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隧道隔离的永久封堵斜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5694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隧道隔离的永久封堵斜井结构。斜井是临时工程,支护措施相对比较弱,易产生坍塌现象,地下水渗漏无法导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强斜井底部衬砌做为永久结构,沿斜井通道设置斜井井身拦石墙和两道封堵墙;第一道封堵墙墙体的上坡脚挖设有横井向水沟,接入墙体底部挖设的纵井向水沟,再接入墙体下坡坡脚挖设的横井向流水槽,沿第一道封堵墙下坡一侧设置的纵井向流水槽,穿过第二道封堵墙,接入斜井入隧口上坡挖设的横井向的流水槽中,并通过该处的纵井向排水管接入隧道内的侧沟,最终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将斜井与隧道安全隔离,又能将斜井内的水正常排泄,保证斜井井底结构安全,排水畅通,不会对隧道本身造成威胁。(*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隧道隔离的永久封堵斜井结构
本技术属于隧道交通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与隧道隔离的永久封堵斜井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铁路、公路等交通工程修建了大量隧道工程,长及特长隧道为了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往往结合地形条件设置了斜井、横洞、竖井等辅助坑道做为增加工作面的手段,而更以斜井居多。斜井往往是临时工程,仅在施工期间使用,因此其支护措施相对比较弱,施工期间可以随时采取局部加固措施,使用完毕后长期放置则容易产生坍塌现象,落石滚落会对斜井底部隧道造成直接危害,同时,一般斜井内均有地下水渗漏,流水只能顺坡流向隧道正洞,如夹带泥沙,则很容易堵塞正洞排水沟,因此,需要采取一种妥善的封堵结构,将斜井与隧道安全隔离,同时又能将斜井内的水正常排泄,以避免对隧道本身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隧道隔离的永久封堵斜井结构,既能将斜井与隧道安全隔离,又能将斜井内的水正常排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与隧道隔离的永久封堵斜井结构,设置有接入隧道的斜井通道,其特征在于:斜井通道至隧道的接入段设置井底永久衬砌形成加固段,加固段的斜井通道内自上坡到下坡依次设置有斜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隧道隔离的永久封堵斜井结构,设置有接入隧道的斜井通道,其特征在于:斜井通道至隧道的接入段设置井底永久衬砌(1)形成加固段,加固段的斜井通道内自上坡到下坡依次设置有斜井井身拦石墙(5)和两道封堵墙;斜井井身拦石墙(5)墙体的上坡脚挖设有横井向的水沟(8),与墙体底端埋设的纵井向的排水管(7)连通;第一道封堵墙(4)墙体的上坡脚挖设有横井向的水沟(8),该横井向的水沟(8)接入第一道封堵墙(4)墙体底部挖设的纵井向的水沟(8),该纵井向的水沟(8)接入第一道封堵墙(4)墙体下坡坡脚挖设的横井向的流水槽(10),该横井向的流水槽(10)与第一道封堵墙(4)下坡一侧设置的纵井向的流水槽(10)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隧道隔离的永久封堵斜井结构,设置有接入隧道的斜井通道,其特征在于: 斜井通道至隧道的接入段设置井底永久衬砌(I)形成加固段,加固段的斜井通道内自上坡到下坡依次设置有斜井井身拦石墙(5)和两道封堵墙; 斜井井身拦石墙(5)墙体的上坡脚挖设有横井向的水沟(8),与墙体底端埋设的纵井向的排水管(7)连通; 第一道封堵墙(4)墙体的上坡脚挖设有横井向的水沟(8),该横井向的水沟(8)接入第一道封堵墙(4)墙体底部挖设的纵井向的水沟(8),该纵井向的水沟(8)接入第一道封堵墙(4)墙体下坡坡脚挖设的横井向的流水槽(10),该横井向的流水槽(10)与第一道封堵墙(4)下坡一侧设置的纵井向的流水槽(10)连通,该纵井向的流水槽(10)穿过第二道封堵墙(2),接入斜井入隧口上坡挖设的横井向的流水槽(10)中,该横井向的流水槽(10)通过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