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1194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驱动基板,其在作为有效像素区域的像素部中具有多个像素电极;对向基板,其被布置成与所述驱动基板相对,并且其具有对向电极,所述对向电极被布置成与所述多个像素电极相对;液晶层,其被密封于所述驱动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取向膜,其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液晶层侧的表面上被形成于所述像素部中和所述像素部的周边部的至少一部分中;保护膜,其被形成于所述驱动基板上的至少所述像素部中的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取向膜之间;以及导电膜,其被形成于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所述周边部的至少一部分中,且与所述取向膜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保持极好的显示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取向膜(alignment film)来控制液晶层的取向的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关于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在液晶显示面板中,液晶层被密封于驱动基板与对向基板之间,并且在驱动基板和对向基板的每个相对表面上均形成有取向膜。因此,在驱动基板上,该取向膜被形成于像素电极上,并且该取向膜可能含有在该膜内的许多缺陷(悬空键(dangling bond)或空位(vacancy))等,这些缺陷是由于该膜的成膜方法等引起的。换句话说,取向膜很可能将会被化学活化,这连同诸如水分和电流等辅助作用因素的影响一起会导致像素电极被腐蚀。于是,曾经提出了在像素电极与取向膜之间形成用于防止如上所述的腐蚀的保护膜的方法(例如,参见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案N0.2003-167255)。然而,在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案N0.2003-167255中所揭示的方法中,存在这样的缺点:因为取向膜对保护膜的粘附性低于取向膜对像素电极的粘附性,所以取向膜可能会松脱开,从而影响显示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目前所期望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抑制取向膜的剥落而保持极好的显示质量的液晶显示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驱动基板,它在作为有效像素区域的像素部中具有多个像素电极;对向基板,它被布置成与所述驱动基板相对,并且它具有对向电极,所述对向电极被布置成与所述多个像素电极相对;液晶层,它被密封于所述驱动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取向膜,它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所述液晶层侧的表面上被形成于所述像素部中和所述像素部的周边部的至少一部分中;保护膜,它被形成于所述驱动基板上的至少所述像素部中的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取向膜之间;以及导电膜,它被形成于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所述周边部的至少一部分中,且与所述取向膜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中,所述取向膜被形成于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所述像素部的整个区域中和所述像素部的周边部的至少一部分中,并且所述保护膜被形成于所述驱动基板上的至少所述像素部中的所述取向膜与所述像素电极之间。与所述取向膜接触的所述导电膜被形成于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所述周边部的至少一部分中,这确保了能够维持所述取向膜对所述驱动基板的粘附性。 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中,所述取向膜被形成于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所述像素部的整个区域中和所述像素部的周边部的至少一部分中,并且所述保护膜被形成于所述驱动基板上的至少所述像素部中的所述取向膜与所述像素电极之间。与所述取向膜接触的所述导电膜被形成于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所述周边部的至少一部分中,这使得能够维持所述取向膜对所述驱动基板的粘附性。结果,本技术就使得能够通过抑制所述取向膜的剥落来保持极好的显示质量。需要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说明和下面的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并且都旨在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解释。【附图说明】这里所包括的附图提供了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这些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图示了各实施例,并且与本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全体构造的示意性框图。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相关部分的构造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是示出了接合部(虚设导电膜(dummy conductive film)和开口部)的布置示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图4是该液晶显示面板中的与图3所示的线1-1对应的部分的箭头剖面图。图5是该液晶显示面板中的与图3所示的线I1-1I对应的部分的箭头剖面图。图6是示出了图3和图5所示的接合部的详细构造示例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了图3和图5所示的接合部的放大图的剖面图。图8是示出了变形例I的接合部的布置示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图9是示出了变形例2的接合部的布置示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图10是示出了变形例3的接合部的布置示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图11是示出了变形例4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构造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需要注意的是,按照下面给出的顺序进行说明。1.实施例(其中在面向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区域中设置有多个接合部的液晶显示器的实例)2.变形例I (其中在与取向膜的四个角对应的区域中设置有接合部的实例)3.变形例2 (其中在与取向膜的三个边对应的区域中设置有接合部的实例)4.变形例3 (其中在与取向膜的四个边对应的区域中设置有接合部的实例)5.变形例4 (其中保护膜被选择性地仅形成于像素部中的实例)实施例构造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I)的全体构造。液晶显示器I基于从外部提供的图像信号Din而执行图像显示,该液晶显示器I例如可以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背光源36、背光源驱动部63、时序控制部64等。在液晶显示面板10上,可以形成有例如像素部1A和周边电路部(信号线驱动电路61及扫描线驱动电路62),像素部1A作为有效像素区域,周边电路部用于驱动像素部1A的显示操作。在像素部1A上,例如,多个像素(例如R(红色)子像素、G(绿色)子像素和B(蓝色)子像素)可以被布置成矩阵图案。包括信号线驱动电路61、扫描线驱动电路62等的周边电路部被形成于下文中将要说明的驱动基板11上的像素部1A的周边部(周边部10B)中。时序控制部64在将图像信号Din提供至信号线驱动电路61的同时,还控制信号线驱动电路61、扫描线驱动电路62和背光源驱动部63的驱动时序。扫描线驱动电路62根据由时序控制部64执行的时序控制而执行各像素的线序(line-sequential)驱动。信号线驱动电路61将基于从时序控制部64提供过来的图像信号Din的图像电压提供给各像素。更具体地,信号线驱动电路61以通过对图像信号Din进行D/A(数字-模拟)转换而形成的模拟信号生成图像信号,从而将这样的所产生的信号输出至各像素。背光源36可以包括例如多个LED (Light-Emitting D1de,发光二极管)、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冷阴极突光灯)等,该背光源36是用于朝着液晶显示面板10照射光的光源。背光源36由背光源驱动部63驱动,并且背光源36的开灯状态和关灯状态受到控制。液晶显示面板10图2示出了液晶显示面板10的相关部分的构造(设置于驱动基板上的像素部、电路部、取向膜和保护膜的平面布置示例)。图3示出了接合部的具体布置示例(布局示例)。图4是液晶显示面板10中的与图3所示的线1-1对应的部分的箭头剖面图,且图5是液晶显示面板10中的与图3所示的线I1-1I对应的部分的箭头剖面图。液晶显示面板10以如下方式构造而成,该方式是:液晶层15被密封于驱动基板11与对向基板18之间,驱动基板11和对向基板18被布置成彼此相对。在驱动基板11上的像素部1A中,例如,多个像素电极12可以被设置成二维阵列的形式。在对向基板18的面向像素电极12的表面上,设置有对向电极17。取向膜14被形成于驱动基板11的液晶层15侧的表面上,而取向膜16被形成于对向基板18的液晶层15侧的表面(对向电极17的表面)上。需要注意的是,偏光板(图中未不出)接合至驱动基板11的光入射侧和对向基板18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驱动基板,它在作为有效像素区域的像素部中具有多个像素电极;对向基板,它被布置成与所述驱动基板相对,并且它具有对向电极,所述对向电极被布置成与所述多个像素电极相对;液晶层,它被密封于所述驱动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取向膜,它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所述液晶层侧的表面上被形成于所述像素部中和所述像素部的周边部的至少一部分中;保护膜,它被形成于所述驱动基板上的至少所述像素部中的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取向膜之间;以及导电膜,它被形成于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所述周边部的至少一部分中,且与所述取向膜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08 JP 2013-0463741.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 驱动基板,它在作为有效像素区域的像素部中具有多个像素电极; 对向基板,它被布置成与所述驱动基板相对,并且它具有对向电极,所述对向电极被布置成与所述多个像素电极相对; 液晶层,它被密封于所述驱动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 取向膜,它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所述液晶层侧的表面上被形成于所述像素部中和所述像素部的周边部的至少一部分中; 保护膜,它被形成于所述驱动基板上的至少所述像素部中的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取向膜之间;以及 导电膜,它被形成于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所述周边部的至少一部分中,且与所述取向膜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 所述保护膜被形成于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所述像素部的整个区域中和所述周边部的至少一部分中,且所述保护膜在面向所述周边部中的所述导电膜的区域中具有开口部,并且所述取向膜和所述导电膜在所述开口部处彼此接触。3.根据权利要 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取向膜的末端边缘在所述开口部处与所述导电膜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在所述周边部中设置有多个所述导电膜,并且与所述多个导电膜之中的每一个导电膜相对地设置有所述开口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 所述驱动基板在所述周边部中具有信号线驱动电路,所述信号线驱动电路被构造成向所述像素部提供图像信号,并且 所述多个导电膜之中的至少两个导电膜被离散地布置于所述周边部上的第一区域中,所述第一区域具有所述信号线驱动电路或与所述信号线驱动电路连接的配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多个导电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稲毛信弥阿部一树西田阳一朗德増广大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