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重式光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17691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自重式光伏支架,其中一种自重式光伏支架包括第一连接座及与第一连接座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连接座可拆卸连接的扣接部;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上分别开设有数量相等的调节孔。该光伏支架的安装效率高,成本低,能有效的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重式光伏支架
本技术涉及光伏支架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自重式光伏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光伏支架从材质上分,主要有混泥土支架、钢支架和铝合金支架等三种。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光伏支架在组装时通常通过焊接等方式,从而导致组装效率低,成本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效率高的自重式光伏支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重式光伏支架,包括第一连接座及与第一连接座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连接座可拆卸连接的扣接部;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上分别开设有数量相等的调节孔。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一第一安装板与一第一承重板;所述第一承重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端边缘连接,且凸设于第一安装板的一侧。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及所述扣接部。优选地,所述扣接部设置在第一安装板的上端边缘及一侧边缘上,该扣接部凸设在第一安装板上,且位于与第一承重板对立的表面上;该扣接部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形成有卡槽。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凸设在第一安装板的一侧边上;该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一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贯穿第一连接部的上下表面及一侧边。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座一第二安装板与一第二承重板;所述第二承重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下端边缘连接,且凸设于第二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凸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通孔。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对齐设置,所述连接槽与通孔对齐。一种自重式光伏支架,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卡钩与防风板;所述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均为以上所述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每个第一连接座与一第二连接座扣接后形成一个连接整体;每个连接整体上至少安装有两个所述卡钩;每个所述防风板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整体上。优选地,所述防风板的一端开设有调节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自重式光伏支架包括第一连接座及与第一连接座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座,因此该两个连接座在组装时效率高。且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连接座可拆卸连接的扣接部,方便两个连接座相互扣接。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上分别开设有数量相等的调节孔,因此安装在该调节孔处的零件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调节孔进行安装,以提高该光伏支架的安装效率及适用范围。此外,本技术还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采用冲压成型,生产效率高;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采用扣接方式,组装效率高;所述调节孔可以提高组装效率;重量可调,适应不同坡度和环境的屋面系统;背部设有防风板,能够防止风吹翻光伏组件;防风板设有调节槽,能够适应不同屋面尺寸的屋面系统;采用卡钩的方式与光伏组件连接,调节方便,组装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具体实施的一种自重式光伏支架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具体实施的一种自重式光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连接座;10、调节孔;100、连接整体;11、扣接部;110、卡槽;12、第一安装板;120、第一连接孔;13、第一承重板;14、第一连接部;140、连接槽;2、第二连接座;21、第二连接部;210、通孔;22、第二安装板;220、第二连接孔;23、第二承重板;3、卡钩;4、防风板;40、调节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重式光伏支架,包括第一连接座I及与第一连接座I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座2。所述第一连接座I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连接座2可拆卸连接的扣接部11。所述第一连接座I与第二连接座2上分别开设有数量相等的调节孔10 ;以便于光伏组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调节孔10来安装在该自重式光伏支架上。当第一连接座I与第二连接座2相互扣接时,该第一连接座I的各调节孔10分别与第二连接座2的一个调节孔10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座I包括一第一安装板12与一第一承重板13。该第一安装板12与第一承重板13可以采用冲压一体成型,因此其生产效率高。该第一安装板12可为多边形板结构。所述第一承重板13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2的下端边缘连接,且凸设于第一安装板12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板1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4及所述扣接部11。所述扣接部11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2的上端边缘及一侧边缘上,该扣接部11凸设在第一安装板12上,且位于与第一承重板13对立的表面上。该扣接部11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2之间形成有卡槽110。该卡槽110用于容置第二连接座2的边缘。所述第一连接部14凸设在第一安装板12的一侧边上,其凸设的方向与所述扣接部11相同。该第一连接部14上开设有一连接槽140,所述连接槽140贯穿第一连接部14的上下表面及一侧边。所述第一安装板12上远离所述调节孔10的一端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120。如图1所述,该第一连接孔120为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座2—第二安装板22与一第二承重板23。该第二安装板22与第二承重板23采用冲压一体成型,因此其生产效率高。所述第二安装板22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2的相同。所述第二承重板23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2的下端边缘连接,且凸设于第二安装板22的一侧。该第二安装板22上凸设有第二连接部21,所述第二连接部21上开设有通孔210。所述第二安装板22上远离所述调节孔10的一端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220。如图1所述,该第二连接孔220为两个。当所述第一连接座I与第二连接座2相互扣接或两者放置与同一平面时,所述第一连接部14与第二连接部21对齐设置;所述连接槽140与通孔210对齐;所述第一连接孔120与第二连接孔220对齐设置。所述第一承重板13与第二承重板23可根据需要放置预定重力的承重物,因此该自重式的光伏支架的重量可调,适应不同坡度和环境的屋面系统。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座I与一第二连接座2扣接后,所述第一安装板12与第二安装板22相互对齐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板22的边缘扣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2上扣接部11的卡槽110内。所述第一承重板13、第二承重板23相对第一安装板12与第二安装板22相互贴合的平面对称设置。如图2所示,本技术还提供另一种自重式光伏支架,包括卡钩3、防风板4、及以上所述的第一连接座1、第二连接座2。所述第一连接座I与第二连接座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通常每个第一连接座I与一第二连接座2扣接后形成一个连接整体100。所述连接整体100采用扣接方式,因此其组装效率高。每个连接整体100上至少安装有两个所述卡钩3。所述卡钩3分别安装于调节孔10与第一连接孔120(或者第二连接孔220)处。本实施例中每个连接整体100上分别安装有四个卡钩3。安装于调节孔10上的卡钩3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调节孔10进行安装。该卡钩3用于与光伏组件进行连接,调节方便,组装快捷,还可以提高光伏组件的安装效率。每个所述防风板4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整体100上。所述防风板板4可以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4、第二连接部21固定连接。所述防风板4能够防止风吹翻光伏组件。该防风板4的一端开设有调节槽40。该调节槽40的数量与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重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座及与第一连接座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连接座可拆卸连接的扣接部;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上分别开设有数量相等的调节孔。

【技术特征摘要】
1.自重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座及与第一连接座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连接座可拆卸连接的扣接部;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上分别开设有数量相等的调节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重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一第一安装板与一第一承重板;所述第一承重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端边缘连接,且凸设于第一安装板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重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及所述扣接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重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部设置在第一安装板的上端边缘及一侧边缘上,该扣接部凸设在第一安装板上,且位于与第一承重板对立的表面上;该扣接部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形成有卡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重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凸设在第一安装板的一侧边上;该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一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贯穿第一连接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军陈一晓邓湘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保威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