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节钻扩灌注粧
本技术涉及一种灌注桩,具体地说是一种多节钻扩灌注桩。
技术介绍
变径灌注桩因其局部扩径而承载力高,可以降低基础工程造价。但现有变径灌注桩的承载力不高,直接影响这类桩型的推广应用。经 申请人:多年研究后发现造成现有变径灌注桩承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1、现有变径灌注桩的扩大头的中心与桩身中心的一致性较差;2、扩大头的外沿高度较小,端承面积大打折扣;扩大头表面与桩身表面相交成一定棱角,造成承载应力集中,使得灌注桩的抗剪切强度降低;3、桩身与扩大头上下端相交处缩颈较大,形成环状深沟,导致挤扩灌注桩的桩身强度大幅较低,4.扩大头成型效果较差,难以达到设计尺寸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节钻扩灌注桩。它能够解决变径灌注桩承载力不足、扩大头抗剪切强度低、扩大头外沿缺失和桩身强度大幅较低的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多节钻扩灌注桩,包括桩身,桩身上设有至少一个扩大头,桩身和扩大头的中轴线共线,扩大头由上段、外沿和下段连接构成,桩身为圆柱体,上段是正向的圆台状,下段是倒向的圆台状,外沿为圆盘状,外沿的上端与上段的下端连接,外沿 ...
【技术保护点】
多节钻扩灌注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身(1),桩身(1)上设有至少一个扩大头,桩身(1)和扩大头的中轴线共线,扩大头由上段(2)、外沿(4)和下段(5)连接构成,桩身(1)为圆柱体,上段(2)是正向的圆台状,下段(5)是倒向的圆台状,外沿(4)为圆盘状,外沿(4)的上端与上段(2)的下端连接,外沿(4)的下端与下段(5)的上端连接,上段(2)的上端和下段(5)的下端分别与桩身(1)连接,上段(2)和下段(5)的最大直径与外沿(4)的直径相等,上段(2)的高度大于下段(5)的高度,桩身(1)、上段(2)、外沿(4)和下段(5)之间的连接处均为圆滑过渡;整个灌注桩由钢筋笼和混凝土灌注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3.18 CN 201420118430.91.多节钻扩灌注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身(1),桩身(I)上设有至少一个扩大头,桩身(I)和扩大头的中轴线共线,扩大头由上段(2)、外沿(4)和下段(5)连接构成,桩身(I)为圆柱体,上段(2)是正向的圆台状,下段(5)是倒向的圆台状,外沿(4)为圆盘状,外沿(4)的上端与上段(2)的下端连接,外沿(4)的下端与下段(5)的上端连接,上段(2)的上端和下段(5)的下端分别与桩身(I)连接,上段(2)和下段(5)的最大直径与外沿(4)的直径相等,上段(2)的高度大于下段(5)的高度,桩身(I)、上段(2)、外沿(4)和下段(5)之间的连接处均为圆滑过渡;整个灌注桩由钢筋笼和混凝土灌注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节钻扩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头的高度为H6,外沿(4)的高度为H2,H6≥4H2 ;外沿(4)的高度H2≥160mm;上段(2)的高度为H1,下段(5)高度为H3,Hl≥2H3,H6 = H1+H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明栋,赵岩,齐迎春,张宝成,高媛霞,韩梅,
申请(专利权)人:齐迎春,张宝成,高媛霞,韩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