车库每一层包括有外围的带状停车区和夹在停车区中间,与之平行的横移台车运行通道,其中,所述的停车区包含有多个停车位,并在停车区上设置有多个升降机,所述的横移台车运行通道中设置有多台可平移的横移台车,横移台车能够移动到与每一个停车位无缝对接处,横移台车上有搬运器。本车库能够解决传统形式立体车库存取车拥堵、排队现象严重等问题,同时节约占地面积,提高车库的运行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交换区矩形智能立体车库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运输停车
,尤其涉及到一种新型多交换区矩形智能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近年来,城市交通得到了大力发展和优化改造,而汽车动态行驶拥堵问题却日益突出,根源在于交通路政修建速度赶不上汽车数量增加的速度。根据政府机构及研究部门的调研报告,车辆动态行驶时间不足静态停放时间的10%,所以,静态停车拥堵问题的严重性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远高于动态道路拥堵问题。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的出现,不同程度的化解了发展迅速的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停车泊位需求增加与停车空间不足之间的矛盾。目前,国内外的机械式停车设备多为层数较少的巷道堆垛式和简易升降式(一般为2?5层)立体停车库、层数相对前两种较多的垂直升降式塔库及相似形式(一般为3?15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停车难题。然而,这些车库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交换区较少,难以满足存取车高峰期的快速存车和取车要求,只适合作为中小型小区或个别单位独用的配套停车场,在停车泊位需求高的大型酒店、医院、商贸中心、旅游景点等地段,上述类型停车库不能彻底解决停车泊位的供需失衡问题和静态堵车问题,特别在交叉存取时段较长的情况下,整个车库系统的反应能力和自调整能力较差,造成存车或取车排队现象严重,使得车主对停车库的认可度不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多交换区矩形智能立体车库,旨在满足立体车库安全可靠、方便快捷、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度高等方面的前提下,解决现有立体车库存在的大存容量车库容易造成存、取拥堵的问题,提高立体车库的运行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解决传统形式立体车库存取车拥堵、排队现象严重等问题,同时节约占地面积,提高车库的运行性能和客户认可程度的新型多交换区矩形智能立体车库。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多交换区矩形智能立体车库,包括入库区域、出库区域、车库主体、存车取卡装置,中央控制室,在两路匝道的道闸前都设有汽车参数检测装置和车牌自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库主体为多层长方体形状,车库每一层包括有外围的带状停车区和夹在停车区中间,与之平行的横移台车运行通道,其中,所述的停车区包含有多个停车位,并在停车区上设置有多个升降机,升降机上设置有相应的垂直升降通道,所述的横移台车运行通道中设置有多台可平移的横移台车,横移台车能够移动到与每一个停车位无缝对接处,横移台车上有搬运器。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车库主体的第一层的停车区设置为交换区,其外围设置有环库双车道,交换区分别连通环库双车道的进口和出口,供车辆进出车库主体。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车库主体的第一层的停车区中的横移台车上面还设置有自动调头装直。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升降机至少为三台,均匀分布在停车位上,升降机的升降通道垂直贯通车库主体的所有层数。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第二层及以上层数可修建在地面以上,也可以修建在地面以下。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搬运器采用活动设置,其位置可在横移台车和停车位转换。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于,车辆经入库区域检测合格后,驶入第一层交换区,车主根据入库时的指定位置将车停放在交换区即可离开,交换区布置有若干台(一般为台)带调头旋转装置的横移台车;第二层及以上层的停车层在地上或地下均可,层数可调,停车层布置若干台(一般为f 2台)无调头旋转装置的横移台车;每个升降通道布置一台升降机;横移台车上设有搬运器,横移台车的功能是实现车辆在交换区、升降机、停车位之间的位置转换。车辆需出库时,车主将车从交换区驶出,在出库区域刷卡并交费后驶出,进入主干道。与已有立体车库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优势在于: 1、车库主体为多层长方体形状,节约占林地面积,将车库与地面平齐的一层作为交换区层,可同时接受多辆车的同时存车或同时取车或交叉存取,交换区内车位的数量可根据该地段车流量情况进行布置,有效的缓冲存、取车高峰期车辆拥堵的现象,大大减少车主存车或取车的最长等待时间。2、交换区层内设置带调头旋转装置的横移台车,横移台车上有调头旋转装置和搬运器,可实现车辆在该层水平面内两个垂直方向的移动和一个旋转方向的转动。其中,坚持车头方向朝向车库的外侧的原则,即从横移台车运行通道一侧入库的车辆,从横移台车运行通道的另一侧出库,车辆直接前行入库或出库,不用倒车入库或出库,尽量减少调头旋转装置的动作次数,减少存车或取车时间,降低出入库难度。3、当一侧交换区已经停满,而另一侧交换区空位剩余较多时,使用调头旋转装置,车辆在横移台车运行通道的同一侧完成入库和出库,提高车库的利用率,避免存取高峰期车辆拥堵在同一侧的现象。4、调头旋转装置的旋转与横移台车的运行是并行动作,节省了整个存车或取车过程的时间。5、停车层内设置无调头旋转装置的横移台车,横移台车上有搬运器,横移台车的功能是实现车辆在交换区、升降机、停车位之间的位置转换,搬运器可实现车辆在停车位与横移台车之间的位置转换。6、升降机停到交换区层时,也可作为一个交换区停车位,当存取车辆较少时,可将车直接开至升降机进行存车作业,或升降机将车运至交换区层后,车主直接从升降机上将车驶出车库,减少设备的动作次数,兼顾存取时间和能耗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实现柔性设计。7、本专利技术的车库容量可根据该地段的车流量进行调节,升降机和横移台车的数量根据库容量进行配置,同类型设备之间可以互为备用,不影响整个车库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立体车库第一层平面布置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立体车库第二层及以上层平面布置图 图3为图1的A-A视图 图4为图1的B-B视图 图中:1.交换区;2.横移台车运行通道;3.升降通道;4.升降机;5.带调头旋转装置的横移台车;6.搬运器;7.停车位;8.无调头旋转装置的横移台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新型多交换区矩形智能立体车库,包括入库区域、出库区域、车库主体、存车取卡装置,中央控制室,在两路匝道的道闸前都设有汽车参数检测装置和车牌自动识别装置,所述的车库主体为多层长方体形状,车库每一层包括有外围的带状停车区和夹在停车区中间,与之平行的横移台车运行通道2,其中,所述的停车区包含有多个停车位7,并在停车区上设置有多个升降机4,升降机4上设置有相应的垂直升降通道3,所述的横移台车运行通道2中设置有多台可平移的横移台车,横移台车能够移动到与每一个停车位7无缝对接处,横移台车上有搬运器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车库主体的第一层的停车区设置为交换区1,其外围设置有环库双车道,交换区I分别连通环库双车道的进口和出口,供车辆进出车库主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车库主体的第一层的停车区中的横移台车为带调头旋转装置的横移台车5,第二层及以上层的横移台车为无调头旋转装置的横移台车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搬运器6采用活动设置,其位置可在横移台车和停车位7转换。如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共有6个升降机通道3,即6台升降机4。车库设11层,其中地面第一层为交换区I层,其余10层为有效停车层7,其中第2层和第3层为大型汽车专用停车层7,层高较高,4-11层为普通停车层7,该具体实施案列的有效库容量为320个停车位,也可将少数交换区I作为停车位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多交换区矩形智能立体车库,包括入库区域、出库区域、车库主体、存车取卡装置,中央控制室,在两路匝道的道闸前都设有汽车参数检测装置和车牌自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库主体为多层长方体形状,车库每一层包括有外围的带状停车区和夹在停车区中间,与之平行的横移台车运行通道,其中,所述的停车区包含有多个停车位,并在停车区上设置有多个升降机,升降机上设置有相应的垂直升降通道,所述的横移台车运行通道中设置有多台可平移的横移台车,横移台车能够移动到与每一个停车位无缝对接处,横移台车上有搬运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交换区矩形智能立体车库,包括入库区域、出库区域、车库主体、存车取卡装置,中央控制室,在两路匝道的道闸前都设有汽车参数检测装置和车牌自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库主体为多层长方体形状,车库每一层包括有外围的带状停车区和夹在停车区中间,与之平行的横移台车运行通道,其中,所述的停车区包含有多个停车位,并在停车区上设置有多个升降机,升降机上设置有相应的垂直升降通道,所述的横移台车运行通道中设置有多台可平移的横移台车,横移台车能够移动到与每一个停车位无缝对接处,横移台车上有搬运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交换区矩形智能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库主体的第一层的停车区设置为交换区,其外围设置有环库双车道,交换区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洪田威鄢起红杨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