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05436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描述了一种阵列基板及包括该阵列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相交且绝缘的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及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定义的多个像素单元;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平行且绝缘的第二透明导电层;其中,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均包括多处弯折,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弯折平行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弯折;和/或,所述数据线的弯折平行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或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弯折。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数据线、第一透明导电层及第二透明导电层均包括多处互相平行的弯折,充分利用像素空间,提升了像素单元的穿透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描述了一种阵列基板及包括该阵列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相交且绝缘的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及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定义的多个像素单元;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平行且绝缘的第二透明导电层;其中,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均包括多处弯折,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弯折平行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弯折;和/或,所述数据线的弯折平行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或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弯折。本专利技术中的数据线、第一透明导电层及第二透明导电层均包括多处互相平行的弯折,充分利用像素空间,提升了像素单元的穿透率。【专利说明】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包括该阵列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平面显示器是目前主流的显示器,其中液晶显示装置因为具有外型轻薄、省电以及无辐射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电脑屏幕、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平面电视等电子产品上。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视角小的缺陷,很多公司都研发广视角技术,而平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是其中颇具优势的一种。通常,平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上、下基板及封装在两基板间的液晶层,下基板上设置有栅极线、数据线、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由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设置在同一基板上,利用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间产生的平行于基板的横向电场使得液晶分子在同一平面内转动,因此平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广视角、高发光效率和高对比度的优点。但当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受到按压时,液晶分子的排列及转动被打乱,这时显示画面会出现扭曲,也即trace mura。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出现trace mura,会将多条公共电极的两端弯折,由于公共电极和数据线的距离有限,导致部分公共电极无法弯折,而能够弯折的公共电极与数据线间的距离过大,两者间覆盖有大块的公共电极,会影响像素单元的穿透率,进而影响整个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相交且绝缘的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及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定义的多个像素单元;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平行且绝缘的第二透明导电层;其中,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均包括多处弯折,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弯折平行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弯折;和/或,所述数据线的弯折平行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或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弯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阵列基板;彩色滤光基板;及封装在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色滤光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的数据线、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及黑矩阵层均包括多处互相平行的弯折,形成三段弯折式像素结构,充分利用像素空间,提升了像素单元的穿透率,进而提高了整个面板的穿透率,且数据线、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弯折互相平行,避免了由于第一透明导电层或第二透明导电层边缘与数据线线间距离不等,因而第一透明导电层或第二透明导电层边缘与数据线间寄存电容不等导致的显示不均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平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再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透明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平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可得,现有技术中平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包括:基板(图中未示出);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相交且绝缘的多条扫描线101和多条数据线102,及扫描线101和数据线102定义的多个像素单元;上述像素单元内设置有像素电极104,像素电极104电连接薄膜晶体管的漏极106,像素电极104之上设置有公共电极层103,公共电极层103包括多条公共电极及公共电极间的镂空区域。像素电极104与公共电极103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层(图中未示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受到按压时,液晶分子的排列及转动被打乱,这时显示画面会出现扭曲,也即trace mura。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出现tracemura,将多条公共电极的两端弯折,由于公共电极103和数据线102的距离有限,导致部分公共电极无法弯折,如图中107部分,而能够弯折的公共电极与数据线间的距离过大,如图中108部分,两者间覆盖有大块的公共电极,会影响像素单元的穿透率,进而影响整个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现在,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不应该被理解为局限于在此提出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全的,并会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应该理解,当元件被称作“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可以在它们之间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所列的项目的任意组合和所有组合。这里使用的术语仅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本专利技术。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还将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说明存在所述特征、区域、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区域、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另外,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下”或“底部”以及“上”或“顶部”的相对术语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与其他元件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相对术语意在包括装置的除在附图中描述的方位之外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一个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侧上的元件应该被随后定位为在其它元件“上”侧。因此,根据附图的具体方位,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括“下”和“上”两个方向。类似地,如果一个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或“下方”的元件应该被随后定位为“在”其它元件“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或“在……下方”可以包括上和下两种方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相交且绝缘的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及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定义的多个像素单元;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平行且绝缘的第二透明导电层;其中,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均包括多处弯折,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弯折平行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弯折;和/或,所述数据线的弯折平行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或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弯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相交且绝缘的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及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定义的多个像素单元;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平行且绝缘的第二透明导电层;其中,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均包括多处弯折,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弯折平行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弯折;和/或,所述数据线的弯折平行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或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弯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丹丹曹兆铿吴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