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立交隧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08671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立交隧道,其包括:上层主线、上层匝道,下层包括下层主线、下层匝道;其中,上层匝道和下层匝道用于提供车辆的转弯行驶路线,匝道和主线之间通过中隔墙隔开,同一层匝道和主线上的行车方向相同,不同层匝道和主线上的行车方向相反,在立交隧道的出口和/或入口所述匝道和主线合二为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实现相交道路相邻两支的地下互通,采用双层主线、双层匝道的隧道结构,其通过采用双层立交、共建式互通方案,充分节约了地下横向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立交隧道,其包括:上层主线、上层匝道,下层包括下层主线、下层匝道;其中,上层匝道和下层匝道用于提供车辆的转弯行驶路线,匝道和主线之间通过中隔墙隔开,同一层匝道和主线上的行车方向相同,不同层匝道和主线上的行车方向相反,在立交隧道的出口和/或入口所述匝道和主线合二为一。本技术为了实现相交道路相邻两支的地下互通,采用双层主线、双层匝道的隧道结构,其通过采用双层立交、共建式互通方案,充分节约了地下横向空间。【专利说明】—种双层立交隧道
本技术涉及地下工程隧道
,特别涉及一种双层主线、双层匝道的立交隧道。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私人小汽车迅速增长,城市机动车出行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增长,国内一些大城市已经显现出许多发达国家城市以小汽车出行为主导的城市化交通模式的特点。单一的城市地下轨道交通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城市地下高速公路和快速路陆续开始建设。城市地下空间有限,地下市政管网、交通隧道和地铁共用地下空间,存在多种交叉,空间综合利用是一大难题。地下横向空间不足:管线与隧道并排,敞开段与地面交通并排,宽度严重不足,同时,地下空间一旦利用,后期上下部再建难度极大。因此,地下双层、多层交通隧道的发展是一大趋势,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减小占地,节约土地资源。由于在有限的空间内设计了多条隧道,隧道之间存在多次分离、合并,导致隧道结构断面变化非常复杂,设计施工难度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相交道路相邻两支的地下互通,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地下横向空间的双层主线、双层匝道的立交隧道。本技术所采 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立交隧道,包括:上层主线、上层匝道,下层包括下层主线、下层匝道;其中,上层匝道和下层匝道用于提供车辆的转弯行驶路线,匝道和主线之间通过中隔墙隔开,同一层匝道和主线上的行车方向相同,不同层匝道和主线上的行车方向相反,在立交隧道的出口和/或入口所述匝道和主线合二为一。本技术为了实现相交道路相邻两支的地下互通,采用双层主线、双层匝道的隧道结构,其通过采用双层立交、共建式互通方案,充分节约了地下横向空间。【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双层主线、双层匝道立交隧道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双层主线、双层匝道立交隧道的线路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层主线、双层匝道立交隧道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立交隧道的线路平面示意图。如图1和2所示,其包括上层主线13、上层匝道14、下层主线12、下层匝道15。所述上层主线13和上层匝道14位于上层,下层主线12和下层匝道15位于下层,主线和匝道之间通过同一个中隔墙6相隔,所述中隔墙6设置在隧道内部,隧道入口 /出口上层主线13和上层匝道14合二为一形成一条线路,隧道出口 /入口下层主线12和下层匝道15合二为一形成一条线路;其中,上层匝道14和下层匝道15用于提供车辆在隧道内部的转弯行驶路线。此外,所述立交隧道结构还设有顶板3、中板4、底板5、内衬墙2、外墙I。其中,所述顶板3位于上层主线13和上层匝道14顶部,所述中板4位于上层主线13和下层主线12、上层匝道14和下层匝道15之间,用于支承上层结构,所述底板5位于下层主线12和下层匝道15的底部,座落在地层上,用于支承下层结构。所述中隔墙6为地下连续墙,其既为主线和匝道的分隔墙,也为隧道的围护结构,还作为顶板3和中板4的竖向支撑。所述外墙I为隧道施工阶段的地下连续墙,为隧道周边的围护结构,所述内衬墙2分别位于顶板3、中板4和底板5之间,与外墙I形成叠合结构。其中,顶板3、中板4、底板5都与外墙I浇筑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层主线13和上层匝道14的行车方向相同,下层主线12和下层匝道15的行车方向相同,而上、下层行车方向相反,以形成双层双向形式隧道结构。在城市交通节点,为减少基坑工程施工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宜采用盖挖法施工,隧道结构可采取顺作或逆作施工。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立交隧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主线、上层匝道、下层主线、下层匝道;其中,上层匝道和下层匝道用于提供车辆的转弯行驶路线,匝道和主线之间通过中隔墙隔开,同一层匝道和主线上的行车方向相同,不同层匝道和主线上的行车方向相反,在立交隧道的出口和/或入口所述匝道和主线合二为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立交隧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板、中板和底板,其中所述顶板位于上层匝道和上层主线的顶部,中板位于上、下层之间,所述底板位于下层匝道和下层主线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立交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墙为地下连续墙,还作为顶板和中板的竖向支撑。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层立交隧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墙和内衬墙,所述外墙为地下连续墙,作为隧道所在基坑的围护结构;所述内衬墙位于顶板、中板和底板之间,其还与外墙形成叠合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立交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中板、底板与外墙浇筑连接在一起。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立交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立交隧道采用盖挖法施工建造。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立交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立交隧道采取顺作或逆作施工。【文档编号】E01C1/04GK203822321SQ201420060798【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0日 【专利技术者】黄 俊, 陈方伟, 李勇, 赵光, 张忠宇, 肖军华, 王廷伯, 李晓春, 杜岳, 戴慧兰, 敖辉 申请人: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立交隧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主线、上层匝道、下层主线、下层匝道;其中,上层匝道和下层匝道用于提供车辆的转弯行驶路线,匝道和主线之间通过中隔墙隔开,同一层匝道和主线上的行车方向相同,不同层匝道和主线上的行车方向相反,在立交隧道的出口和/或入口所述匝道和主线合二为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陈方伟李勇赵光张忠宇肖军华王廷伯李晓春杜岳戴慧兰敖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