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及测试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14081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23:45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加载方式只能完成抗凹刚度性能测试,且测试不准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包括横梁、加载组件和两个支撑组件;所述两个支撑组件均包括支撑支架,两个支撑支架均连接至横梁上,对横梁进行支撑;所述加载组件包括长度可调的加载支架,所述加载支架长度方向上,加载支架的头端连接至两个支撑支架之间的横梁上,加载支架的尾端用于对待测试件加载。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测试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加载装置可施加足够强度的加载,利于完成抗凹刚度和强度性能测试,同时该装置加载稳定,利于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及测试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及采用该加载装置的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发展,汽车制造商除了关注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外,同时为了节约能耗,适应严格的排放标准,保护环境,不得不采用更薄的钢板作为汽车的外覆盖件,从而导致外覆盖件“变软”而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外覆盖件自重或者轻微的碰撞引起的凹陷,汽车行驶中产生的振动、噪音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汽车制造商提出了外覆盖件的抗凹性问题,客户在购买轿车时也把车身的抗凹性作为一项主要指标加以要求。所谓汽车外覆盖件的抗凹性是指经一定变形的试件(或者实冲零件)承受外部载荷作用,抵抗凹陷挠曲或者局部凹陷变形,保持形状的能力,具体包括抗凹刚度性能和抗凹强度性能。为了测量汽车外板的抗凹性能,目前业内主要采用实物测量和软件模拟两种方式。虽然软件模拟可以大致把握新车型外板的抗凹性能的理论分布情况,但由于计算机模拟无法把所有的影响因素都考虑进去,因此通过实物进行测量仍然存在意义。目前,市面上尚无现成的专用测量设备,常用的方式为采用人手直接按压进行加载。然而,对于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测试而言,抗凹刚度性能加载载荷通常在100N左右,抗凹强度性能加载载荷通常在400N左右,并且要求加载载荷的方向应是加载点的法线方向。采用人手直接按压的 方式进行加载时无法达到400N的载荷,不能完成抗凹强度性能测试;并且采用人手直接按压的方式进行加载时,载荷不稳定,无法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加载方式只能完成抗凹刚度性能测试,且测试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包括横梁、加载组件和两个支撑组件;所述两个支撑组件均包括支撑支架,两个支撑支架均连接至横梁上,对横梁进行支撑;所述加载组件包括长度可调的加载支架,所述加载支架长度方向上,加载支架的头端连接至两个支撑支架之间的横梁上,加载支架的尾端用于对待测试件加载。本技术提供的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在使用时,只需将两个支撑组件固定于工作台上,使横梁位置固定。然后调节加载支架的长度即可通过加载支架对待测试件进行加载,上述结构可提供足够的载荷,完成抗凹刚度和强度性能测试。并且,在加载支架长度不变的情况下,该加载装置施加在待测试件上的载荷稳定,可保证测试的准确性。进一步的,所述加载组件还包括加载连接件;所述加载连接件包括加载紧固套筒和加载紧固螺栓;所述加载紧固套筒可转动的套设于横梁上,所述加载紧固螺栓设置于加载紧固套筒上;位于加载紧固套筒上的加载紧固螺栓将加载紧固套筒固定于横梁上;所述加载支架的头端连接至加载紧固套筒上。此时,在加载紧固螺栓处于松开状态下,加载支架可随加载紧固套筒绕横梁转动。具体测试时,可根据待测试件表面加载点的具体结构,在与横梁垂直的平面内调节加载支架的空间位置,使加载支架尽量与加载点的法向重合,提高测试的精度。进一步的,所述加载连接件还包括加载连接套筒和加载连接螺栓;所述加载连接套筒固定于加载紧固套筒上;所述加载连接螺栓垂直于横梁延伸方向固定于加载支架的头端;所述加载连接套筒可转动的套设于加载连接螺栓上。在上述结构下,加载支架可绕加载连接螺栓在与横梁平行的平面内转动。结合前述结构,该加载装置中,可在四个方向上调节加载支架的空间位置,更利于保证加载支架与加载点的法向重合,利于进一步提高测试的精度。进一步的,所述加载连接件还包括定齿轮、限位齿轮和限位螺母;所述加载连接螺栓上具有凸台;所述定齿轮固定于加载紧固套筒上;所述限位螺母与加载连接螺栓螺纹连接;所述限位齿轮套设于限位螺母和凸台之间的加载连接螺栓上,并被限位螺母和凸台夹持固定;所述限位齿轮同时与定齿轮啮合。测试前,将调节加载支架移动至目标空间位置后,通过上述结构可将加载支架有效的固定,便于进行后续操作,利于提高提高测试的精度。进一步的,所述加载支架包括第一加载连杆、第二加载连杆、第三加载连杆、第四加载连杆、第一加载连接板、第二加载连接板、第三加载连接板、第四加载连接板和加载丝杆;所述第一加载连杆、第一加载连接板、第二加载连杆、第二加载连接板、第三加载连杆、第三加载连接板、第四加载连杆、第四加载连接板依次首尾活动铆接成闭合环状;第四加载连接板与加载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载连接板用于对待测试件加载;所述加载丝杆穿设于第一加载连接板和第三加载连接板上,并同时与第一加载连接板和第三加载连接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加载连接板与加载丝杆螺纹连接方向和第三加载连接板与加载丝杆螺纹连接方向相反。上述结构下,可实现对加载支架长度的持续微调,利于提高测试精度。并且,上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的,所述加载组件还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固定于第二加载连接板上。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安装筒,利于安装测试抗凹性能所需的力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筒上具有引线槽。位于安装筒上的引线槽可供力传感器导线穿出,便于力传感器在安装筒内的安装。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连接件;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支撑紧固套筒、支撑紧固螺栓、支撑连接套筒和支撑连接螺栓;所述支撑紧固套筒可转动的套设于横梁上;所述支撑紧固螺栓设置于支撑紧固套筒上;位于支撑紧固套筒上的支撑紧固螺栓将支撑紧固套筒固定于横梁上;所述支撑连接套筒固定于支撑紧固套筒上;所述支撑连接螺栓垂直于横梁延伸方向固定于支撑支架上;所述支撑连接套筒可转动的套设于支撑连接螺栓上。此时,可根据待测试件的尺寸,调节两个支撑组件之间的间距,提高加载装置对不同尺寸和结构的待测试件的适用性。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支架包括第一支撑连杆、第二支撑连杆、第三支撑连杆、第四支撑连杆、第一支撑连接板、第二支撑连接板、第三支撑连接板、第四支撑连接板和支撑丝杆;所述第一支撑连杆、第一支撑连接板、第二支撑连杆、第二支撑连接板、第三支撑连杆、第三支撑连接板、第四支撑连杆、第四支撑连接板依次首尾活动铆接成闭合环状;第四支撑连接板与支撑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丝杆穿设于第一支撑连接板和第三支撑连接板上,并同时与第一支撑连接板和第三支撑连接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连接板与支撑丝杆螺纹连接方向和第三支撑连接板与支撑丝杆螺纹连接方向相反。此时,可进一步根据待测试件的尺寸,调节横梁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加载装置对不同尺寸和结构的待测试件的适用性。同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测试设备,包括具有上述结构的加载装置、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固定于加载支架的尾端;所述位移传感器相对于横梁静止设置,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探头随力传感器同步运动。本技术提供的上述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测试设备可有效的对车身外覆盖件的抗凹性能进行测试,并且测试过程稳定,测试结果准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中加载组件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加载组件沿横梁轴向的侧视图;图5是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加载组件和两个支撑组件;所述两个支撑组件均包括支撑支架,两个支撑支架均连接至横梁上,对横梁进行支撑;所述加载组件包括长度可调的加载支架,所述加载支架长度方向上,加载支架的头端连接至两个支撑支架之间的横梁上,加载支架的尾端用于对待测试件加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外覆盖件抗凹性能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加载组件和两个支撑组件; 所述两个支撑组件均包括支撑支架,两个支撑支架均连接至横梁上,对横梁进行支撑; 所述加载组件包括长度可调的加载支架,所述加载支架长度方向上,加载支架的头端连接至两个支撑支架之间的横梁上,加载支架的尾端用于对待测试件加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组件还包括加载连接件; 所述加载连接件包括加载紧固套筒和加载紧固螺栓; 所述加载紧固套筒可转动的套设于横梁上,所述加载紧固螺栓设置于加载紧固套筒上;位于加载紧固套筒上的加载紧固螺栓将加载紧固套筒固定于横梁上; 所述加载支架的头端连接至加载紧固套筒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连接件还包括加载连接套筒和加载连接螺栓; 所述加载连接套筒固定于加载紧固套筒上;所述加载连接螺栓垂直于横梁延伸方向固定于加载支架的头端; 所述加载连接套筒可转 动的套设于加载连接螺栓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连接件还包括定齿轮、限位齿轮和限位螺母;所述加载连接螺栓上具有凸台; 所述定齿轮固定于加载紧固套筒上; 所述限位螺母与加载连接螺栓螺纹连接; 所述限位齿轮套设于限位螺母和凸台之间的加载连接螺栓上,并被限位螺母和凸台夹持固定;所述限位齿轮同时与定齿轮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支架包括第一加载连杆、第二加载连杆、第三加载连杆、第四加载连杆、第一加载连接板、第二加载连接板、第三加载连接板、第四加载连接板和加载丝杆; 所述第一加载连杆、第一加载连接板、第二加载连杆、第二加载连接板、第三加载连杆、第三加载连接板、第四加载连杆、第四加载连接板依次首尾活动铆接成闭合环状;第四加载连接板与加载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载连接板用于对待测试件加载; 所述加载丝杆穿设于第一加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才陈炳圣杨蔓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