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倒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19781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料倒运装置,包括罐体、罐盖、夹套和换热管;罐体的顶壁设有进料口,罐体的侧壁下部或底壁设有出料口;罐盖用于封闭进料口;夹套套设于罐体的外部,夹套与罐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加热介质的空腔;夹套的侧壁设有加热介质进口和加热介质出口;换热管设置于夹套与罐体之间的空腔内,换热管的两端从夹套的侧壁伸出。本实用性的物料倒运装置可使物料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温度,进而使易固结硬化的物料保持流动性,便于物料的收集、运输和储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倒运装置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料倒运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将一些粘度较大的液态物料进行长距离运输或暂时储存,这类物料通常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保持流动性,而在遇冷条件下甚至常温下都容易凝固硬化而失去流动性,从而导致运输至目标地点时或者储存过一段时间后难以被顺利排出。这类物料包括化工反应后的残液,例如二甲基甲酰胺精馏后的残液,这种反应残液通常固液共存,成分复杂且粘度大。对于这种高粘度物料的收集、运输和暂时储存,目前各化工厂普遍采用的容器是大体积的标准铁桶,例如通常使用的是200L标准铁桶。使用这种铁桶,物料固结硬化后与铁桶牢固地粘结在一起,难以分离,只能采用将铁桶破碎的方法,使物料与铁桶强行分离。这种状况导致铁桶通常为一次性使用,无法重复利用,资源损耗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倒运装置,该倒运装置可使物料在收集、运输或暂时储存过程中保持流动性,从而便于物料的排出。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物料倒运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壁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侧壁下部或底壁设有出料口 ;罐盖,用于封闭所述进料口 ;夹套,套设于所述罐体的外部,所述夹套与所述罐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加热介质的空腔;所述夹套的侧壁设有加热介质进口和加热介质出口 ;换热管,设置于所述夹套与所述罐体之间的空腔内,所述换热管的两端从所述夹套的侧壁伸出,且分别设置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优选地,所述夹套套设于所述罐体的侧壁和底壁的外部。优选地,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罐体底壁与所述夹套底壁之间的空腔内。为了满足物料恒温长时间运输或储存的要求,所述罐体侧壁外侧与所述夹套的侧壁内侧之间的距离为40-80mm,优选为50_65mm。为了满足物料恒温长时间运输或储存的要求,并有利于换热管的设置,所述罐体底壁外侧与所述夹套底壁内侧之间的距离为200-400mm,优选为250_350mm。所述夹套与罐体之间的空腔内的加热介质可以为热水或蒸汽。所述换热管内一般通入温度更高的蒸汽,对空腔内的加热介质,通常是热水,进行加热。所述换热管的形状没有具体限制,优选地,所述换热管采用弯折的结构,从而使有限的空腔体积内换热管的长度相对长一些,以增大换热管的散热面,提高换热效果。换热管的形状可根据罐体的形状进行布设。根据实际换热需要,所述换热管可以设置一条或多条。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增强换热效果,在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管包括多个平行段,相邻的平行段之间首尾相接,且同一条换热管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优选地,所述换热管设置1-5条,且换热管面垂直于所述罐体的底壁。优选地,所述换热管设置1-5条,且换热管面平行于所述罐体的底壁。所述罐体的形状可以为圆柱状或棱柱状。为了便于运输,所述罐体优选为四棱柱状结构。采用这样的结构更便于厂内倒运装车及暂存库堆放储存。考虑到有些物料中含有固相物质,优选所述进料口设置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可根据物料的不同粘度和固含量进行选择,例如可以为过滤网、T型过滤器、Y型过滤器等,优选为T型过滤器或Y型过滤器。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为T型过滤器。当物料粘度高,流动性差时,每次通入的物料需要较大的过滤面积才能保证物料渗出液快速渗出,而在进料口面积不变的条件下,T型过滤器的过滤面积相对较大,可保证过滤器长时间使用,避免因为频繁停下清理过滤器而影响使用。另外,T型过滤器内嵌有法兰内壁,可直接与进料口固定连接,便于拆卸清理。优选地,所述罐体和夹套均采用不锈钢材质。优选地,所述罐体的厚度均为l_3mm,优选为2mm,所述夹套的厚度为4-6mm,优选为5mm。优选地,所述罐体的侧壁内侧设有温度计,用于测定罐体内物料温度。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还可设有观察窗,用于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和罐体内物料的状态,以及定期查看温度计表面挂料及腐蚀情况,便于及时更换。优选地,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罐体侧壁的下部,以方便实际操作中出料口与下游设备的连接。为了便于物料排出,优选地,所述出料口连接有快速接头,以便于物料顺利排出,提高操作效率。优选地,所述快速接头可选用C型快速接头。C型快速接头的密封性能好,便于拆卸,且适于在较高温度下使用。本技术的物料倒运装置在应用时,一般情况下,空腔内通入热水作为加热介质,换热管内通入水蒸气作为换热介质。有些物料需要运输或储存的时间比较长,仅在空腔内通入热水难以满足长时间保温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向换热管内通入高温蒸汽,用高温蒸汽的热量持续地补充罐体损失的热量,可有效延长空腔内的热水的保温时间,从而有利于罐体内的物料在较长时间的运输或储存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另外,在罐体内的物料已经固结硬化,失去流动性,仅靠热水的热量难以使物料快速恢复流动性的情况下,可直接向空腔内通入高温蒸汽。由于蒸汽的温度显著高于热水的温度,能够使罐体内物料短时间内软化并恢复流动性,然后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向空腔内继续通入蒸汽,或者停止通入蒸汽而改为通入热水,从而实现使物料恢复并保持流动性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可选择向换热管内通入蒸汽或不通入蒸汽。在物料的运输或存储时间较短,或者物料的流动性相对较好,在热水的热量散尽前即能够将物料排出的情况下,可仅向空腔内通入热水来保持物料的流动性,而无需向换热管内通入蒸汽,以节约能耗。现有技术中采用大体积铁桶作为易固结硬化的物料的倒运装置,与之相比,本技术的物料倒运装置可使物料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温度,从而维持物料的流动性,便于物料的收集、运输和储存;对于已固结硬化的物料,使用本技术的物料倒运装置也可以使其快速恢复流动性,便于排出进行后续处理。另外,本技术的物料倒运装置可重复利用,节约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物料倒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因此受到任何限制。在不偏离本技术的构思和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有其他的变形。实施例1一种物料倒运装置,包括四棱柱状的罐体1,罐体I的顶壁设有进料口 2,进料口 2以罐盖3封闭,进料口 2还设有用于过滤固相物质的过滤装置21,用于滤除物料中的固体杂质,从而有利于物料的后期处理或利用。本实施例中的过滤装置采用的是普通过滤网;根据物料性质的不同,还可选择使用T型过滤器、Y型过滤器等。罐体I侧壁11的下部设有出料口 4,出料口 4设有快速接头(未示出)。罐体I的侧壁11和底壁12的外侧设有夹套,罐体I与夹套之间形成空腔5,夹套的侧壁51设有加热介质进口 61和加热介质出口 62,夹套底壁52与罐体底壁12之间的空腔5内设有换热管7,换热管7的两端设有伸出夹套侧壁51的换热介质进口 71和换热介质出口 72。换热管7包括多个平行段,相邻的平行段之间首尾相接而成,同一条换热管7基本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换热管7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夹套底壁5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换热管设有3组(未示出),每组均具有上述结构。罐体I的侧壁11内侧设有用于测定罐体内物料温度的温度计(未示出),和罐体I的侧壁11上还设有用于观察温度计示数和罐体内物料状态的观察窗(未示出)。罐体I的侧壁11、底壁12和夹套均采用不锈钢板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料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壁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侧壁下部或底壁设有出料口;罐盖,用于封闭所述进料口;夹套,套设于所述罐体的外部,所述夹套与所述罐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加热介质的空腔;所述夹套的侧壁设有加热介质进口和加热介质出口;换热管,设置于所述夹套与所述罐体之间的空腔内,所述换热管的两端从所述夹套的侧壁伸出,且分别设置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的顶壁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侧壁下部或底壁设有出料口 ; 罐盖,用于封闭所述进料口 ; 夹套,套设于所述罐体的外部,所述夹套与所述罐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加热介质的空腔;所述夹套的侧壁设有加热介质进口和加热介质出口; 换热管,设置于所述夹套与所述罐体之间的空腔内,所述换热管的两端从所述夹套的侧壁伸出,且分别设置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罐体底壁与所述夹套底壁之间的空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底壁外侧与所述夹套底壁内侧之间的距离为200-40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轩刘凯张兆坤韩晓强安婧郑骥胡海洋徐恒旭左钟徐少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清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