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用于进出护栏或铁路护栏的栅裙(3、3'),其由多个相同形状的支柱组成,所述支柱彼此间隔地悬挂在护栏栏栅(2)和平行于所述护栏栏栅的导轨(6、6')之间,所述护栏栏栅(2)与护栏壳体(1)铰接并可在垂直平面上旋转。所述支柱(4、4')与平行于所述护栏栏栅(2)的所述导轨(6、6')旋转连接或与所述护栏栏栅(2)上的导向槽(5)旋转连接的端部设计为曲柄端(13),从而避免危险的剪切点和夹点。所述支柱(4、4')具有多部分的设计,可通过单个部分组装而成,可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进行安装,并可在需要的时候单独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用于进出护栏或铁路护栏的栅裙(3、3'),其由多个相同形状的支柱组成,所述支柱彼此间隔地悬挂在护栏栏栅(2)和平行于所述护栏栏栅的导轨(6、6')之间,所述护栏栏栅(2)与护栏壳体(1)铰接并可在垂直平面上旋转。所述支柱(4、4')与平行于所述护栏栏栅(2)的所述导轨(6、6')旋转连接或与所述护栏栏栅(2)上的导向槽(5)旋转连接的端部设计为曲柄端(13),从而避免危险的剪切点和夹点。所述支柱(4、4')具有多部分的设计,可通过单个部分组装而成,可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进行安装,并可在需要的时候单独更换。【专利说明】护栏裙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多个相同形状支柱的护栏裙,该支柱彼此间隔一定距离与护栏栏栅旋转连接,该护栏栏栅铰接在护栏壳体上并可在垂直平面上旋转至平行于护栏栏栅的导轨中。专利技术背景DE398707公开了一种护栏裙,该护栏裙的支柱设置在其下固定端,如果需要,还可设置在其上固定端,从而使支柱可在护栏栏栅垂直上升时在不彼此妨碍的情况下自动摆动。在护栏关闭时,护栏裙应防止护栏栏栅下方的任何进入,或者应为人们(特别是小孩)和动物提供至少一种额外保护。已知护栏裙存在如下问题:在打开护栏期间,当护栏裙折叠在一起时,在各个支柱上存在夹点和切点,换言之,大量夹点和切点尤其会给例如想要进入护栏裙的孩子带来伤害的风险。根据欧洲机械指令,必须避免这种风险源。通常也认为护栏不仅必须配备一种防止进入护栏下方的装置,同样也需要配备一种形成防止进入护栏上方的装置。为了固定防止进入护栏上方的装置的支柱,众所周知的是将支柱钻孔且通过螺丝固定在护栏栏栅上。由于支柱通常由金属制成,优选地由铝制成,所以必须将附加的滑轨适配在护栏栏栅上以防止刮划支柱和护栏栏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别是在打开护栏期间无夹点和切点的可靠型护栏裙。而且,护栏裙应可直接组装,且支柱的任意可能损害可易于修复;应该使支柱可易于替换或更换。这种新型护栏裙既可用作一种防止进入护栏下方的装置,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用作一种防止进入护栏下方和护栏上方的组合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可通过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护栏裙来实现该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与平行于护栏栏栅的导轨旋转连接或者与在护栏栏栅上的导向槽连接的支柱端设计为成角度端的形式。支柱的成角度端避免在与护栏栏栅有一定距离并平行于护栏栏栅的导轨上产生切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在护栏裙用作一种防止进入护栏下方的装置时尤其具有优势,支柱的上端和下端在相对的方向上呈角度,上端与护栏栏栅上的导向槽旋转连接而下端与位于下方一定距离处且平行于护栏栏栅的导轨旋转连接。支柱两端呈角度意味着:在护栏的打开运动期间和在护栏已打开的状态下,在支柱和护栏栏栅上的导向槽端之间或者平行于护栏栏栅的导轨之间无夹点和切点,因此,尽可能地排除了造成伤害的风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与支柱的两端呈角度的情况相同,支柱的一个角度端与位于下方一定距离处且平行于护栏栏栅的导轨旋转连接,而支柱的另一角度端与位于上方一定距离处且平行于护栏栏栅的导轨旋转连接,各个支柱在支柱的两个角度端之间且距离角度端一定距离的某点处与护栏栏栅旋转连接。支柱的该实施例特别适用于既配备有一种防止进入支柱下方的装置也配备有防止进入支柱上方的装置的护栏。根据配备有防止进入护栏下方和护栏上方的装置的护栏裙的更直观实施例,可以使支柱一端呈角度并可使所述角度端与位于下方一定距离处且平行于护栏栏栅的导轨旋转连接,然而,支柱的另一端可从护栏栏栅自由向上伸出;本文中的各个支柱在支柱端之间且距离支柱端一定距离的某点处与护栏栏栅旋转连接。有利地是,可以在支柱的各个角度端上形成踩脚部分,通过踩脚部分,各个支柱可旋转适配在平行于护栏栏栅的导轨中或者旋转适配在护栏栏栅上的导向槽中。为了将支柱定位在导向槽和护栏栏栅中,或者为了将其定位在导轨或轨道中,并将其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上,可以在支柱的角度端之间将间隔条引入护栏栏栅上的导向槽或者导轨中。由于间隔条的长度是相对选择的,所以支柱间的距离可根据需要而替换。为了防止小动物从支柱之间穿过,或者利用护栏裙玩游戏,支柱间的距离可选择得较窄;而在其它应用中,较宽的支柱间距可能更为有利。间隔条优选通过啮合装置和孔口保留在导轨或者导向槽中,形成在支柱的角度端上的踩脚部分与孔口啮合。间隔条可为U型设计且通过导轨的内弯侧壁保留在导轨中;在间隔条的侧壁上具有孔口,形成在支柱的角度端处的踩脚部分可与孔口啮合。这可使护栏裙按照非常直接的方式进行适配。支柱的角度端的踩脚部分优选地横向形成且具有连接桩,该连接桩横向指向角度端且彼此相对,并可与间隔条的孔口啮合。一旦将所需数量的间隔条推入导轨中,那么可将支柱依次直接插入间隔条中。在第一示例中,本文中的踩脚部分的连接桩仍以保留在导轨方向或间隔条方向上,且可锚定在间隔条的孔口中,因此,将连接桩旋转90°,可将其固定在导轨中。如果连杆的一端在第一转动点处与位于下方一定距离处且平行于朝向护栏壳体的护栏栏栅的导轨的一端铰接连接,而另一端在另一转动点处经由隔板与护栏壳体铰接连接,护栏裙更为稳定且在护栏的快速打开和关闭运动期间,可防止护栏裙的破坏性前后左右摆动运动。护栏壳体上的连接桩的转动点的高度H的适当选择和/或连接桩的长度L的适当选择可实现如下情况:即使护栏打开,支柱也不是直接一个位于另一个上方;相反,在支柱之间保留有明确距离,因此避免了支柱之间的夹点。而且,连接桩可防止如下情况:在护栏关闭时,护栏裙可手动折叠,因此不允许从护栏栏栅直接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各个支柱优选包括三个单独部分,即:两个端件和一个中心件;本文中的端件的一端呈角度端而另一端为直线设计,且两个端件的直线端与中心件的各自端连接,该中心件整个呈直线。根据第二实施例,各个支柱包括五个单独的部分,即:带有角度端和直线端的两个端件、两个整个呈直线的中心件、以及一个连接件;各个端件远离角度端的直线端与整个呈直线的中心件的一端连接;整个呈直线的各个中心件的另一端与连接件连接,该连接件铰接在护栏栏栅上。支柱的实施例以一种有利且直接的方式将护栏裙与防止进入护栏下方的装置和防止进入护栏上方的装置组合在一起。为此,连接件优选地侧向设置在护栏栏栅上以便其可绕销旋转且具有两个方向相对的延伸件,从而,在不同情况下,第二实施例的支柱的中心件的一端均可与延伸件连接。如果连接件可在护栏栏栅上绕其旋转的销被设计为使护栏栏栅和连接件之间存在一定距离,那么便避免了划刮护栏栏栅或连接件。根据支柱的第一、三部分实施例,端件优选为杆状设计而中心件为管状设计,有利地,端件远离角度端的直线杆状端可经由搭扣配合连接件与管状中心件的各自端连接。因此,可以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非常直接快速地从端件和中心件将支柱连接在一起,并且可通过其角度端的踩脚部分将支柱适配在护栏栏栅上的导向槽中,或者适配在平行于护栏栏栅的导轨中。如果存在任何损坏的单个支柱,那么可以直接替换和更换。释放端件和中心件之间的损坏支柱的搭扣配合连接件,于是,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可再一次从护栏栏栅上的导向槽处释放端件,或者从导轨处释放端件,并按照相反的顺序安装新的支柱。作为替代方案,支柱的端件可为管状设计而中心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护栏裙,其包括多个相同形状的支柱,所述支柱以可旋转的方式且彼此相隔一定距离地悬挂在护栏栏栅和平行于所述护栏栏栅的导轨之间,所述护栏栏栅铰接在护栏壳体上并可在垂直表面上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4、4')与平行于所述护栏栏栅(2)的导轨(6、6')旋转连接或与所述护栏栏栅(2)上的导向槽(5)旋转连接的端部设计为角度端(1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马斯·布尔金,
申请(专利权)人:马格内梯克自动控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