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X城市主干管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31025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21:54
一种3+X城市主干管网系统,包括城市综合管廊、污水重力流管线和雨水重力流管线,城市综合管廊包括支座管段和中间管段,污水分流井阵包括污水沉淀井、污水水处理井和清水井A;污水重力流管线包括污水重力流管线主干管、连接在污水重力流管线主干管上的污水分流处理系统;污水分流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分流检查井、污水回流检查井和污水分流井阵;雨水重力流管线包括雨水重力流管线主干管、连接在雨水重力流管线主干管上的雨水分流处理系统;雨水分流处理系统包括雨水分流检查井和雨水分流井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现有城市管网系统泄漏、功能落后、排洪能力不足等缺陷;降低城市管网系统建设成本提高城市管网系统的管理效率,保障城市管网系统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X城市主干管网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城市地下管网系统,具体涉及一种3+X城市主干管网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管网基础设施担负着传送信息、能量或输送介质的工作,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对于保障城市正常运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城市管网系统存在如下缺陷:首先,由于城市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年度久远,设施陈旧,管道泄漏,造成土壤、地下水资源污染;管网功能落后,缺乏污水处理功能,造成城市水环境恶化;现有城市管网设计排洪能力不足,在暴雨季节,普遍出现城市内涝,给市民财产和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另夕卜,城市管网基础设施的设计管理严重落后与其他行业的科技发展速度,城市管网运行和监控管理水平落后,处于人工巡视甚至无管理状态,地下燃气管线爆炸等地下管网事故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城市正常运行。据统计,由于城市综合管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水平落后,我国城市综合管网基础设施65%已经陈旧,90%以上的城市水环境恶化,95%以上的城市地下水不符合饮水标准。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城市或工业排污管道的渗漏,同时城市排水管网覆盖率尚不足50%。全国供水管网漏失率最高达40%,平均失水率达27%以上。相当一部分城市的燃气管网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运行了三四十年,还有约2.3亿城镇人口尚未使用燃气。此夕卜,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还将有近2亿人口进入城市,需新建设施满足增量人口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3+X城市主干管网系统,克服现有城市管网系统存在的泄漏、功能落后、排洪能力不足等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3+X城市主干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城市综合管廊、污水重力流管线和雨水重力流管线;该城市综合管廊包括管体呈圆柱形的支座管段和中间管段,相邻支座管段之间连接该中间管段,相邻支座管段中线之间的距离满足管廊内管线支撑要求;所述中间管段包括钢塑复合缠绕管管体A和两端连接结构A,该连接结构A与支座管段的连接结构B相适配连接;所述支座管段包括管体B,该管体B包括管体中段、设置在该管体中段两端的所述连接结构B、设置在该管体中段内侧壁的管道吊架、设置在该管体中段内侧下部的管道支架和管廊通道;该管体中段包括塑钢复合缠绕管管体和承力构件,该承力构件位于该塑钢复合缠绕管管体壁内并与相邻两肋板相连接;所述管道吊架、管道支架与所述承力构件连接;该污水重力流管线包括污水重力流管线主干管、连接在该污水重力流管线主干管上的污水分流处理系统;该污水分流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分流检查井、污水回流检查井、污水分流井阵和污水分流处理系统信息节点;该污水分流井阵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污水沉淀井、污水水处理井和清水井A,该污水沉淀井通过分流管与所述污水分流检查井连接,该清水井A通过回用管接入污水回用系统、通过回流管连接所述污水回流检查井,该污水水处理井通过沼气管连接沼气收集系统;该污水分流检查井、污水回流检查井同时设置在污水主干管、污水干管或污水支管上并与污水处理厂连通;该污水分流处理系统信息节点设置在所述分流管上;该雨水重力流管线包括雨水重力流管线主干管、连接在该雨水重力流管线主干管上的雨水分流处理系统;该雨水分流处理系统包括雨水分流检查井、雨水分流井阵和雨水分流处理系统信息节点;该雨水分流井阵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雨水沉淀井、雨水水处理井、清水井B和雨水蓄水井,该雨水沉淀井通过分流管与所述雨水分流检查井连接,该雨水蓄水井通过回用管分别接入雨水回用系统和应急排出系统,该雨水水处理井通过沼气管连接沼气收集系统;该分流检查井设置在雨水主干管、雨水干管或雨水支管上;该雨水分流处理系统信息节点设置在所述分流管上。在本技术的3+X城市主干管网系统中,所述城市综合管廊中间管段的钢塑复合缠绕管管体A包括设置在其塑胶管壁内的复合增强层。在本技术的3+X城市主干管网系统中,所述钢塑复合缠绕管管体A为塑钢缠绕管,该塑钢缠绕管在缠绕带材两侧搭接部、在加强肋之间的凹槽底部,包括全面覆盖缠绕搭接结构的短玻纤塑胶复合增强层。在本技术的3+X城市主干管网系统中,所述城市综合管廊支座管段包括辅助管段,该辅助管段包括防火辅助管段和/或集水坑辅助管段和/或投料辅助管段和/或通风辅助管段,同类辅助管段中线的最小间距满足辅助管段的辅助功能要求;所述辅助管段包括对应于管廊内管道吊架位置预埋的管线分支出线套管;所述防火辅助管段包括防火墙,该防火墙封闭该防火辅助管段内侧断面并设置防火门;所述集水坑辅助管段包括集水坑、设置在该集水坑内将集水排出的潜水排污泵,该集水坑设置在该集水坑辅助管段底部并包括连接该集水坑辅助管段底部的入水口;所述投料辅助管段包括设置在其上部伸出地面的投料口、与该投料口配合的投料口盖;所述通风辅助管段包括设置在其上部伸出地面的通风口和设置在该通风口的风机。在本技术的3+X城市主干管网系统中,所述污水分流检查井井壁为塑钢缠绕管或双平壁钢塑复合缠绕管;所述污水分流井阵的污水沉淀井、污水水处理井、清水井B的井壁为塑钢缠绕管或双平壁钢塑复合缠绕管。在本技术的3+X城市主干管网系统中,所述塑钢缠绕管或双平壁钢塑复合缠绕管在缠绕带材两侧搭接部、在加强肋之间的凹槽底部,包括全面覆盖缠绕搭接结构的短玻纤塑胶复合增强层。在本技术的3+X城市主干管网系统中,所述雨水分流处理系统包括雨水回流检查井,该雨水回流检查井通过回流管连接所述清水井B ;该雨水回流检查井与所述雨水分流检查井同时设置在雨水主干管、雨水干管或雨水支管上,并通过其所连接的雨水主干管、雨水干管或雨水支管连接污水处理厂。在本技术的3+X城市主干管网系统中,所述雨水分流检查井井壁为塑钢缠绕管或双平壁钢塑复合缠绕管;所述雨水分流井阵的雨水沉淀井、雨水水处理井、清水井B和雨水蓄水井井壁为塑钢缠绕管或双平壁钢塑复合缠绕管。在本技术的3+X城市主干管网系统中,包括管网系统配套系统,该管网系统配套系统包括雨水总泵站、应急排水系统、雨水压力管道、污水总泵站、污水压力管道、污水处理厂;该雨水总泵站设置在所述雨水重力流管线的末端,该雨水压力管道连接该雨水总泵站和该污水处理厂;污水总泵站设置在所述污水重力流管线的末端,该污水压力管道连接该污水总泵站和该污水处理厂;应急排水系统包括连接该雨水总泵站和应急排水地点的应急排水管线。在本技术的3+X城市主干管网系统中,包括智慧管网配套系统,该智慧管网配套系统包括城市智慧管网监控站、智慧管网信息链路、城市综合管廊监控站、专业管线远程监控站、雨水管远端信息节点、污水管远端信息节点、综合管廊远端信息节点、专业管线管廊远端信息节点、雨水总泵站信息节点、污水总泵站信息节点、污水处理厂信息节点;所述信息节点包括数据输出模块和数据输入模块;该雨水管远端信息节点设置在所述雨水重力流管线主干管内,该污水管远端信息节点设置在所述污水重力流管线主干管内,该综合管廊远端信息节点设置在所述综合管廊内,该专业管线管廊远端信息节点设置在安装于所述综合管廊内的专业管线上或其附近的综合管廊结构上,该雨水总泵站信息节点设置在所述雨水总泵站的相关设备上,该污水总泵站信息节点设置在所述污水总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3+X城市主干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城市综合管廊、污水重力流管线和雨水重力流管线;该城市综合管廊包括管体呈圆柱形的支座管段和中间管段,相邻支座管段之间连接该中间管段,相邻支座管段中线之间的距离满足管廊内管线支撑要求;所述中间管段包括钢塑复合缠绕管管体A和两端连接结构A,该连接结构A与支座管段的连接结构B相适配连接;所述支座管段包括管体B,该管体B包括管体中段、设置在该管体中段两端的所述连接结构B、设置在该管体中段内侧壁的管道吊架、设置在该管体中段内侧下部的管道支架和管廊通道;该管体中段包括塑钢复合缠绕管管体和承力构件,该承力构件位于该塑钢复合缠绕管管体壁内并与相邻两肋板相连接;所述管道吊架、管道支架与所述承力构件连接;该污水重力流管线包括污水重力流管线主干管、连接在该污水重力流管线主干管上的污水分流处理系统;该污水分流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分流检查井、污水回流检查井、污水分流井阵和污水分流处理系统信息节点;该污水分流井阵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污水沉淀井、污水水处理井和清水井A,该污水沉淀井通过分流管与所述污水分流检查井连接,该清水井A通过回用管接入污水回用系统、通过回流管连接所述污水回流检查井,该污水水处理井通过沼气管连接沼气收集系统;该污水分流检查井、污水回流检查井同时设置在污水主干管、污水干管或污水支管上并与污水处理厂连通;该污水分流处理系统信息节点设置在所述分流管上;该雨水重力流管线包括雨水重力流管线主干管、连接在该雨水重力流管线主干管上的雨水分流处理系统;该雨水分流处理系统包括雨水分流检查井、雨水分流井阵和雨水分流处理系统信息节点;该雨水分流井阵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雨水沉淀井、雨水水处理井、清水井B和雨水蓄水井,该雨水沉淀井通过分流管与所述雨水分流检查井连接,该雨水蓄水井通过回用管分别接入雨水回用系统和应急排出系统,该雨水水处理井通过沼气管连接沼气收集系统;该分流检查井设置在雨水主干管、雨水干管或雨水支管上;该雨水分流处理系统信息节点设置在所述分流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X城市主干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城市综合管廊、污水重力流管线和雨水重力流管线; 该城市综合管廊包括管体呈圆柱形的支座管段和中间管段,相邻支座管段之间连接该中间管段,相邻支座管段中线之间的距离满足管廊内管线支撑要求; 所述中间管段包括钢塑复合缠绕管管体A和两端连接结构A,该连接结构A与支座管段的连接结构B相适配连接; 所述支座管段包括管体B,该管体B包括管体中段、设置在该管体中段两端的所述连接结构B、设置在该管体中段内侧壁的管道吊架、设置在该管体中段内侧下部的管道支架和管廊通道;该管体中段包括塑钢复合缠绕管管体和承力构件,该承力构件位于该塑钢复合缠绕管管体壁内并与相邻两肋板相连接;所述管道吊架、管道支架与所述承力构件连接; 该污水重力流管线包括污水重力流管线主干管、连接在该污水重力流管线主干管上的污水分流处理系统;该污水分流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分流检查井、污水回流检查井、污水分流井阵和污水分流处理系统信息节点; 该污水分流井阵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污水沉淀井、污水水处理井和清水井A,该污水沉淀井通过分流管与所述污水分流检查井连接,该清水井A通过回用管接入污水回用系统、通过回流管连接所述污水回流检查井,该污水水处理井通过沼气管连接沼气收集系统;该污水分流检查井、污水回流检查井同时设置在污水主干管、污水干管或污水支管上并与污水处理厂连通; 该污水分流处理系统 信息节点设置在所述分流管上; 该雨水重力流管线包括雨水重力流管线主干管、连接在该雨水重力流管线主干管上的雨水分流处理系统;该雨水分流处理系统包括雨水分流检查井、雨水分流井阵和雨水分流处理系统信息节点; 该雨水分流井阵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雨水沉淀井、雨水水处理井、清水井B和雨水蓄水井,该雨水沉淀井通过分流管与所述雨水分流检查井连接,该雨水蓄水井通过回用管分别接入雨水回用系统和应急排出系统,该雨水水处理井通过沼气管连接沼气收集系统;该分流检查井设置在雨水主干管、雨水干管或雨水支管上; 该雨水分流处理系统信息节点设置在所述分流管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X城市主干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综合管廊中间管段的钢塑复合缠绕管管体A包括设置在其塑胶管壁内的复合增强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3+X城市主干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塑复合缠绕管管体A为塑钢缠绕管,该塑钢缠绕管在缠绕带材两侧搭接部、在加强肋之间的凹槽底部,包括全面覆盖缠绕搭接结构的短玻纤塑胶复合增强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X城市主干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综合管廊支座管段包括辅助管段,该辅助管段包括防火辅助管段和/或集水坑辅助管段和/或投料辅助管段和/或通风辅助管段,同类辅助管段中线的最小间距满足辅助管段的辅助功能要求; 所述辅助管段包括对应于管廊内管道吊架位置预埋的管线分支出线套管; 所述防火辅助管段包括防火墙,该防火墙封闭该防火辅助管段内侧断面并设置防火门; 所述集水坑辅助管段包括集水坑、设置在该集水坑内将集水排出的潜水排污泵,该集水坑设置在该集水坑辅助管段底部并包括连接该集水坑辅助管段底部的入水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能欢杨春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瀚管道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