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压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13506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压片机,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有加料斗、压片模具,所述压片模具包括有中横盘,所述中横盘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中模孔,每个中模孔都对应有一个上冲和一个下冲,相邻的两个上冲之间设置有第一联动机构,相邻的两个下冲之间设置有第二联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片机是通过在相邻的两个上冲之间设置有主体为齿轮齿条的第一联动机构,在相邻的两个下冲之间设置有主体为齿轮齿条的第二联动机构,这样可以通过第一联动机构实现相邻两个上冲做方向相反的运动,通过第二联动机构实现相邻两个下冲做方向相反的运动,由此实现了一台电机控制两个上冲或两个下冲的同时进给,节省了成本,并可实现在同一台压片机上进行多个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压片机
本技术涉及制药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工位压片机。
技术介绍
压片机主要用于制药工业的片剂工艺研究。压片机将颗粒状物压制成直径不大于13mm的圆形、异形和带有文字、符号,图形片状物的自动连续生产设备。现有技术中,在专利号为201210163095.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国内常见的压片机结构,该单冲压片机的加料压片机构,包括上冲杆、下冲杆、中模、力口料器及三棱柱形钢管,中模设有模孔,上冲杆设置在中模的模孔上方,下冲杆的上端嵌入模孔内且密封模孔的下端开口。加料器设置在中模的上方,三棱柱形钢管的两端连接有封闭其两端开口的三角形盖板,三棱柱形钢管的一四边形侧壁与加料器的底部连接,三棱柱形钢管内部与加料器内部接通,三棱柱形钢管与加料器连接的四边形侧壁对应的侧棱与中模上端面接触,且三棱柱形钢管设有漏料口和封口板。该专利技术能减小加料器与中模上端面的接触面积,避免颗粒原料压紧在中模上端面,从而使加料器对模孔上方的颗粒原料刮平的水平位置一致,避免生产出的片剂之间重量差距太大。可见,目前国内的压片机中,一般情况下一副压片模中只设置有一个中模孔,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压制一块片剂,效率很低。针对于此,国外的一些压片机中是采用多工位的结构。如在专利号为02800302.0的PCT专利技术专利公开说明书中, 申请人:意大利1.M.A.工业机械自动装置股份公司公开了一种压片机,包括:一料斗,用于向第一盘供给粉末或颗粒状产,该第一盘可绕垂直轴线旋转,并装备有均匀分布的孔或模具;第二盘和第三盘,它们分别位于该第一盘的上面和下面,并能绕轴线旋转且支承相应的多个可往复运动的上下冲头。当各对冲头与第一盘上的一个模具对齐时,以挤压产品的方式驱动该冲头彼此相对运动和离开。各个冲头包括柱形柄,该柱形柄的一端装备有工作头,和密封保护装置,该密封保护装置作用在柱形柄自身上。对于各冲头,该密封保护装置包括六角形风琴状衬套,该六角形风琴状衬套覆盖柱形柄,并有环形部分,该环形部分构成该衬套的、相对于工作头的远端,并形成环形密封件且提供了用于安装从各盘凸出的支承装置的可拆卸元件。各六角形风琴状衬套的、相对于工作头的近端有放大的环形部分,该环形部分与柱形柄中的配合环形槽相配合,以便提供紧密密封。但是,上述专利中的压片机尽管在压片模上设置了多工位,但是仍有缺陷,即只能同时在一台压片机上进行一种工序,当进行压片工序时,所述的中模孔都被冲头封闭住,不能进行取料工序,要等到所有冲头全部打开后,再进行取料、重新上料的工序,这就意味着用来上料、取料机器在压片的过程是闲置的,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在上述专利中,每个冲头都对应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由该驱动电机控制冲头上下进给,但是在具有多个冲头的情况下,就意味着需要与冲头相同数量的电机,由于电机价格通常较高,这也导致了上述专利中的压片机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可以降低成本,同时在压片机上进行多种工序的多工位压片机。为实现上述目的,关键在于改进压片机的结构,以实现相邻两个冲头之间做方向相反的运动,这样才可以使得一个工位在进行压片工序时,另一个工位的中模孔可以打开,进行取料、上料工序。为此,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工位压片机,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有加料斗、压片模具,所述压片模具包括有中横盘,其中,所述中横盘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中模孔,每个中模孔都对应有一个上冲和一个下冲,所述上冲设置在所述中模孔的正上方,所述下冲设置在所述中模孔的正下方,相邻的两个上冲之间设置有第一联动机构,并由所述的第一联动机构带动所述的两个上冲做方向相反的运动,相邻的两个下冲之间设置有第二联动机构,并由所述的第二联动机构带动所述的两个下冲做方向相反的运动。采用上述结构的多工位压片机,由于在相邻的两个上冲之间设置有第一联动机构,在相邻的两个下冲之间设置有第二联动机构,上述的第一联动机构和第二联动机构可以分别带动上述的两个上冲及两个下冲做方向相反的运动,从而在一个工位的中模孔被一组上、下冲封闭的时候,另一个工位的中模孔是处于打开状态的,使得本技术具有了在一台压片机上进行多个工序的可能。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的第一联动机构包括有第一齿轮以及两根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条,所述的两根齿条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的两侧,且所述的两根齿条分别固定在一个上冲上,所述第一齿轮上连接有第一电机。采用这种结构的多工位压片机,实质上是采用了齿轮齿条作为第一联动机构,具体的,它是在一个齿轮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根与该齿轮啮合的齿条,当第一齿轮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正转时,可以带动其中的一根齿条向上或向下运动,另一根齿条做与该齿条相反的运动;随后,当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齿轮反转时,上述的两根齿条做与第一齿轮正转时相反的运动。这样,就可以通过一台电机来同时精确地控制两个联动机构的运动,节省了成本。作为本技术的多工位压片机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电机上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齿轮套接在所述驱动轴上。作为本技术的多工位压片机的优选,所述的第二联动机构包括有第二齿轮以及两根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条,所述的两根齿条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的两侦牝且所述的两根齿条分别固定在一个下冲上,所述第二齿轮上连接有第二电机。采用这种结构的多工位压片机,其实质上是采用了齿轮齿条机构作为第二联动机构,该原理与第一联动机构的原理是一致的。作为本技术中上述多工位压片机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电机上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齿轮套接在所述第二驱动轴上。作为本技术的改进,在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二驱动轴套接有同步带,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二驱动轴通过所述同步带联动。采用这种结构的多工位压片机,由于在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之间设置了同步带,可以通过该同步带实现第一驱动轴与第二驱动轴之间的同步联动,进而实现第一联动机构与第二联动机构之间的同步联动。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相邻的两个上冲之间设置主体为齿轮齿条的第一联动机构,在相邻的两个下冲之间设置主体为齿轮齿条的第二联动机构,这样可以通过第一联动机构实现相邻两个上冲做方向相反的运动,通过第二联动机构实现相邻两个下冲做方向相反的运动,由此实现了一台电机控制两个上冲或两个下冲的同时进给,节省了成本,并可实现在同一台压片机上进行多个工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多工位压片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压片模具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多工位压片机的第一联动机构和第二联动机构的同步关系不意图。附图标记:1、机架;2、加料斗;2.1、进料通道;3、压片模具;3.1、中横盘;3.1.1、中模孔;3.2、上冲;3.3、下冲;4、第一联动机构;4.1、第一齿轮;4.2、第一齿条;4.3、第一电机;4.3.1、第一驱动轴;5、第二联动机构;5.1、第二齿轮;5.2、第二齿条;5.3、第二电机;5.3.1、第二驱动轴;6、同步带。【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为了叙述简便,在压片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从正面观察该状态,将视觉上的上部称之为上方,将视觉上的下部称之为下方。以下结合附图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工位压片机,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有加料斗、压片模具,所述压片模具包括有中横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横盘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中模孔,每个中模孔都对应有一个上冲和一个下冲,所述上冲设置在所述中模孔的正上方,所述下冲设置在所述中模孔的正下方,相邻的两个上冲之间设置有第一联动机构,并由所述的第一联动机构带动所述的两个上冲做方向相反的运动,相邻的两个下冲之间设置有第二联动机构,并由所述的第二联动机构带动所述的两个下冲做方向相反的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压片机,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有加料斗、压片模具,所述压片模具包括有中横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横盘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中模孔,每个中模孔都对应有一个上冲和一个下冲,所述上冲设置在所述中模孔的正上方,所述下冲设置在所述中模孔的正下方,相邻的两个上冲之间设置有第一联动机构,并由所述的第一联动机构带动所述的两个上冲做方向相反的运动,相邻的两个下冲之间设置有第二联动机构,并由所述的第二联动机构带动所述的两个下冲做方向相反的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压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联动机构包括有第一齿轮以及两根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条,所述的两根齿条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的两侧,且所述的两根齿条分别固定在一个上冲上,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乐群朱小峰徐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邦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