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出成型机及其锁模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8550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3 22:52
一种射出成型机及其锁模油缸,所述锁模油缸包括缸筒、分设于缸筒前后端的前盖和后盖以及定位于缸筒内并从前盖伸出的活塞机构,前盖和后盖上分别设有与缸筒内部连通的前油口和后油口;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活塞杆、调节螺母、调节螺杆、导向活塞、调节手柄和传动件;活塞杆包括杆主体和塞主体,杆主体从前盖伸出,活塞杆上设有台阶通孔;调节螺母固定安装于活塞杆内,调节螺杆螺接于调节螺母内并伸入活塞杆的通孔内;导向活塞固定套设于调节螺杆上;调节手柄穿设于调节螺杆内,并通过传动件带动调节螺杆转动,传动件与调节螺杆固定连接,传动件可沿调节手柄长度方向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行程可无级调整,油缸整体长度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射出成型机及其锁模油缸
本技术涉及成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射出成型机及其锁模油缸。
技术介绍
附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一种普通结构液压锁模油缸,其主要由前盖2a、后盖3a和缸筒Ia构成缸体,活塞杆4a和设置于活塞杆4a上的活塞5a构成活塞机构,活塞5a适配置于缸筒Ia内,活塞杆4a前端伸出前盖2a。该油缸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其缺点在于:1、行程不可以调节,不能适用于行程常须调节的场合;2、活塞前后无缓冲,活塞速度快时会撞击油缸盖,产生噪音和损坏;3、不环保,对长期使用中随活塞杆渗出的油污无处理。附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液压锁模油缸,其基本构成与图1结构相同,包括前盖2b、后盖3b、缸筒lb、活塞杆4b和活塞5b,但其活塞5b两端设置有缓冲柱塞51b,具有固定缓冲。该油缸结构也较简单,其缺点在于:1、行程不可以调节;2、缓冲程度不可以调节,只适用于运行工况明了的场合,且缓冲效果完全取决于缓冲柱塞的加工精度,0.0lmm的偏差都将影响其缓冲效果;3、无快速启动性能;4、不环保,对长期使用中随活塞杆渗出的油污无处理。附图3示出了可一种缓冲程度可调节的液压锁模油缸(参见《机械设计手册》第三版第四卷(化学工业出版社)第19章226页“恒节流面积缓冲装置” a图),其主要结构仍然包括前盖2c、后盖3c、缸筒lc、活塞杆4c和活塞5c,活塞5c两端设置有缓冲柱塞51c,前盖2c上设有前节流孔21c和对应的前节流阀61c而与活塞5c前端的缓冲柱塞51c配合实现前缓冲,后盖3c上设有后节流孔31c和对应的后节流阀62c而与活塞5c后端的缓冲柱塞51c配合实现后缓冲,通过前节流阀61c和后节流阀62c对缓冲程度进行调节;另外,后盖3c上还设有快速启动油孔32c和对应的单向阀7c而实现快速启动。该油缸缓冲程度可调节,有快速启动性能,其缺点在于:1、行程不可以调节;2、一级缓冲效果不佳,因这种缓冲结构特点为:刚开始缓冲制动力很大,然后很快就下降,最后不起作用;3、不环保,对长期使用中随活塞杆渗出的油污无处理。附图4示意了一种现有的行程可调结构的液压锁模油缸,其依然包括前盖2d、后盖3d、缸筒Id、活塞杆4d和活塞5d等结构,其在缸筒Id内于活塞5d后端设置了一作为活塞后端行程止点的定位套筒6d,定位套筒6d可由传动螺杆7d和手轮8d驱动调整在缸筒Id内的位置,从而对活塞5d的行程进行调节。定位套筒5d内设置定位垫圈9d与活塞5d后端的缓冲柱塞51d配合实现后缓冲。该油缸的行程可以调节,并且前后均有缓冲,其缺点在于:1、实现行程调节的定位套筒占据了油缸一段行程,因此整个油缸长度很长;2、因油缸长度很长,使用前盖安装固定时油缸晃动大,易损坏;3、后缓冲由定位套筒内的定位垫圈与活塞的缓冲柱塞配合实现,由于定位套筒的结构限制,缓冲程度不可以调节只适用于运行工况明了的场合,且缓冲效果完全取决于缓冲柱塞的加工精度,0.0lmm的偏差都将影响其缓冲效果;4、结构复杂,零部件多,安装及维修不易;5、不环保,对长期使用中随活塞杆渗出的油污无处理。以上四种不同结构的液压油缸虽然都能达到顶出与退回,即可以实现基本的开锁模的功能,满足不同工况的要求,但在射出成型机锁模机构上使用则仍有不足,有必要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锁模油缸,其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锁模油缸的行程可调整,且油缸长度小。进一步地,本技术还解决使锁模油缸在任何行程下均有缓冲且缓冲程度可调节的问题。另外,本技术还进一步解决现有锁模油缸不环保的问题。本技术米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锁模油缸,包括缸筒、设于缸筒前端的前盖、设于缸筒后端的后盖以及定位于缸筒内并从前盖伸出的活塞机构,所述前盖上设有与缸筒内部连通的前油口,后盖上设有与缸筒内部连通的后油口 ;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活塞杆、调节螺母、调节螺杆、导向活塞、调节手柄和传动件;活塞杆包括杆主体和位于杆主体后端的塞主体,所述活塞杆内从所述塞主体后端面向所述杆主体内延伸设置有一台阶形的通孔,该通孔包括位于后侧的截面较大的第一阶通孔和位于前侧的截面较小的第二阶通孔;所述塞主体外形与所述缸筒内截面相适配,所述杆主体前端从所述前盖伸出;调节螺母具有内螺纹孔,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阶通孔内,且内螺纹孔与所述第二阶通孔相通;调节螺杆内部中空,其设有外螺纹段;所述外螺纹段与所述内螺纹孔适配螺接并伸入所述第二阶通孔内;导向活塞固定套设于所述调节螺杆上并紧邻所述外螺纹段后端,导向活塞外形与所述缸筒内截面适配;调节手柄为杆状结构,其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配合部;所述调节手柄穿设于所述调节螺杆内,调节手柄后端从所述后盖伸出;传动件上设有第二配合部;传动件设置于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调节手柄之间,传动件与所述调节螺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适配连接而使调节手柄在转动时可带动调节螺杆转动,且第二配合部可沿第一配合部长度方向滑动。根据本技术的一改进实施例,所述调节螺杆后端设有一后缓冲部,所述后缓冲部位于所述导向活塞后侧;所述后盖内还设有可适配容置所述后缓冲部的一级后缓冲孔和二级后缓冲孔,所述一级后缓冲孔从所述后盖前端壁延伸至所述后油口的后端壁,所述二级后缓冲孔位于所述后油口的后侧并与所述一级后缓冲孔连通;所述后盖内还设有一可连通所述缸筒内部与所述二级后缓冲孔的一级后节流孔和一可连通所述二级后缓冲孔与所述后油口的二级后节流孔;于所述一级后节流孔至所述二级后缓冲孔的通道上设有一可控制通道大小的一级后节流阀,于所述二级后节流孔至所述后油口的通道上设有一可控制通道大小的二级后节流阀。根据本技术的一改进实施例,所述塞主体前端设有一前缓冲部;所述前盖内壁设有可适配容置所述前缓冲部的前缓冲孔,前盖上还设有一可连通所述缸筒内部与所述前油口的前节流孔;于所述前节流孔至所述前油口的通道上设有一可控制通道大小的前节流阀。根据本技术的一改进实施例,所述后盖内还设有一可连通所述后油口与所述二级后缓冲孔的第一后快启动油孔和一可连通所述后油口与所述缸筒内部的第二后快启动油孔;于所述第一后快启动油孔处设有一允许后油口至二级后缓冲孔单向导通的第一后单向阀,于所述第二后快启动油孔处设有一允许后油口至缸筒内部单向导通的第二后单向阀。根据本技术的一改进实施例,所述前盖内还设有一可连通所述前油口与所述缸筒内部的前快启动油孔;于所述前快启动油孔处还设有一允许前油口至缸筒内部单向导通的前单向阀。根据本技术的一改进实施例,所述后盖处还设有用以收集所述第一后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后单向阀漏油的后回收油路,所述前盖处还设有用以收集所述前单向阀漏油的前回收油路,所述前回收油路通过一油管连接所述后回收油路,所述后回收油路可连通外部油箱。根据本技术的一改进实施例,所述前盖与所述活塞杆之间设有油封和尘封,油封和尘封均位于所述前油口的前侧,且尘封位于油封的前侧;所述前盖内于油封和尘封之间开设有一漏油收集槽,前盖前端壁设置有一与所述漏油收集槽相通的收集接口。根据本技术的一改进实施例,所述第一配合部为键槽;所述传动件包括一铜套与一传动键,铜套与传动键一体成型,传动键位于铜套内部,所述传动键作为所述第二配合部适配安装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中。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模油缸,包括缸筒、设于缸筒前端的前盖、设于缸筒后端的后盖以及定位于缸筒内并从前盖伸出的活塞机构,所述前盖上设有与缸筒内部连通的前油口,后盖上设有与缸筒内部连通的后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活塞杆,包括杆主体和位于杆主体后端的塞主体,所述活塞杆内从所述塞主体后端面向所述杆主体内延伸设置有一台阶形的通孔,该通孔包括位于后侧的截面较大的第一阶通孔和位于前侧的截面较小的第二阶通孔;所述塞主体外形与所述缸筒内截面相适配,所述杆主体前端从所述前盖伸出;调节螺母,其具有内螺纹孔;调节螺母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阶通孔内,且内螺纹孔与所述第二阶通孔相通;调节螺杆,其内部中空,其设有外螺纹段;所述外螺纹段与所述内螺纹孔适配螺接并伸入所述第二阶通孔内;导向活塞,固定套设于所述调节螺杆上并紧邻所述外螺纹段后端,导向活塞外形与所述缸筒内截面适配;调节手柄,其为杆状结构,其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配合部;所述调节手柄穿设于所述调节螺杆内,调节手柄后端从所述后盖伸出;传动件,其上设有第二配合部;传动件设置于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调节手柄之间,传动件与所述调节螺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适配连接而使调节手柄在转动时可带动调节螺杆转动,且第二配合部可沿第一配合部长度方向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模油缸,包括缸筒、设于缸筒前端的前盖、设于缸筒后端的后盖以及定位于缸筒内并从前盖伸出的活塞机构,所述前盖上设有与缸筒内部连通的前油口,后盖上设有与缸筒内部连通的后油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机构包括: 活塞杆,包括杆主体和位于杆主体后端的塞主体,所述活塞杆内从所述塞主体后端面向所述杆主体内延伸设置有一台阶形的通孔,该通孔包括位于后侧的截面较大的第一阶通孔和位于前侧的截面较小的第二阶通孔;所述塞主体外形与所述缸筒内截面相适配,所述杆主体前端从所述前盖伸出; 调节螺母,其具有内螺纹孔;调节螺母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阶通孔内,且内螺纹孔与所述第二阶通孔相通; 调节螺杆,其内部中空,其设有外螺纹段;所述外螺纹段与所述内螺纹孔适配螺接并伸入所述第二阶通孔内; 导向活塞,固定套设于所述调节螺杆上并紧邻所述外螺纹段后端,导向活塞外形与所述缸筒内截面适配; 调节手柄,其为杆状结构,其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配合部;所述调节手柄穿设于所述调节螺杆内,调节手柄后端从所述后盖伸出; 传动件,其上设有第二配合部;传动件设置于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调节手柄之间,传动件与所述调节螺杆固 定连接,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适配连接而使调节手柄在转动时可带动调节螺杆转动,且第二配合部可沿第一配合部长度方向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模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后端设有一后缓冲部,所述后缓冲部位于所述导向活塞后侧;所述后盖内还设有可适配容置所述后缓冲部的一级后缓冲孔和二级后缓冲孔,所述一级后缓冲孔从所述后盖前端壁延伸至所述后油口的后端壁,所述二级后缓冲孔位于所述后油口的后侧并与所述一级后缓冲孔连通;所述后盖内还设有一可连通所述缸筒内部与所述二级后缓冲孔的一级后节流孔和一可连通所述二级后缓冲孔与所述后油口的二级后节流孔;于所述一级后节流孔至所述二级后缓冲孔的通道上设有一可控制通道大小的一级后节流阀,于所述二级后节流孔至所述后油口的通道上设有一可控制通道大小的二级后节流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模油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志坚王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震雄机械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