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套圈热锻压后的淬火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84569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热锻压后的淬火冷却装置,包括转动装置,油槽的端部设置有进料斗,转动装置包括与驱动电机连接的转动轴和固定设置在转动轴上的多个储料斗,储料斗位于进料斗下方,提升机一的低端设置在储料斗下方的油槽底部,提升机一的高端探出于油槽上沿并与清洗部相连接,提升机一的高端上设置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的一侧设有冷却风机;清洗部包括清洗槽和提升机二,提升机二的低端设置在清洗槽底部,提升机二的高端探出于清洗槽,提升机二的高端上设置有干燥风机,干燥风机的进风口与冷却通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多个轴承套圈同时进行淬火冷却,不仅能够降低轴承套圈的淬火时间,还能够提高轴承套圈的淬火效果和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热锻压后的淬火冷却装置,包括转动装置,油槽的端部设置有进料斗,转动装置包括与驱动电机连接的转动轴和固定设置在转动轴上的多个储料斗,储料斗位于进料斗下方,提升机一的低端设置在储料斗下方的油槽底部,提升机一的高端探出于油槽上沿并与清洗部相连接,提升机一的高端上设置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的一侧设有冷却风机;清洗部包括清洗槽和提升机二,提升机二的低端设置在清洗槽底部,提升机二的高端探出于清洗槽,提升机二的高端上设置有干燥风机,干燥风机的进风口与冷却通道连通。本专利技术能够对多个轴承套圈同时进行淬火冷却,不仅能够降低轴承套圈的淬火时间,还能够提高轴承套圈的淬火效果和清洗效果。【专利说明】轴承套圈热锻压后的淬火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生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套圈热锻压后的淬火冷却装置,该装置主要是利用轴承套圈热锻压后的余热立即进行淬火热处理和冷却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轴承生产过程中,其内外套圈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把轴承钢加热后切段再锻压成型,锻件冷却到常后为消除应力再进行退火,退火后的套圈毛坏进行切削加工,切削加工后的套圈进行淬火热处理,淬火热处理后的套圈进行磨削加工。在整个过程中,退火和淬火前都需要对套圈重新从常温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其间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特别是轴承锻压成型后,其锻件的终锻温度达到850—950°C,如果让其自然冷却,将会白白浪费大量的热量,不利于节能减排。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技术: 如中国专利号“201220144092.7”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锻件余热淬火装置,其【公开日】为2012年12月19日,其技术方案为所述淬火装置包括淬火部和清洗部,淬火部包括一个油槽和其内的提升机;清洗部包括一个清洗槽和其内的清洗提升机,油槽远离清洗部的一端具有一条进料输送带,进料输送带与锻压机的出料口相连接,提升机的低端朝向油槽与进料输送带的连接部。提升机的淬火输送带、清洗提升机的清洗输送带的外表面分别具有与淬火输送带和清洗输送带的轴向相垂直的拦料隔板。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如下缺陷:一、淬火过程中,轴承套圈须在油槽内的提升机低端上静置15分钟左右,淬火油难以对轴承套圈内部淬 火,不仅导致淬火时间长,还导致淬火效果差。二、淬火时轴承套圈静置在提升机低端,轴承套圈与提升机的接触面与淬火油的接触效果差,导致轴承套圈淬火的均匀性差。三、由于淬火时轴承套圈静置在提升机低端,导致每次淬火时的轴承套圈数量较小,导致淬火效率低。四、清洗轴承套圈时,主要通过轴承套圈静置在清洗提升机低端自然清洗,清洗效果较差,且轴承套圈与清洗提升机的接触面也难以有效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轴承套圈热锻压后的淬火冷却装置,本专利技术能够对多个轴承套圈同时进行淬火冷却,不仅能够降低轴承套圈的淬火时间,还能够提高轴承套圈的淬火效果和清洗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轴承套圈热锻压后的淬火冷却装置,包括淬火部和清洗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部包括油槽、提升机一和转动装置,所述油槽的端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与驱动电机连接的转动轴和固定设置在转动轴上的多个储料斗,所述储料斗位于进料斗下方,且储料斗的斗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提升机一的低端设置在储料斗下方的油槽底部用于承接储料斗内的轴承套圈,所述提升机一的高端探出于油槽上沿并与清洗部相连接,所述提升机一的高端上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的一侧设置有冷却风机;所述清洗部包括清洗槽和提升机二,所述提升机二的低端设置在清洗槽底部用于承接提升机一输送的轴承套圈,所述提升机二的高端探出于清洗槽,所述提升机二的高端上设置有干燥风机,所述干燥风机的进风口与冷却通道连通。所述提升机一的输送带上设置有与输送带轴向相垂直的拦料隔板,所述提升机二的输送带上设置有与输送带轴向相垂直的拦料隔板,所述提升机一和提升机二的输送带上均设置有多个半球形凸起。所述提升机一的高端通过进料通道与清洗槽连接,所述进料通道上方设置有喷头,喷头的进液端设置在清洗槽底部。所述清洗槽的侧壁上倾斜设置有与提升机二的提升段相平行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喷头用于冲洗提升的轴承套圈。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一、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转动装置和提升机一低端的配合,使轴承套圈的位置在淬火过程中发生变化,从而使轴承套圈充分与淬火液接触,有利于提升轴承套圈的淬火效果;在储料斗的斗壁上设置通孔,能够增大淬火油与轴承套圈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升轴承套圈淬火的均匀性;在提升机一的高端设置冷却通道,且干燥风机的进风口与冷却通道连通,该结构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同时,能够利用冷却后的热风干燥清洗后的轴承套圈,既提高了干燥效果,又节约了干燥时间,同时还能够节约能源消耗。与中国专利号“201220144092.7”为代表的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淬火时可向转动轴上的2— 3个储料斗内同时装入轴承套圈,能够同时对多个轴承套 圈进行淬火,淬火效率是现有技术的2— 3倍。二、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提升机一的输送带上设置有与输送带轴向相垂直的拦料隔板,所述提升机二的输送带上设置有与输送带轴向相垂直的拦料隔板,该结构能够减少轴承套圈与输送带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轴承套圈与淬火油和清洗液的接触面积,能够进一步提升轴承套圈的淬火效果和进一步减少清洗时间;所述提升机一和提升机二的输送带上均设置有多个半球形凸起,此结构能够防止凸起对轴承套圈造成损伤,保证轴承套圈的质量更好。三、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提升机一的高端通过进料通道与清洗槽连接,所述进料通道上方设置有喷头,通过喷头能够对进入进料通道的轴承套圈进行冲洗,该结构不仅能够加快轴承套圈的清洗速度,还能够加在轴承套圈进入清洗槽的力度,有利于提高清洗效果;喷头的进液端设置在清洗槽底部,能够循环利用清洗液,避免浪费。四、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清洗槽的侧壁上倾斜设置有与提升机二的提升段相平行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喷头用于冲洗提升的轴承套圈,该结构能够对提升过程中提升机二上的轴承套圈进行冲洗,进一步提升清洗效果。并且,通过进料通道上喷头的配合,能够有效减少轴承套圈的清洗时间。【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淬火部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油槽,2、提升机一,3、提升机二,4、进料斗,5、转动轴,6、储料斗,7、冷却通道,8、冷却风机,9、干燥风机,10、清洗槽,11、驱动电机,12、轴承,13、拦料隔板,14、凸起,15、喷头,16、喷淋管,17、进料输送带。【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轴承套圈热锻压后的淬火冷却装置,包括淬火部和清洗部,所述淬火部包括油槽1、提升机一 2和转动装置,所述油槽I的端部设置有与进料输送带17相连的进料斗4,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与驱动电机11连接的转动轴5和固定设置在转动轴5上的多个储料斗6,所述储料斗6位于进料斗4下方,且储料斗6的斗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提升机一 2的低端设置在储料斗6下方的油槽I底部用于承接储料斗6内的轴承套圈,所述提升机一 2的高端探出于油槽I上沿并与清洗部相连接,所述提升机一 2的高端上设置有冷却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套圈热锻压后的淬火冷却装置,包括淬火部和清洗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部包括油槽(1)、提升机一(2)和转动装置,所述油槽(1)的端部设置有进料斗(4),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与驱动电机(11)连接的转动轴(5)和固定设置在转动轴(5)上的多个储料斗(6),所述储料斗(6)位于进料斗(4)下方,且储料斗(6)的斗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提升机一(2)的低端设置在储料斗(6)下方的油槽(1)底部用于承接储料斗(6)内的轴承套圈,所述提升机一(2)的高端探出于油槽(1)上沿并与清洗部相连接,所述提升机一(2)的高端上设置有冷却通道(7),所述冷却通道(7)的一侧设置有冷却风机(8);所述清洗部包括清洗槽(10)和提升机二(3),所述提升机二(3)的低端设置在清洗槽(10)底部用于承接提升机一(2)输送的轴承套圈,所述提升机二(3)的高端探出于清洗槽(10),所述提升机二(3)的高端上设置有干燥风机(9),所述干燥风机(9)的进风口与冷却通道(7)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双成齐长波梁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世城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